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媒体做了一个关于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的调查。
样本量很小,2700份,但结论很有趣:
1。认为毕业后月入过万的大学生:超过20%
2。工作几年后觉得自己有实力月薪5万的大学生:男生8.20%,女生3.25%
3。约67.65%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十年内有机会进入年薪百万俱乐部
在网上看了一圈评论,基本是这样的:
80%的评论和嘲讽是悲伤的,以为被社会打了就明白了;
10%的评论都在想,这种乐观是真的吗?有哪些职业可以保证这个收入预期快速实现?
剩下的10%评论,我估计应该是在默默发大财吧。据我观察,毕业后能达到以上潜质的,基本都在大学忙着实习或者创业。
我算了一下,如果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毕业后10年内,就意味着35岁左右。
我把这份报告带给了一位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的朋友。我以为他能告诉我什么35岁的致富密码。结果听到很多抱怨。
这让我想起了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常说的一句话:向后想,永远向后想。
比如你可以反过来想:什么会阻止你毕业后10年内年薪过百万?
听了之后,我觉得很现实,很有启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用。
现实情况是,他尝试过至少几十个35岁左右,在某个行业有经验积累的人,但基本上很难找到合适的人。
于是他总结了几个【35岁以后找工作越来越难的原因】。
1、太依赖过去的工作经验以前公司招人的时候真的很看重你的工作经验。
但是现在很多行业和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更新非常快。
它还强调团队合作、组织能力的建设以及知识和经验的沉淀。
因此,能够将经验和技能总结成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方法论的人
经验远比别人多,却不会分享的人,要受欢迎得多。
未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竞争力都可能被削弱。
2、不敢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工作目标感觉人越来越没有勇气活不下去了。
至少你要敢于大胆说出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气。
我给你举个例子。
你未来5-10年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遮遮掩掩的:
我看好这个行业和贵公司的未来发展...我希望在XX培养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我的优势。...
你很少听到更大胆、更清晰、更可信的答案,比如:
希望未来五年成为这个行业头部公司的市场领导者。
能够承担整个公司营销团队的市场开发和管理工作。
公司问这个问题其实是看你能不能客观认识自己,有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有没有野心和抱负,然后判断你是否值得公司努力培养。
有时候,和你一个水平的人很多。这时候可能需要很大的努力(自信)才能创造奇迹。
3、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面试结束的时候谈论其他问题,类似于:
【你最近读过的最鼓舞人心的书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启发?】
【最近工作中谁给了你最大的启发?你打算如何将它应用到你的工作中?】
其实我想看看你能不能保持你的学习习惯。
并且看他能不能通过看书,多找有能力的人交流,加强在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
可惜,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很难回答好。
基本上很少看书,或者偶尔看看小说放松一下。
或者不知道如何跨行业、跨学科的消化知识并嵌入到工作中。
4、普通人谈钱,牛人谈事儿结合以上消息,我最后对他补充一点。
我说普通人喜欢谈钱,牛人更有激情,对具体的事情更好奇。
未来,如果不满足于过去的经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能够自信而确定地坚持你的工作目标,
喜欢不断吸收书籍,别人的经验,
同时对新事物保持强烈的热情和好奇心。
虽然压力和焦虑经常伴随,但我相信,未来的你会比现在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