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淘返利是扣商家的吗(产品体验报告|一淘产品定位及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分析(下))

上一篇文章主要讲了陶艺的产品市场及相关功能分析,本文主要讲解了陶艺的竞争产品分析。



三、竞品分析

1.竞争产品的基本信息和数据

如前所述,“E淘”最强的竞争对手是导购电商“返利网”,也属于“返利折扣型”。如果追溯成立时间,返利网成立于2006年,导购电商鼻祖,比陶艺早成立4年。从返利网站App的广告语中也可以看出,类似于一淘,也是极力强调“购物省钱”的信息点。

一淘返利是



来源:App Store公开信息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陶艺和返利的用户画像。男女用户分布基本一致,但就年龄分布而言,返利核心用户年龄主要在25-29岁之间,略大于陶艺的20-24岁。考虑到这种差异可能是陶艺成立的时差造成的,年轻用户更熟悉,转化为链接。就两者的地域分布来看,两者之间只有比例上的细微差别,广东是Top1中最好的省份(看来广东不仅是扒手高手,还是省钱高手!)。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导购电商app行业研究报告》

具体返利网最近公布的消费数据是多少?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导购电商平台的水平,或者说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反映了哪些变化?我们来看看从返利网数据研究院刚刚发布的4月份网购用户消费决策洞察月度报告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自1月份疫情开始,2月份疫情高峰期再次遇到春假,所有工厂、公司停工,物资紧缺。到了3月份,疫情趋缓,全国各地逐渐恢复工作和生产,大家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还是以居家为主,整个大局的变化在消费数据上也非常明显。

2月份返利网Top20的热搜词都是和“防疫”有关的,比如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等。基本上那段时间,不管是导购电商还是综合电商,这些相关热搜词都在靠前的位置。

笔者回忆,2月份无论是主流电商还是导购电商平台,防疫相关的物资基本断货,即使有几个货架,也瞬间被庞大的消费群体抢购一空。(比如作者就是那种点进去就没货或者已经下架的用户,而且从来没有杀成功过...)

在平台层面,防疫物资是放在一个显眼再显眼的位置。各类电商的首页都有防疫专区,采用预约制或秒杀制,在自己的库存中销售防疫物资。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随着国内疫情的稍微趋缓,基本上大家都陆续复工,防疫物资也陆续恢复生产和正常供应。消费者对防疫物资的需求逐渐从“刚需囤货”转变为“正常使用需求,用完再买”。从返利公布的搜索行为大数据也可以看出。com了解到,在3月份,只有与“口罩”相关的搜索频率仍然相对较高,但更多的搜索已经逐渐回归到家居日常生活,如衣服、日用品、零食等。

如果说2月份消费者处于“紧张抗疫”状态,那么3月份消费者普遍转入“防疫照旧,吃喝买买”的日常。所以,消费数据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消费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就连以返利为核心功能的返利网,也无一例外地紧跟消费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来源:返利数据研究院,每月洞察网购用户消费决策。

2.竞争产品功能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我们从返利网App的功能和交互层面出发,比较电子商务这种具有返利折扣类型的导购、陶艺和返利网的异同。

(1)主页和分类页面

首页的区别是最明显的。从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出,首页的功能和排列,返利网首屏的整体排列与陶艺相差不大,包括搜索区、头部横幅轮播区、核心功能入口、胶囊广告位、核心营销区。

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功能的入口。除了返利相关的功能和推广功能,比如签到/行走/水果种植,返利网的核心功能区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入口。

这也是因为返利网的核心业务是给各大电商平台做购物返利,相当于消费者和电商平台之间的“中间人”。通过返利网这个平台进入,后续的闭环购物在其他电商平台完成。返利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链跳。也正是基于这一步的跳链,我们从其他电商平台获得报酬,消费者的返利金额也是从这部分报酬中分离出来的。

另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第一屏幻灯片后的内容。与陶艺展示推荐产品不同,返利网是以内容为导向的。除了在不同平台展示教消费者 "薅羊毛" 的软文外,还会有软文推广,比如基本上软文主要是介绍如何拔毛,包括活动起止时间、介绍、受益方式和途径等信息,有的直接引导跳链。分类页面也和一淘,或者其他主流电商的设计大相径庭。返利网的分类页面虽然也是按照常规类型分类的,但是分类下是其他商场的入口,而不是这个类目下的商品展示。

