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职场(这10条心得混职场的你越早知道越好)

编辑导语:在职场中,自身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跳槽还是升职,都需要自身能力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想要不断上升的职场人,需要做一些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进步的事情;这篇文章的作者分享了十个关于职场进步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

人人工作网



转眼间金银银两过半,很多人都在打算跳槽,总想在岗位上升职或者多拿点收入。

每个人对工作和职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告诉你996加班是福,有人告诉你每天忙忙碌碌是最大的悲哀;有人说不要把平台误认为技能,有人说能力是一方面,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让你快速成长。

每个人对职场和个人成长都有自己的想法。分享10个小技巧,和职场中的每一个人一起进步。



01 洞察问题本质能力

我喜欢听一个叫《今日音乐之路》的节目,片头总会提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好不好”,就像金字塔思维从最上面一个一个的开始。

我们在得到的时候应该想到的一切的核心是什么?指导基准是什么?生活中很多人直接想好要做什么,直接去做。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更多的问题,失去焦点。

其实“是什么”是最难的,需要积累和智慧。想明白“是什么”,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以工作为例。有人到了公司,直接开始一天的忙碌。打电话、回复邮件、写代码、管理需求、与客户沟通等。

有人到了公司,先让时间停15分钟,把这个月的重点任务、当天的重点任务和任务完成进度条整理出来,把重要的事情列出来,把所有的资源、金钱、团队都向这个任务倾斜。停止思考,握住北极星指标,这样就能轻松抓住问题的本质。

一个经典案例,福特发明了汽车,用户需要的不是一匹更快的马,而是洞察事物的本质,“以更短的时间和更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岗位的核心价值观,就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比如文案是为了稿件数量吗?不要!本质是稿件质量,传播率等等。是活动频率?不要!本质是有效触达用户,增加转化,控制ROI等等。

02 做到极致的细节控

一个优秀的产品人一定是细节控,甚至有点强迫症。为什么?因为细节体现了你对事情投入了多少,对事情有多在意。

注重细节的人有几个特点:爱思考,不懂的问题问到底,固执或执着,有信仰坚定,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

比如提交文档的时候,注意布局和命名细节。有许多简单命名文件的技巧。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3W+X原则,即什么时候/谁/工作+X。



比如文件名为“20210320浙江分公司2020年度数据汇总_计划部M总经理-2”

当时间:“20210320”时,不要添加汉字“年、月、日”或其他符号,输入繁琐会影响文件的排序。

主题:浙江分公司,可用单位、部门、个人,如公司、办公室、M总经理。

工作项:“2020年度数据汇总”表示文件的主要内容,尽量把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标注清楚。

x注:“企划部总经理”是3W以外的信息,可以表示文件的来源或作者,文件号,以及-2之后的第二个版本。

文档的命名做到极致,一方面是对对方的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可靠和关心。另一方面,你可以在自己的文件夹里定期整理,以便以后查找。

03 量化意识锤炼自驱

意识其实就是数据思维的应用。那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一切都是用数据来衡量的,因为数据是直观的、可衡量的。

以阅读为例。可能有人会觉得一年读50本书太难坚持了。一年读书500小时,太难了,没时间。但是有了量化思维,就可以轻松实现。

首先列出50本书,500小时的数据指标。然后拆解一年,灵活调配。以50本书为例,我将它拆解成周刊,52周可以放2周空。

下周,70%的周末可以在相对可控的时间内完成,比如早上的固定时间;工作日无节制碎片化完成30%,地铁上来回1小时的碎片阅读。500小时同样是定量拆解,拆解到每周10小时,10小时合理分配在可控和不可控自有房间空。

举个栗子,量化单位时间的意识。比如你一个月收入3万,你可以按22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算,你每天的收入就是每小时1363.63和170.45。

从价值交换的角度来说,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是否在一个小时内创造了> 170元的东西,或者通俗地说,人生中一个小时是否值得做这件事的参考标准就是这个门槛。

量化思维就像一个计数器,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我们很好地利用它,它将激励我们朝着可实现的目标前进。如果不好好利用,就会成为唯一一个追求数字的人,而忽略了关注数据背后的动机。结合第一条,仅仅堆砌数量不会引起质变,但是合理的引导量会使我们不断修正目标。

04 owner意识更主动

拥有者,字面意思,就是拥有者,拥有者,第一视角意识。

你什么意思?

