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王默初本报记者卢新文
上周,澎湃质量报告收到很多关于航空公司空公司的投诉。其中,海南航空空、长龙航空空、西藏航空空、深圳航空空等航空公司均被消费者投诉因疫情退改签被收取高额手续费。
已解决:
针对奥迪4S店(云南大理)、深航空、大麦网、百世快递、滴滴打车等的几次投诉,在澎湃质量报告的介入下,消费者和企业达成了协议。
其中,宇信物流对被投诉商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只赔付60%的价款、厦门百奇万怡酒店被投诉顾客丢失的昂贵宝格丽手环被找回时损坏严重、山姆会员店被投诉用户会员卡绑定陌生手机号码等纠纷。澎湃质量报告介入后,消费者和企业达成共识,双方对处理结果都很满意。
无响应:
对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长城宽带、上海九芝庙、子长福鑫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惠均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移动、西藏航空空等的若干投诉。仍在协商中。
与消费者无协议:
1.新希望地产、金科地产、金地地产:消费者投诉苏州四季春晓项目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与企业相关员工沟通时,态度不好,被动解决问题。对此,开发商表示不存在消费者描述的情况,双方无法调解。
2.长龙航空空:消费者投诉购买该航空公司1月21日深圳至哈尔滨的机票,因疫情控制决定退票,却被告知1900多元的机票要收取1600多元的手续费。对此,长龙航空空客服回应称,乘客不符合航空公司全额退款条款,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3.武汉方顺恒瑞广场:消费者投诉孩子在商场停车场玩耍时不慎摔倒,导致下体8针,后向商场索赔3万元,被拒。商场一名经理表示,公司给出的方案是赔偿陈女士1万元。因为陈女士对赔偿金额不满意,要再次向公司反映。
一周维权报告审核:
1.运输造成的快递损坏只赔付60%,介入后赔付80%。
近日,浙江嘉兴的吴女士向《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1月4日,她通过宇鑫物流从浙江嘉兴向安徽池州寄送货物,但快递到安徽后,其中一件货物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吴女士向宇鑫物流反映情况,要求全额赔付,但物流公司称快递损坏只赔付货物实际价格的60%。双方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
1月16日,在论文介入后,嘉兴裕信物流回应称,按货物实际价格的60%进行赔偿的标准是集团总部制定的,通过与客户协商,赔偿金额由实际价格的60%提高到80%。
2.女孩在商场停车场摔倒导致下体缝了8针。涉事商场愿意赔偿1万元。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陈女士向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她于2021年11月15日带领孩子在“武汉方顺恒瑞广场”羊肉汤馆就餐,并将车停在商场停车场。孩子去后备箱取东西时,一条腿卡在停车场地面的缝隙空里,导致孩子下半身缝了八针。陈女士随后向商场索赔3万元,被拒。
2022年1月11日,本报就此事联系了武汉方顺恒瑞广场的一位经理。对方说公司的建议是赔偿陈女士1万元。因为陈女士对赔偿金额不满意,要再次向公司反映。
3.这个女人丢失了她昂贵的手镯。五星级酒店先是声称没找到,但找到后损坏严重。
厦门的陈女士向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她回国隔离时入住了一家名为百奇万依的五星级酒店,但去年11月5日,她发现自己在酒店丢失了一条价值不菲的宝格丽手链。一开始酒店工作人员声称没有找到。她在12345平台投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酒店改名来找。但当她从酒店收到丢失的手镯时,她发现手镯损坏严重,难以修复。
在协商过程中,陈女士通过监控看到,11月5日,一名酒店员工在楼道弯腰捡东西,但没有得到任何具体解释。
厦门百奇万豪酒店认为,酒店已全力配合寻找丢失物品,找到时手镯已损坏,系非酒店员工故意破坏。针对此事,论文还联系了厦门百奇万豪酒店,一位客户经理表示“不知情”。据了解,陈女士已于近日向酒店发出律师函。
4.快狗出租车司机卸货时伤到用户脚踝,回应称愿意先行赔偿。
近日,北京的郝先生向工商总局投诉平台举报澎湃质量报告称,他于2022年1月10日通过“快狗打车”平台下单运输自己的电瓶车。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帮他卸货时,电瓶车不小心弄伤了他的右脚踝。经医院诊断,伤情为外伤和软组织感染。
郝先生称,他曾两次去快狗公司协商治疗方案,但未能与公司就相关金额达成一致。
1月21日,该报介入此事。快狗公司负责人表示,愿意承担郝先生的医药费、打车费、误工费。等对方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后,才能确定具体的垫付金额。目前,双方已就解决方案基本达成一致。
每周消费警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4个批次的化妆品中发现了违禁原料,要求对更多的案例进行调查。
1月20日,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4批禁用化妆品原料的通告》(2022年第7号)。在2021年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中,江苏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了生产企业江苏省焦焱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品牌经营者同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同泰七草修复霜等14批次化妆品,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的禁用原料。
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广东省、湖南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上述14批次不合格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和委托生产企业进行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开展自查整改;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并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溯;如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惩;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编辑:唐图片编辑:
校对:蒙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