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怎么找关注的主播(主播逐渐隐身、助播团当道背后,直播电商在查税警钟后自我调整)



观察者网(文/胡育静编辑/庄毅)在税务调查风波和Viya事件之后,直播电商行业正呈现出新的变化。

近日,王官财经注意到,在李佳琪的直播间,直播开场由助播组主持成为常态,助播组的直播时长也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同样,被认为是Viya复出的《蜜蜂惊奇社》直播间,采用的也是主播团的直播形式。此外,悉尼的复出直播间和Tik Tok的罗永浩直播间也有类似的趋势。

头部主播逐渐隐形,取而代之的是群主播和助理播报员。这背后是直播电商行业在税务调查风波和Viya事件后的被动自我调整。警报响起后,主播、MCN机构、品牌、平台都在努力加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为自己和这个万亿级市场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

逐渐隐形的头部主播和助理播报到前台

头部主播在直播间的存在感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助理主播。

维娅消失后,“蜜蜂惊喜俱乐部”被认为是她“换壳复出”的新直播工作室。它们的相似性也让消费者很难不联想到两者:直播间里同样的城市夜景;“维雅惊喜社”(微信官方账号,维雅)和“蜜蜂惊喜社”的名称;蜂惊会背后的杭州百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Viya和Viya的丈夫董海峰没有任何关系,但其注册地址与董海峰两家公司的地址仅隔五层。......

淘宝关注的主播在哪找

至于最具吸引力的主播评选,“蜜蜂”并没有选择打造一个新的Viya,而是选择成立了“蜜蜂家族”的主播团,成员包括三位男主播凯子、浩浩、法彩和三位女主播小英、小韩、多多。在直播的方式中,经常会有两个主播一起出现,讲解同一个产品。



蜜蜂惊喜俱乐部

无独有偶,2月15日,淘宝直播一个名为“广广来了”的直播间。主播团由5人组成,都曾是悉尼因逃税被禁的直播间的助理。

这种变化也出现在李佳琪的直播间,Viya曾经是那里的超级主播。王官财经最近发现,今年以来,李佳琪本人的直播时间比以前越来越短,而各种求助类的直播时间却越来越长。自3月7日零食节直播后,“时尚帮播”已经连续4天主持直播开场,直播时长达到1-1.5小时。

除了时尚助播,还有其他垂直型助播,如生活助播、美妆助播、零食助播等。广播辅助团体的总数大约是13个。

在“主播群”和“助理群”的直播形式下,群运营也成为直播间的新变化。王官财经注意到,目前,小蜜蜂惊喜俱乐部和李佳琪时尚广播集团都开设了小红书和Tik Tok的账户。但蜜蜂惊喜会的内容多为直播,而李佳琪时尚主播团的内容则加入了综艺、短剧等内容,更类似于时尚达人的运营模式。

其实,辅播在直播间里并不新鲜,只是以前比较常见的是一两个辅播辅助主播完成7-8个小时的直播,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现在,辅播群占据了更多的直播时间,甚至组成了主播群,在直播间的重要性无疑被提升了一档。

短视频直播电商方面,在Tik Tok掌门人罗永浩直播间,罗永浩本人的直播次数越来越少,甚至在双11促销期间,出场次数也没有增加。其背后的“交个朋友”创始人黄鹤也在去年10月表示,罗永浩直播间以后可能会改名为“交个朋友”。假鸟巢事件后,辛巴直播的口碑也一落千丈。他曾经的徒弟兼助理播主正在接手他的流量,成为新轩的“新门面”。

Mc重在风险规避,主播团队是梯队。

靠口碑和流量滋养的头部主播逐渐隐形,在走到台前之前帮播更多的过程,也是直播电商结束“野蛮生长”、注重行业生态和合规的历史进程的侧影。

近两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规范推广行为暂行规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引导和推动直播电子商务行业规范发展。