可以理解为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说人就是要承担责任,要对结果负责。

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小和尚挑水喝的故事。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揭示了这个意思。

一个和尚,基于生存的需要,没有逃跑的可能,只有自己挑水。

两个和尚,基于人的惯性和依赖性,要么每个和尚负责挑水一天,要么他们一起挑水。

三个和尚的时候,人的惰性和依赖性让大家忙着推卸责任,期待别人承担义务,自己享受果实。说白了,三个人的时候,主人的角色就缺失了。

罗杰·马丁在《责任病毒》中提到,组织中的人依赖于逃避责任或承担过多责任的表现。



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纠纷:“要么我管,你不管”,要么“你管,我不管”。

管理,强调“权责明确,授权明确”。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拥有所有者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责任病毒。

05 向上管理向下负责

说到管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团队拿下来管理。其实向上管理也特别重要。向下更多的是对团队负责,向上管理才是核心管理。



向上管理的四点核心,主动沟通,信息多同步,列出多个选项供老板做选择题,聚焦重点,言归正传。

向上管理是科学的、有选择性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纪律的、有调节手段的,从而长期有效地管理你的领导。

有些人简单的认为“向上管理”就是拍领导马屁,这是职场巨婴的想法。

向上管理,是多变量的,需要你去争取资源,控制进度,调动团队,创造和实现关键目标。

向下管理的四个核心点是关键数据、同理心、帮助成员成长和全面承担责任。向下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向下负责的过程。

  • 第一,为下属提供平台;
  • 其次,对下属的工作结果负责;
  • 第三,对下属的成长负责。
  • 引导下属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情”,不断提醒下属北极星指标和时间进度的概念,引导下属做有利于自我成长和项目成长的事情。

    06 全局视角系统思维

    什么是全球化思维?

    全局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提升。放大格局来思考。这是一个从微观拉伸到宏观,再从宏观聚焦到微观的思维过程。

    全局思维《系统之美》中提到,系统有三个核心:要素、环节、功能或目标。通俗的理解,链接元素实现某种功能。



    以篮球队为例。

    要素:球员、教练及相关工作人员。

    环节:球员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教练对球员的指导,工作人员对球队的支持等。

    球队有一个或几个目标:球员以得分王为目标,比赛以冠军为目标,球队以盈利为目标等。

    以企业建设为例。

    要素:人、钱、货、销。人,毫无疑问是一切创造的起点,人员和团队;金融、财务和现金流;材料、产品设计、研发;销售、产品运营和产品营销。

    联系:工作中常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跨部门沟通、项目协助;以及产销环节、产品制造和渠道建设等。

    目标:公司要现金流,项目要利润,产品要品牌,产品要销量,项目要获得用户的阶段性战略流失。

    最近视频号火热。你怎么想呢?

    单点思维可能会被“视频号是互联网人的最后一张票”这句话蒙蔽。能不能从线性的、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用户角度看,视频号是私人领域撬动公共领域的利器;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视频号入口提到了微信标签栏的位置,证明了运营商对微信的重视;

    从竞争产品来看,它不同于Tik Tok的通信链,而类似于Aauto faster。基于关系的链传播不同于Tik Tok的算法标签传播。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用户的维权时间符合当前短视频媒体的习惯。

    有了全局系统思维,每一种眼光都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再被非黑即白的观念所蒙蔽。

    07 控制情绪不做巨婴

    面对责任,有人会说反正不是我的错;面对突如其来的陌生领域,有些人的第一想法是逃避和拒绝;面对困难而正确的事情,有的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

    因为,大多数人的天性是“眼见为实”,面对不相信是直觉或者排斥,甚至是个人情绪。但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矛盾面前化解矛盾,在困难面前解决困难,不要把情绪带进来,能够分清工作和个人情绪,不受情绪影响。

