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杨洋& nbsp孙桂东
一进腊月门,我们的茶叶就开始采摘,最高价4800元一斤...近日,记者在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华山镇看到,一排排暖冬大棚里种植的不是果蔬,而是茶树,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茶叶。据介绍,青岛小伙苏经过4年的试种,摸索出了即墨冬季大棚种植茶叶的成熟技术。全程无公害种植,茶叶比普通茶叶早采摘3个月,每天6次左右,亩产300斤左右,能卖近20万。但由于前期投入高,需要五六年才能收回成本。
工人们正在采摘。
开辟荒山种茶树& nbsp连续四年交学费
现在青岛的天气乍暖还寒,但在苏州沈正的冬季温室里已经温暖如春,气温达到了20多摄氏度。一般种植户在明朝之前还没有采摘他们的茶叶,他们的第一批茶叶的销售已经告一段落。不仅上市时间比普通茶叶早三个月,口感也很好,根本不用卖。早在开矿空之前就已经点好了。
从2015年开始,他走访了几个茶叶种植地。考察中,他先把日照研究所选育的鲁佳1号移植到自己的实验大棚里。“除了调查,我还向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教授请教了冬季大棚种植茶叶的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即墨地区的土壤和温度适合种植茶叶。”苏对说道。有了专家的肯定,他更有动力了。但是,说到整个种植过程,他也是苦不堪言。在种植茶叶之前,苏从事茶叶收购工作,从农民手中收购新茶进行加工。因为每家每户质量参差不齐,茶叶质量无法保证,他决定承包自己的种植园,做高品质的茶叶。
在崂山找不到大的土地承包。2016年,他在即墨区流转了330亩山地,种的茶叶也是最新的树种。第一年就遇到了滑铁卢。当时是在田间种植的,但与茶叶种植广泛的崂山相比,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茶树很难过冬。第一年,春秋两季都长得很好。结果第二年春天,120多亩茶树被冻死,当年损失超过150万元。
2017年改种了,用了有机肥,但是遇到了病虫害的问题。那一年,茶叶基本没有产量。两年后,情况也是如此。茶树死了再种,四年赔了500多万。
2019年冬天,为了解决茶树越冬问题,他直接采用了冬季暖棚。一个大棚占地一亩半,每个40万。2019年底,2020年春天采茶。但是第一次采茶并不顺利,十亩地最后被炒了不到一斤。“我们尝了尝,味道很好。我们尝过之后,就自信了。”苏说,“在茶叶种植中使用自制酵素,以生态绿色的方式提高茶叶品质。虽然茶叶种植面临很多困难,但我始终充满信心和热情。”对他来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每一天都是崭新而美好的。
用腐殖土做肥料
铺地毯和喂稻草& nbsp用冬季温室模拟春天。
经过四年的尝试,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记者走进冬季大棚时,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茶树两端长满了杂草。
苏说,铺毯子有两个好处,一是保暖,二是防止茶树中间长杂草。茶树两端的空地上,长的不是杂草,而是自己种下的苦菜。因为在种植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而在此之前,也出现过青虫泛滥过多,茶叶被吃光的情况。与茶树相比,青虫更喜欢苦味的蔬菜,所以它们避免使用农药。
随后,他翻开泥土,向记者展示了独家肥料配方,就是用秸秆等制成的土壤肥料。苏说,这也是他不得不自己承包茶园的原因。我们买新茶的时候,最差的鲜叶都给了我们。茶农家里有一两亩地,稍微好一点的自己留着卖,不好的卖给买家,茶叶质量没办法控制。
在自己的茶园里,他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茶叶种植。农药残留为零,口感也提升了不少。采摘后的茶叶,口感醇香,也耐泡。经过五六次的酝酿,依然韵味十足。
茶叶采摘后,在品尝之前受到顾客的好评。从腊月开始,他们的茶叶就开始采摘了,做好的茶叶卖4800元一斤。
提到大棚茶,很多人想到的是增产和引产。苏说,他种茶的想法与众不同。他利用冬天的温室来模拟春天的环境。白天温度20多摄氏度,晚上会降下来。他们没有通过提高温度或使用药物来增加温室茶的产量。相反,与常规田间茶相比,他们的大棚茶产量并不高。
工人们正在采摘。
温室茶好处多多&:nbsp;质量第一,不卖。
冬季温室种植茶树试验的成功,让苏更有信心。2021年,一个大棚的年产量能有两三百斤,比大田多一倍以上。“有机种植的产量本来就低,大田的有机茶一般一年100斤左右”。苏说:“大棚产茶周期很长,比大田多收4个月,一年6次左右”。
虽然收益开始了,但是苏的投资还没有收回,还差很多。
苏说,目前,他有6个暖冬大棚,约20亩土地。普通大棚20多个,60多亩。剩下的就是大田茶了。由于掌握了育苗技术,现在成熟的大田茶抗冻,可以一茬接一茬地采摘。但是,整个茶园投入了1500多万元。
“前期成本太高,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收回”,这不足以让他有信心,因为茶园现在很稳定。“虽然种茶是裂变,但是规模化农业收益慢,茶农纷纷倒下,我们大概需要5年时间才能回本”。
苏告诉记者,中国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偏酸性,适合茶树生长。但多年来,南方茶田施用化肥农药较多,部分茶叶口感大不如前,而北方部分地区茶叶市场竞争力增强。此外,与南方茶相比,北方茶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品质更好,口感更佳。
苏还表示,暖冬大棚茶的最大优势是上市早。比如春节前的茶大多是秋茶,口感有所下降。不过,暖冬大棚的茶叶可以在春节前上市,口感明显好于秋茶,让人们在新年伊始就能喝上第一壶新茶。苏也表示,奶茶现在有了一大批“粉丝”,并不乏销量。在开矿之前,就已经订了很久空。
工人们正在采摘。
从船长到茶农,我们都会继续坚守初心。
2013年,在船上漂了12年的苏辞去船长一职,选择放下月薪5万元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回到家乡,放下队长的荣耀,离开熟悉的田地,心甘情愿回到家乡,默默回到青岛做茶农。
苏从队长的角色到茶农的角色,并没有经历多少艰难的抉择,但外界的声音还是不断传来。“其实我不明白。这是我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我做不到?”苏对说,“有些人认为在我这个年纪,我不该过这种生活。那我想问,我这个年纪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面对质疑,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种茶这条路。苏说:“能让身边的人喝到最优质的茶,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将永远保持不忘初心,专心泡茶。”他还表示,未来将引进更多南方品种,提高种植的有机标准,让大家喝上放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