同样的产品在拼多多最便宜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之前以为是平台补贴100亿的原因,其实根本没那么简单。
前两天,国内某头部零食品牌的一位高管在一次调研会上爆了。原来拼多多卖的是便宜的食物。除了补贴,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成本。
这个零食品牌在最大平台和拼多多都有门店,但是拼多多同样的零食比最大平台便宜20%以上。
这位高管表示,一个企业的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物流和销售。生产成本就不用说了,一样的来源,一样的出厂价。
然后就是物流。因为在拼多多独家包邮,所以费用会高一些。最后是营销成本,也就是商家的获客成本。其他电商平台的商家要想获得更多的客户,必须花钱买流量。
但是拼多多的商家都跳过了这个环节。在拼多多,与其花一块钱打广告,不如降价一块钱吸引消费者。最关键的是,商家在拼多多上只交0.6%的支付费用,其他平台高达2.5%,差距很大。
不难看出,传统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为了不亏本,只能从消费者那里拿回自己的钱,而拼多多上的商家即使低价销售也不会亏本,反而会吸引更多的流量。
这也是为什么商家愿意在拼多多上卖低价,出现了同一款产品在不同平台卖不同价格的情况。
其实也有网友体验过质量一样价格不一样的。据网友反映,我在传统电商平台买了一件160元的衣服,在拼多多上挑了一件同样60元的同时下单。结果商家为了节省邮费,居然把两件衣服装在同一个包裹里发货。很明显,这背后是同一个老板,也是同一个“一盘货”。
说起“一盘货”这个词,最早是在网络名人赵大榭事件中被网友知道的。当初网络名人的“指责”,最终被事实扇了一记耳光。对于她说的“假”字,只是发货地址和收货兄弟是同一个货源。
赤裸裸的真相摆在那里,但还是有一些谨慎的网友始终坚持“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这当然没有错,但这个价格背后的波折可能只有商家自己知道。
在拼多多商家看来,他们不需要打广告,因为平台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商家只要把钱补贴给消费者,降低价格,成为爆款,自然会倾斜这家店的流量。
说到底,电子商务出现的意义是为消费者省钱。因为不需要线下门店,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售价。结果现在网店成本越来越差。拼多多为商家低成本,为消费者省钱的理念,可以说回归了电子商务的真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