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可以付款给个人吗(上了征信的“花呗”还能随心花吗?)



近日,多位花呗用户反映,收到“花呗服务升级”的提示,提示用户需要签署《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提交委托书》(以下简称《委托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提交相关信息。柏华回应称,在央行征信管理司的指导下,柏华正在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花呗的相关信息将逐步纳入征信系统。深圳特区报主持人赵鑫就此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余令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进行了探讨。

花呗长期信用记录良好,反而可以使用户获得更高商业银行信贷额度

主持人:有网友担心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会对申请商业银行房贷、车贷的审批和额度产生不利影响,将关闭花呗。如何看待这一点?柏华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意味着什么?

俞灵渠:柏华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意味着柏华的贷款和还款记录成为个人征信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柏华的透支额度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个人用户整体信用额度的一部分。如果花呗有逾期、违约等“不良记录”,可能导致房贷、车贷等其他领域的信贷审批无法通过。但如果用户在花呗有良好的长期信用记录,也会让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评估用户的信用额度时有更多的参考维度,反而会让用户获得更高的信用额度或优惠的借贷权。此外,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也有助于用户正确认识花呗的透支消费功能,树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的理念。

李长安: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就像用信用卡消费一样,到期一定要全额还款,否则会留下失信记录。如果有消费还款的好习惯,那就没必要关花呗。当然,如果通过平台借款、透支过多,金额过大甚至超过自己的还款能力,也要回归理性,减少花坛使用频率或者干脆关停一段时间。柏华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对于加强信贷管理、培育理性消费行为、防止过度负债、防范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花呗数据的封闭性,征信数据将由金融机构共享。

花呗怎么向个人付款

匡明:征信覆盖面越广,市场经济的失信成本就越大,市场主体的制度成本就越低。对于守信的人来说,扩大征信范围是一件好事。对于失去信任的人,自然会有顾虑。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会对商业银行申请的房贷、车贷的审批和额度产生不利影响,前提是个人存在不诚信行为。如果你说话算数,根本不用担心。柏华对央行征信的准入,本质上是商业信用进入监管机构的信用监管范围。这将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提升花坛的信贷资源价值。过去封闭系统中的信用信息将在监管层面得到广泛应用,花坛价值得到提升;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在顶层设计下,扩大征信范围,丰富征信内容,有助于市场经济更好运行。三是让个人征信查询更加准确。征信没有死角。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通过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查询交易对象的信用更加方便和全面。

信贷产品研发设计要把接入征信系统作为前提条件

主持人:未来类似花呗的互联网信贷产品会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吗?

俞灵渠:央行征信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它在促进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风险、创造融资机会、增强社会信用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柏华等互联网信贷产品的有序接入,是央行征信体系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的体现。互联网信贷产品在金融本质功能上与银行信用卡并无不同,都是在为消费者提供透支消费功能。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消费及相关金融活动转向线上。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迫切需要将包括花呗在内的互联网信贷产品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形成更加完整可靠的个人信用记录,为我国金融机构有效开展信贷金融业务、防范各类金融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李长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信用产品的基石。如果用户借钱不还,任何信贷产品都很难维持。此次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意味着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支付贷款体系中的主流借贷产品将逐步完成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无论是JD.COM柏华的借条,还是小额贷款,这些互联网巨头的信用数据都在向央行延伸,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利于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用户来说,优质借款人的数据进入征信后,用户将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

匡明: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交易都会带来征信,但并不是所有的征信都会纳入征信系统。是否包含取决于产品的覆盖范围。覆盖面越大,被纳入征信系统的可能性越大。互联网信贷产品的覆盖面一般比较大,新产品推出后更容易“扩大覆盖面”,带来更多的征信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互联网信贷产品很有可能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不排除征信系统会预留接口,互联网信贷产品的研发要以接入征信系统为前提。

首先要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

主持人:用户今后在申请和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免征信受损?

俞灵渠:相比线下消费金融产品,互联网信贷产品突破了时间和空之间的约束和限制。再加上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丰富消费场景的影响,个人用户很容易非理性消费。用户要量入为出,理性透支,避免因冲动消费,无力还款而产生不良信用记录。此外,一些非法平台以低息贷款为诱饵,设置各种难以识破的“陷阱”条款,让用户在高负债中越陷越深,最终导致用户在其他平台和线下金融机构的贷款难以偿还。用户应尽量选择正规、有保障、信誉好、知名度高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有效规避在不正规甚至非法的互联网信贷平台放贷的风险。

匡贤明:用户在申请和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时,一定要和线下信贷产品一视同仁,加强信用意识,尤其不能心存侥幸,以为互联网信贷活动中的污点可以不为人知。同时,用户要充分利用征信系统,对互联网信贷产品的潜在风险有一个初步的评估,避免落入信用陷阱。总的来说,既要遵守互联网信贷产品的使用规则,又要充分利用征信工具降低自身风险。

李长安:当每个人申请和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的还款能力。虽然透支消费已经成为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习惯,但如何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消费,控制信用风险,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可以更快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并享受更低的利率。相反,信用记录不好的客户会给自己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用户也有必要定期查看自己的信用记录,熟悉自己的信用记录,以免信用信息受损。当然,对于平台来说,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重视数据安全,加强内部管理,也是对用户征信负责的一种表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