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递,曾经的民营快递第一股,近年来发展不利,市值被同行碾压。申通加快了自己的直销进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他们收购了七个接力中心,向他们的老对手中通和大云学习。
源/24x7技术
作者/天使
编辑/叶莉莉
注:本文由全天候科技授权转载。
“目前,大云的市值是申通的两倍。申通的领导和管理层对此感到羞耻吗?”5月8日,在申通快递2017年线上业绩说明会上,申通快递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德军被投资者追问业绩情况。
截至记者发稿时,申通市值为353.46亿,大云为736.82亿,是申通的2.08倍。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申通这几年的发展确实差强人意。当中通、大云等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上攻城略地的时候,申通实力较弱,远没有上市前在快递行业的影响力。
对于投资者的质疑,申通快递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德军坦言,“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公司核心城市转运中心直营比例较低,是制约申通目前发展的主要原因。”
与顺丰、童渊等竞争对手相比,申通前几年的策略相对保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扩张取决于加盟模式。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没有进行大量投资。这种轻资产模式为申通节省了大量成本,但正如陈德军所说,也制约了申通的发展。
据陈德军介绍,从2016年开始,申通开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然而,申通在直销方面仍然进展缓慢。在申通的竞争对手大云和中通基本实现自营后,申通开始加大直销布局。陈德军在2017年线上业绩简报中表示,今年公司在2018年核心城市转运中心直营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发展。
1申通慢
2015年12月30日,申通借壳艾迪西上市,作价169亿元,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股”。随后,中通、童渊、顺丰、大云、百世等快递公司相继上市,中国快递业迎来“上市潮”。
而率先上市的申通并没有利用资本分红期扩大业务份额,反而不断被竞争对手赶超。
申通快递年报显示,2017年,申通业务量完成38.98亿件,同比增长约19.64%,远低于28%的行业平均水平。与大云46.86%和中通38.3%的增速相比,相差甚远。
从市场份额来看,2017年申通包裹完成量占全国总量的9.73%,落后于中通的15.5%、童渊的12.6%、大云的11.8%、百世的9.4%。
2015年,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申通以12.4%的市场份额位居快递行业第二。短短两年多时间,申通失去了近3%的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下降,增速放缓,申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极其缓慢。
申通2017年年报显示,申通拟投入募投项目总计13.85亿元。这些项目预计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是2018年12月31日。从建设进度来看,除运输车辆购置项目外,其他三个项目均进展缓慢,尤其是信息集成平台项目,项目进度仅25.23%,中转库和配送集成仅44.87%。
在2017年线上业绩说明会上,陈德军曾表示,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是制约申通发展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公司核心城市的转运中心直营比例较低。
长期以来,申通都是将中转和投递环节交给加盟商来操作。
申通曾经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申通在艾迪西上市公告中写道,“申通快递通过加盟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加盟商作为申通快递的收件人和派送服务商,有效填补了申通快递物流网络的空空白,提升了申通快递的品牌管理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使申通快递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快递件数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然而,过度依赖特许经营模式已经产生了问题。在郭进证券分析师华林看来,“申通的业务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投诉率高,都与自营率低有关,导致整个网点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下降。”
自2015年各大快递公司上市以来,包括中通、大云和童渊在内的几家竞争对手都开始收购中转加盟商,以提高直营比例,但申通迟迟没有行动。
申通财报显示,2017年申通全网共有82个转运中心,但自营转运中心只有48个,自营率为59%。
相比之下,中通的82个全国转运中心中有78个是自营,自营比例高达92.7%,而大云的54个全国转运中心全部是直营。
(来源:快递公司财报)
“直销比例低确实拖累了申通目前的市场表现”,有业内人士表示。“快递行业处于‘强者愈强,弱者愈强’的局面。如果申通不加快提高直销比例,差距会越来越大。”
2家快递企业“加码”直销
对于各大快递公司“转向直营”,物流分析师孙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
“三通一达”前期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用户对快递服务质量意识的提高,加盟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
过去几年,大型快递企业加盟商的停工、爆仓现象就是一例。
2017年2月初,童渊合富支行十余家网点被“联合关停”;2017年2月13日,童渊北京花园桥分公司倒闭,积压快递数万件;2017年11月,百世快递加盟商芜湖二期网点老板“跑路”,将近4万个包裹留在仓库...
“快递停运事件不仅对快递公司的品牌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华林强调,“加盟商无法获得总部的直接控制权是罪魁祸首”。
据全天候科技了解,以前各大快递公司都是交给比较大的加盟商代为运营,无论是在途还是配送。在加盟模式中,快递公司向加盟商销售快递服务(加盟费)和物料(快递包装),但公司的服务标准完全由加盟商主导,快递公司总部很难直接参与和管理。当“罢工”或“仓库爆炸”事件发生时,快递公司总部通常无能为力。
在孙成看来,现在整个快递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价格不那么敏感,但服务却相当敏感的阶段。“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转运中心直营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快递企业对整个流程的掌控力会强很多。”
“通过转运中心的直营,可以缩短整个流通链条的时间和成本”,孙成说。"而且从整体时效性来看,效率会提高很多."
