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护肤品主图(刷爆抖音淘宝的中山大学系化妆品到底啥来头?中山大学:蹭我流量、与我无瓜)

最近你在淘宝和Tik Tok被中山大学的化妆品刷屏了吗?

像著名的谢赫维生素E牛奶,中山大学的化妆品似乎是走科研大学背景的道路。但中山大学否认与该系列产品有任何合作。「中山大学系」化妆品是碰瓷高手吗?



中山大学称没有相关合作

最近,边肖发现淘宝平台上充斥着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发的护肤品,从身体乳到洁面乳再到眼霜。这些“中山大学”化妆品的销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其中,在一家名为吉芙爽旗舰店的网店,中山大学“烟酰胺维生素E身体乳”月销量达到3万+。

根据“烟酰胺维生素E身体乳”的产品介绍,该产品由中山大学、广州仲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初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产,中山大学直营。产品详情页面还写着“根据市场调研消费者需求,中山大学医学中心和中山大学研发生产”



双基旗舰店客服人员向边肖证实,烟酰胺维生素E身体乳确实是与中山大学联合研发的,该店是中山大学授权的,有相关证明材料,但需要申请后才能出示。然而,边肖多次要求提供证明材料,但从未提供。

在名为“梅艳芳旗舰店”的网上商店中,还有一些与中山大学联合开发的护肤品在出售。其中,其中一款美颜方蛇毒肽眼霜在产品包装上标明“中山大学技术支持”“中山大学”字样。另一家美妆店中山大学祛斑霜,宣传界面上标注着“中山大学研究,官方授权,售后无忧”

据梅艳芳旗舰店客服人员介绍,这些产品都是和中山大学联合研发的,保证是正品,可以放心购买。然而,当边肖询问并要求出示相关证明材料时,店内客服人员始终没有提供。

淘宝网护肤品

中山大学品牌店有一款名为“中山大学眼霜”的产品在售。根据该店客服人员提供的信息,该产品由广州甄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学研究院研发,薛济来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



在一些网店介绍中,也有中山大学医学中心的研发介绍。

边肖采访了上述产品的制造商。广州甄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该产品确实是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发的。“我们的一些护肤品和中山大学有合作关系,没有合作就不会标中山大学。”该人士表示。广州仲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话无法接通。

边肖就是否与化妆品公司合作推出相关产品一事采访中山大学,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收到官方回复。

但致电中山大学官网后,相关人员表示,这些标注中山大学的化妆品一般都是虚假的,具有欺骗性。随后,工作人员提供了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的联系方式,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咨询过相关老师,没有相关合作。”

国家药监局查无此物

一边是品牌口中的“确实合作”,一边是中山大学的“没有相关合作”。一时之间,很难分辨这些“中山大学系”化妆品是否与中山大学有关。

这还不是中山大学系化妆品问题的全部。边肖发现,很多“中山大学系”的化妆品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找不到备案信息。

根据吉芙爽旗舰店客服人员提供的信息,店内销售的一款“烟酰胺维生素E身体乳”,批准文号为国妆专字G20150536。

边肖在官方网站State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发现,没有该产品的备案信息,但批准文号下的注册产品为“一泉美白面膜”和“水漾莹润美白祛斑面膜”。其中“一春美白面膜”的备案状态为过期,而“水漾莹润美白祛斑面膜”的备案状态为当前批准文号,均为广州欧波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广州欧波化妆品有限公司此前曾因未经备案销售化妆品而被行政处罚。

同样,在梅艳芳的旗舰店,有一款名为“梅艳芳蛇毒肽多效眼霜”的产品,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有备案信息。另一款目前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梅艳芳蛇毒肽眼霜”已被注销,注销时间为2021年7月28日。注销原因是“产品在系统中备案超过三个月,企业未提交备案材料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此外,根据中山大学品牌自营店销售的一款名为“中山大学眼霜”的产品的详情页上标注的广东G妆网贝字2019208864备案信息,边肖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到,相关产品名称为“薛济来多效修护按摩眼霜”,并非“中山大学眼霜”,实际生产厂家为广州市白云区妍美化妆品厂,生产许可证号为粤妆2016032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一些品牌没有信誉和影响力的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大学名称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商业信息披露义务,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损害了中山大学的姓名权,属于侵权

公开资料显示,中山大学是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学校拥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2019年共获得科研经费35.59亿元。“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R&D重点项目63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六。

“高校合作”产品屡罚不止

其实也有过绑定大学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而被处罚的情况。此前,广州小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贝芙美白滋养身体乳”产品,因在无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声称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发,被罚款10万元,违法产品被没收。

值得注意的是,边肖调查发现,虽然“贝芙美白滋养身体乳”从市场上消失了,但却出现了南方医科大学宣称的另一款产品“贝芙美白滋养身体乳”。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该产品的备案编号G20201569,查到该产品的生产厂家为广州梅贻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备注栏注明:“实际生产厂家为广州小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同时,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信息,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没有组织对该产品的声称功效进行审核,该批准文件不被视为对该产品的声称功效的批准

无独有偶,同样由广州小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艳芳BEST F-WS蛇毒肽眼霜、美妍妃祛斑美白霜、梅艳芳蛇毒肽眼霜的产品因声称有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技术支持而被罚款,违法产品被没收。但上述产品在淘宝电商平台上仍有销售,月销量从几千到几百不等。

厦门利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郑表示,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大学)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高校名称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这种声誉可以转化为良好的商业信誉。这些名字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根据《民法》第110条,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享有姓名权。第1014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扰、盗用、假冒等手段侵犯他人的姓名权。如果制造企业未经许可盗用或假冒高校名称,不仅侵犯了高校名称权,还涉及虚假宣传,将受到行政处罚。

投资人、北京知识产权库专家董欣睿表示,产品使用大学名称,一般是为了证明自己得到了大学的背书,证明产品有科技含量,通过这样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相对于违法所得,违法成本太低,商家自然为了利益想尽办法。

刘俊海说,假冒大学名称可以吸引消费者,赚取不义之财。如果被发现被处罚,更多人会通过曝光来关注品牌的知名度。相比违法成本,这些更划算,所以你会反复违规。为了解决持续违反企业规则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惩罚开始,而且应该加大惩罚力度。

张军华的信/正文

图片:淘宝Tik Tok店截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