辛巴假燕窝事件停播后,雪梨、维雅被全平台封杀“杀人灭口”等行业事件,彻底敲响了直播电商行业合规运营的警钟,让MCN机构开始反思行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来看,依靠单个头部主播已经被验证为高风险模式。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王官财经,对MCN机构来说,依赖单一的首席主播是有风险的。一旦主播出现公信力问题,机构将损失惨重。在MCN主播人才梯队的培养方面,单个主播的精力可能较差,外部虚拟主播的竞争压力也驱使机构培养更多主播,逐步走向台前。

从行业生态的角度来看,MCN机构的马太效应很明显。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超过90%的MCN机构营收规模(包括电商的GMV)在1000万元以下,营收过亿的机构不足1%。头部机构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行业马太效应日益明显。



从2021年双11预售首日的数据来看,这种极化效应更加突出。李佳琪和维雅直播间销售额分别达到115亿元和85亿元,第三第四名和猎儿宝贝销售额分别为9.3亿元和1.59亿元。

这种靠头部主播支撑的生态,让行业不健康。张毅认为,直播电商的生态需要行业拥有多元化的主播,满足不同产品的销售需求,不断带出不断涌现的新主播,形成规模,这才是MCN机构的长久之道。

平台支持品牌自播和中腰主播。

随着头部隐形和MCN机构行业的变化,平台策略一直在适应变化,为中腰主播和品牌提供机会。

从淘宝直播来看,直播电商的天平正在向品牌自播和中腰达人倾斜。2021年双11,天猫副总裁垂雪表示,“双11”期间访问量过千万的直播间,90%来自店铺直播,这是天猫双11期间为数不多的公布数据。

1月19日,淘宝发布2022年直播激励计划,支持新主播入驻和MCN机构引进新主播并留住他们。此外,淘宝还计划开放更多直播服务资源,表示将在2022年为中下阶层和新人提供一系列流量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成长。

缺乏能与淘宝直播抗衡的超头部主播,Tik Tok和Aauto Quicker更重视店铺自播和中腰主播。早在2020年,Aauto Quicker就已经启动了“商人双百扶持计划”和“服务商合伙人计划”两大扶持计划,号称在产业带基地培养超过1万名中腰主播,最终孵化超过10万名新品牌商家,帮助其销售额突破百万。

Tik Tok针对企业推出了“Tik Tok企业直播扶持计划”。在去年的电商生态大会上,Tik Tok还宣布要帮助1000家商家实现年销售额过亿,其中100个新锐品牌年销售额过亿。

关于平台对中小主播和品牌自播的扶持,张毅认为,直播电商到了下半场,平台也需要停止粗放式的运营模式,让更多的品牌和中小主播在巨大的市场中看到自己的机会空,而不是仅仅依靠个别头部主播。“只有少部分人挣钱,大家都不会玩平台”,张毅直言。

从品牌角度来说,店播也是争取品牌盈利空不被达人和MCN机构挤压的唯一途径。

电商直播一直以“全网最低价”吸引消费者,这也是头部主播的固粉武器。但是对于品牌来说,虽然进入直播间可能意味着短期的销量爆发,但是主播的“最低价”和高额的坑费也严重挤压了利润空空间。

据《IT时报》报道,根据不同的类别,像李佳琪和维娅这样的头部主播会收取10-50万元的入坑费和20%左右的提成。如果是国际美妆品牌,产品成本占30%左右,加上渠道费、物流、人工成本,6.5折基本无利可图。

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利益竞争对手的矛盾关系,在欧莱雅和李佳琪维雅的最低价事件中爆发了。去年双11,欧莱雅在官方直播间的报价比李佳琪和维雅还低。虽然欧莱雅最终承认品牌没有全面考虑整体推广机制,但也彻底宣传了品牌与渠道的矛盾,让商家意识到了自播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越来越多的播助团和主播团背后,是监管部门整顿后直播电商的被动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MCN机构、品牌、商家都在不断调整自我定位和行业预期,这是直播电商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