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某游戏主播在拼多多参加了免费手机的抄底活动。在直播间数万观众的帮助下,花了两个小时删减到小数点后六位,但没有成功。第二天,游戏主播说他的账号突然有优惠券,显示支付0.01元就可以得到手机。
19日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联系拼多多,对方回应称“切割不成功”不属实。根据活动信息,博主于3月17日12: 52砍价获得价值2099元的vivo手机一部,3月17日16: 40砍价成功。根据活动规则,平台向他的账户发送了领取此商品的特别优惠券,博主于当晚23: 34领取。砍价产品于3月18日9: 27送达,19日8: 31送达博主所在的长沙。
对于“数万人参与砍价”的说法,拼多多表示,不符合博主向其群成员发出邀请,而非数万观众实际参与砍价的情况。
“‘免费商品收藏’属于拼多多平台首页的一个频道。拼多多应该给消费者很多免费的商品。不排除游戏主播瞬间拉的流量过大,被平台判定为异常用户。”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利用直播间召集数万用户同时砍价是偶尔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平台可能会把这种行为视为有人利用刷单程序作弊。
另外,拼多多免费商品领取活动的议价规则过于简单。说到砍价,只有一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邀请好友帮忙,24小时内砍到0元,获得免费取货资格”。
“根据拼多多免费收货活动的议价规则,第一,部分商品不是免费收货,而是需要支付一分钱,涉嫌虚假宣传;第二,议价规则明显过于简单。需要多少人讨价还价才能免费获得决策权完全在平台上。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尤听云说,拼多多所在的市场监管部门应该介入,要求其公布更详细、更透明的规则。
这已经不是拼多多第一次因为营销活动引发争议了。此前有律师爆料称,拼多多页面显示相差0.9%,其实是由于页面显示的位数有限,真实数字为0.9996427%。
一位商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免费商品”的营销方式是拼多多在微信红利期发现新用户的一种更激进的裂变方式,利用了熟人之间的信任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赚到便宜钱的心理。另一个商人认为这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拼多多表示,未来平台将进一步完善活动流程和规则,优化活动指引,提升活动体验。
在第二大股东腾讯的支持下,拼多多“社交+电商”的模式发展迅速。
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前12个月中,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量为8.673亿,与一年前(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前12个月)的7.313亿元相比增长了18.6%。
为了留住用户,提高用户对拼多多的粘性,平台还推出了免费集货、多果园、多矿山、多旅行等娱乐功能,推高了MAU(月活跃用户)和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财报显示,拼多多月活跃用户占当年活跃买家的比例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56.36%增长到2020年第四季度的91.31%,目前处于震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