快递企业直营的另一大原因是快递单价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据wind研究院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7年,中国快递企业平均单价持续十年下降,平均单价从28.5元/件降至12.4元/件,缩水超过56%。
(数据来源“wind数据研究院”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快递公司的议价能力正在下降,”孙成说。“但是,快递单价在空的有限时间内持续下降。一旦触底,上市的快递公司将面临麻烦。”
快递单价的降低,意味着快递企业需要更多的业务来支撑利润,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但在孙成看来,这些成本对于上市快递公司来说并不是问题:“虽然收购这些重资产会让企业看起来更笨重,但实际上大规模的干线运输可以让单次运输成本更可控。如果装载率能保持稳定,单票成本就会下降,”孙程说。
兴业证券的报告也显示,目前快递的单票成本主要来源于干线运输成本和转运中心成本。假设重资产管理有机会让加盟的快递公司一起节省这两大支出,单票成本的下降离不开枢纽直营的推动。
以中通的成绩为例。2017年,中通单票干线运输成本为0.77元,同比下降6.6%,比童渊低17.20%。转运中心成本为0.39元,同比下降8.6%,比童渊低23.53%。
当竞争对手的“直营”模式初见成效时,申通显然在今年开始加速直营布局。
6月6日晚间,申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合计斥资约6.45亿元收购深圳市全通达申通快递有限公司、湖南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广东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的机器设备、车辆、电子设备等实物资产及转让业务资产。
这是继4月18日以4.1亿元收购北京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多元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申通联盛物流有限公司之后,申通今年推进核心城市转运中心直营的又一重要进程。
截至目前,申通已将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长沙等五个城市的中转业务由加盟模式改为直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笔收购中的深圳全通达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北京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申通物流有限公司均在申通2017年前10大加盟商之列。
物流专家赵晓敏表示,中国快递网络结构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核心城市整体业务量占比70%左右。在直营领域奋起直追的申通率先启动核心城市转运中心直营是明智的选择。
3加盟商的出路是什么?
现在快递公司都在加码“直营”业务,曾经赖以生存的合作加盟商还有什么机会?
据全天候科技了解,目前快递企业直营的重点在中转中心,也就是“中转”这一环节,而在“收”“发”这一环节还没有出现大量的“直营”。
“现在回购基层网点经营权(负责收发快递),可能不在加盟快递公司的计划中。”一位物流行业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现在快递系统80%的人员都在一线,如果这部分支出也由快递公司承担,管理成本会很高。
即使顺丰一开始就是直营,其基层网点也大多采用加盟模式。在顺丰上市之初的报告中,顺丰表示:顺丰控股通过鼓励员工创业或与劳务提供商合作的方式,将部分业务环节外包出去。
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现阶段还不能用全部直销取代加盟。
此前,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曾对此发表过看法。他表示,直营在管理上相对更好,而加盟模式无论从整体趋势还是发展速度上,都比直营更快,两种模式各有优势。申通快递要想在全国开3000家直营店,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还需要管理大量的员工,这是个问题。
随着快递公司直营的加速,另一个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那就是加盟商的利益受损。
“转做直销最重要的挑战是目前加盟商的利益会受到冲击。”孙成强调,据了解,很多快递公司的加盟商已经接近上市规模,具备了与总部竞争的能力。有些加盟商会和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手下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加盟商。一旦总部想回收直销,可能会遭到加盟商的抵制。
以申通快递前段时间收购的“北京申通有限公司”和“武汉申通有限公司”为例。申通招股书和财报显示,2013年至2016年,北京申通一直位列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2016年为申通贡献销售额2.8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7%,采购总额2.4亿元,占3.3%。武汉申通在2015年和2016年位列申通前五大供应商。2016年申通向其采购1.07亿元,占比1.48%,规模较大。
“快递公司如何协商价格,保护加盟商的利益”很重要,孙成说。
国泰证券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快递加盟商的利润率普遍不超过5%,甚至亏损。如果以后加盟快递公司进一步得势,那么就只剩下强度最大、难度最高、利润最低的基层网点留给加盟商了。这显然会影响加盟商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消费体验。
ZTO快递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据了解,目前中通在传统加盟制的基础上,会让重点区域的总经理持有中通股份,这样加盟商既是中通的股东,也是管理层,这与中通的利益是一致的,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加盟商的利益。
但无论如何,在中国邮政智库专家、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直销是必然趋势。“虽然会有障碍,但自主创业是打破天花板,突破成长问题的唯一途径,”徐勇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华林、孙成为化名)
源/24x7技术
作者/天使
编辑/叶莉莉
物流、气味、安排和放行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立场。转载本文需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姓名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