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帆
编辑|
据中国邮政速递报道,中国邮政于6月28日正式启动全面提速,主要涵盖寄递整体提速、全网邮路优化、航空空高铁运力支持、自有干线车辆规模持续扩大等内容。
根据计划,此次提速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全国多个省市将实现次日达甚至次日达的速度体验,其中超过60%的快件将实现次日达。
为了实现提速目标,中国邮政在运力保障上也有了新的调整。今年计划继续扩大自有干线车辆规模,更新采购拖车、分体厢式货车、场内牵引车等680辆,较2019年增加2069辆。
目前,中国邮政拥有以B757、B737为主要机型的全货机33架,以南京为中心的轴辐式配送,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并辐射至台北、首尔、韩国、大阪、日本等地,形成了连接国内外的空运输网络。同时,中国邮政已开通近90条省际高铁邮路,覆盖四川、江西、河南、湖南、陕西等地。
在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和国际快递公司的共同压力下,中国邮政的“慢递”饱受诟病,与其他公司相差甚远。2004年,中国邮政推出“通宵达旦”,全国27个省市136个大中城市实现“次日达”。如今,距离实现“次日达”的配送速度已经过去了17年。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撕掉“慢”的标签已经成为必须。
过去几年,邮政多次宣布提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整体配送时效不断降低。2009年,普通邮政包裹的投递速度也有了新的标准。省级以上城市与其他省份之间信件投递时间由9天、15天缩短至7天、8天,分别比原标准提高22.2%、46.7%,包裹投递时间由15天、20天缩短至8天、9天,分别比原标准提高46.7%、55.5%。
事实上,相比其他快递公司,邮政在时效上并不占优势。到2021年初,EMS时限与竞品基本持平,但快递包裹时限与竞品仍有4小时的差距。
而对手还在加速。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期间,京东物流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分钟级”配送,从下单到到达消费者手中仅用时4分钟。这种配送速度不仅体现在邮路优化、车辆配置等方面的提升。,还和京东物流的前置仓以及电商平台的预售模式有关。目前除了京东物流,顺丰、中通等。也在提高仓库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快”成为快递公司竞争的焦点。今年4月,顺丰进一步升级优化了预期时效产品。升级后的时效板块主要产品有:顺丰速运、顺丰速运、顺丰速运。其中“顺丰速运”属于快递系列,可以实现当天送达,当天送达。
几乎与此同时,JD.com快递宣布再次开始提速时效,空中空城市数量将超过10万条,次日上午和次日达的航线数量增长超过50%。它会发省内快递,第二天早上发晚上到货。发跨省快递,今天发,明天到。快递公司的速度在不断提高。
在这些提速目标的背后,数字化、自动化等黑科技不断投入运营,当然成本巨大。据中邮速递易统计,2020年,顺丰、京东物流、ZTO快递、大云、YTO快递、申通快递、德邦、百世集团在购置土地、车辆、分拣设备等方面的总投资规模达到475.24亿元,同比增长76.2%。顺丰一季度巨亏也与此有关。
未来,中国邮政能否全面赶超民营快递公司和国际快递巨头,还有待观察。从投资到数字化转型,将是提速过程中的必然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