上述差异也应证了产品设计中“功能围绕核心战略服务”的本质。返利网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返利信息或平台特定返利,吸引和引导用户进入并到达其他电商,从而获得一定的“代理费”。一淘是基于淘宝电商平台的产品,所以没有其他电商平台的入口和链跳。首页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利益展示,通过推荐商品吸引用户购买,整个闭环购买在E淘平台完成,而消费者的利润来自入驻平台的淘宝商家。



来源:App首页,左为返利网,右为陶艺(均为最新版本)

(2)其他导航栏

“发现好东西”栏目类似小红书的内容导购模式。它以常见瀑布的形式展示UGC(用户生成内容),通过用户自主发布的种草软文和产品链接嵌入达到导购的效果,支持用户间的基本交流和交互功能。

类似于一淘里的【精选好物】栏目,主要区别是一淘想引导用户分享内容。所以栏目内容倾向于文字较少的PGC(专业生成内容),适合朋友圈或微博等其他平台,功能也相应突出了分享按钮。

而返利网更倾向于种草的用户,通过字数较多的软文引导用户到产品所属的平台购买,弱化了内容分享的功能。

基本上“生活优惠”一栏是不同平台的优惠集合,比如领红包、优惠券等,非常适合日常爱薅羊毛的用户。这个标签也是返利网的核心业务,通过源源不断的“返利网专属折扣”来吸引和圈住用户。用户在这个平台上获利越多,自然会更频繁的访问平台,看看有哪些潜在的利益适合自己,然后进一步获利,形成习惯性循环。

这样一来,用户的粘性会越来越高,活跃度也会相应提高,这对返利网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我的】是用户中心页面。页面核心信息点的展示和排列与一淘没有太大区别。两者都突出了用户本身的累计利润和将要获得的利润,通过累计金额进一步强化了优惠程度。让用户觉得自己在这个平台上真的得到了很大的优惠,然后留在平台上继续得到优惠。这也是导购的类型,尤其是折扣电商最大的相似之处。



来源:返利网App

(3)购买跳转链接对比

最后,以淘宝的返利导购为例,简单介绍用户在返利网的购买跳转链接,以及该链接与陶艺的主要区别。

返利网站在首页有不同平台的门户,比如淘宝,在所有门户的顶端。点击后会跳转到有淘宝商品的搜索推荐页面,再点击单品,会弹出是否访问淘宝的提示(如截图3),不支持用户在返利网站平台浏览商品详情。

这个跳转购买的环节也符合返利网只是“导购”的核心思想。只要能成功引导用户跳转到其他平台并完成购买,返利网就能获得导购的奖励。因此,不需要支持用户在平台上浏览产品图片、详情、评价等行为,返利网不需要携带或维护过多的产品详情等内容信息。

相反,因为E淘主要是做淘宝商城的返利,所以商品来自淘宝,购物车是用淘宝开的。所以,一淘的整个核心购买流程和淘宝是一致的,甚至更多的时候,用户直到添加购买的所有行为都可能发生在淘宝,只有进行结算和支付,才能转移到一淘。

所以,由于返利网和陶艺的战略定位不同,虽然两者都是通过返利来吸引和留住用户,但前者主要是为其他不同平台“搭桥”,后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平台服务。所以整体用户体验差别很大,也回应了上面提到的“功能围绕核心战略服务”的观点。



来源:返利网App

四、总结

最后简单总结下一款产品。

从战略定位来看,陶艺是典型的返利-折扣导购电商,主要是通过在平台购买后给予用户一定程度的返利来吸引和留住用户,让他们也能获得相应的类似广告费的报酬。

从用户群体特征来看,一淘的用户群体与淘宝有很大的重合。因为主要以淘宝商城为主,所以很多用户都是淘宝的资深用户,通过淘宝了解到了一淘。

从功能和用户体验来看,一淘的核心购买流程和淘宝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主流电商的购物体验,可以给用户非常流畅和良好的购物体验。

从笔者自身的经历来看,从最开始的不信任陶艺,到后来了解到整个返利业务的闭环盈利,成为了习惯用户。这种心理和态度的转变也加深了作者对产品本身以及产品相关概念的理解。

如果有读者之前对淘客有所了解,但对淘客有心理上的不信任或怀疑,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后,在观念和认识上有没有变化?

欢迎有类似经历的读者互相交流~

相关阅读

产品体验报告——淘品牌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分析(一)

产品体验报告——淘品牌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分析(下)

本文由@产品女孩vc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