    因为,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情绪买单,情绪是做一件事情过程中的一个小阻力,你必须战胜情绪。

    人不是生来就有不好的情绪的。情绪管理ABC法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a代表我们每天遇到的人或事,B是我们对发生的具体人或事的思考或判断,C是我们在a的情况下的感受和行为。

    以工作为例:A是好方案,老板临时否定,C是老板不靠谱,因为我当时不懂。b因为Boss现金流有问题,而且项目是无法判断的领域。

    如果事后现金流正常,经过沟通说服老板获得足够信任,结果就不一样了,不会有C结果。思考和追求B会帮助我们不被情绪带走。

    08 有序陪你应对熵增

    一个新的领域,永远是未知的,无序的,完全没有规则和制度。无序的东西从某个角度看是有序的。

    比如墙角的杂草乱七八糟,一周后的桌面文件,一个月后的房间摆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熵越来越大。这时候就需要有序的规则来应对混沌的熵增。



    低级欲望,被多巴胺刺激后,熵值增加,比如:不知疲倦的刷短视频,漫无目的的忙碌,自以为是的填鸭式信息获取。

    高级欲望,通过反熵控制,让我们相对有序。比如:读书,运动,思考,做长期有利可图的事情。看似枯燥,但效率很高。

    09 时刻拥抱不确定性

    瞬变时代,今天上班每天都有无数的公司成立和倒闭。工作不确定,社会不确定,甚至人生也不确定。用鸡汤的话说,明天出事不知道哪个先来。通俗地说,你连自己工作的小公司下个月还能不能继续运营都不知道。从好的方面来看,

    如何学会拥抱不确定性并与之共舞?

    普通人追求安全感,大师拥抱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建立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为外界环境所动的基础上的。

    例如,麻将和扑克是两种常见的娱乐形式,但基本规则却大不相同。扑克是大牌压小牌玩的。一切靠实力。抓到好牌,就有很大的胜算,也就是注定要赢。

    麻将刚开始的时候,决定怎么抓牌,掷骰子并不是绝对重要的,开始抓牌也不是绝对重要的。不确定的掌掴可以通过有序的训练成为最后的赢家。游戏,即便如此,生活也要多用。

    然而,不确定性也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使用是指你能享受未知的环境和未知的变量,坚定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并及时调整;逆向利用迷恋小概率事件和运气,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幸存者的偏差上。

    一个明智的公司和个人,不会迷恋小概率事件,也不会有赌徒心理,因为他明白,只有可控的Roi、可追溯的执行路径、可视化的北极星指数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那些侥幸和概率事件的人,最终都是在感慨“山河易战难守”。

    10 封闭边界无限复制

    你什么意思,封闭的边界?

    在白话文里就是专注,做减法,复合思维。因为只有你足够垂直,你才能进入你的头脑。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擅长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自我封闭边界的时候,先明确自己擅长什么,然后把经验无限投入进去。企业常说的“1米宽100米深”的含义是深度是基础,宽度是基于深度的衍射。



    以新媒体行业为例,很多人在编号一开始就想到矩阵思维,这是错误的。只有一类是Top之后有一套实用的方法,然后再考虑做广义的矩阵思维。

    对于企业来说,定位明确之前要做好供应链和MCN;做单一的产品和平台,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什么都做不成功。

    对于个人运动,以前很难坚持项目有多繁琐,选择固定时间做固定项目就很容易完成。砍掉所谓的有氧无声HIIT,只做一件事,早起1小时坚持跑步30分钟,无限复制,轻松至极。

    帕累托定律的启示,只需掌握重要的20%。对于工作,我知道任务中20%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时间来说,每天8个小时,20%的时间,也就是真正能高效创造价值的时间,只有1.6个小时,最大化进入心流体验的效率。

    公司也是如此,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价格,当然,与此相对应的,也拿走了80%的收入。职场上,记得做减法做到底,把自己领域的20%作为终极目标,才能更稳。

    作者:zhrayan;微信官方账号:颜氏黑盒(ZYDSGJ);注重用户研究和用户运营。专注势力圈的事情,努力做一个时代复合。

    本文由@zhrayan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