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
今天是第13个全民健身日,
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是
“全民健身与奥运”。
说到健身,怎么能错过这项“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路呢?散步是市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你可以随时随地搬家。
但是,不要以为走起来很轻松,这也是个技术活!肖佳将带你探索其中的奥秘~
打开微信运动排行榜,有很多小伙伴一天走一万步以上。有人说长期重走会导致膝关节腔积液?这些是真的吗?
走路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步行应该走多快?需要多长时间?在“上海嘉定”APP和嘉定人民广播电台FM100.3的音视频直播节目《健康有道》中,嘉宾一一解答。跟肖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健康之路》节目录制现场
嘉宾介绍
鲁·
嘉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全科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临床经验。
散步锻炼的功效
路:步行是安全、简单和有效的。它不仅可以接触大自然,还可以愉悦你的身心。散步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增强心肺功能,增加人体血液含氧量,缓解疲劳。在众多运动中,国际卫生组织将步行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我每天应该走多少步?
步行速度是多少?
鲁: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是合适的。目标心率可以参考公式:(220-年龄)*0.6到0.9。(注:0.6-0.9之间的数值可根据自己的运动强度选择)
对于中老年人,建议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可以采用简单安全的方法。目标心率应控制在170-年龄,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参加有氧运动时,170-60=110次/分钟。
正确的走路姿势
鲁: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抬头挺胸,双肩绷紧,背部挺直,大步向前,手臂自然摆动,这样才感觉舒服,步伐才放松。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把正确的配速总结为五点:
1.足部动作的分解是以脚跟-足弓-脚尖的顺序着地。这种走路习惯可以很自然的抬起脚跟,所以腿部曲线变得修长而紧实。
2.把走路当成健身运动,尽量加大步伐,大步向前,锻炼大腿肌肉,让臀部有更多的运动。
3.摆臂是一个伟大的行走加速器。你会经常看到一些人把手插在口袋里。这不是正确的走路方式。这样,你就可以松垮垮地走路,双肩交叉。
4.建议肘关节弯曲成类似跑步的90度,身体侧摆,幅度向前不超过胸高。前后臂会帮你燃烧上半身脂肪。
5.走路时收紧小腹。如果能边走边保持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起肚子),刺激腹肌收缩,锻炼我们的呼吸肌,锻炼效果会更好。
如何判断自己的
走路姿势「正确」吗?
鲁:观察你走路的姿势,找一面镜子或者利用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来观察你走路的姿势。
看你鞋底的磨损程度。如果两边磨损程度不一致,说明脚上受力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压力会更大。如果两边鞋子的磨损不一样,这种步态一定有问题。
走路经常犯什么错误?
鲁:一是驼背型,二是反腰型。一般女性比较常见,有一种腰酸乏力的感觉。第三,内八字,第四,外八字,第五,手臂不抖,背部脊柱活动受限,引起背痛甚至受伤。这些都是错误的走路姿势。
长期走路姿势不正确
有什么影响?
陆:滑膜炎尤其偏爱“膝关节”。膝关节比其他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如果走路不正确,很容易增加滑膜炎的风险。
我们走路的时候,脚会承受整个人的重量,足底筋膜炎是筋膜长期受伤牵拉造成的。
走路真的会导致关节积液吗?
鲁:关节结构是最复杂的。膝关节承受很大的重量和锻炼。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的部位。膝关节的滑膜位于肢体的浅表部位,最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容易形成膝关节滑膜炎。
关节积液是滑膜炎的症状之一。膝关节其他部位的损伤也会引起关节积液,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骨关节炎、痛风、结核侵及关节等。
跑步前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卢:你应该在锻炼前进行自我评估,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运动前咨询家庭医生。运动前后适当喝水,为热身做准备;运动时调整呼吸;注意穿着,适当增减衣服;选择合适的设备;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运动损伤。
最后,我给你五个步行练习:
1.普通步行法:慢中速步行,每次30-60分钟,每天2-3次。适合所有人。
2.快走法:每小时走5-7公里,每次锻炼30-60分钟。走路时心率要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适合有瘦身要求的人。
3.摆臂走步法:走路时手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可以改善胸廓的活动,适合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
4.定量行走法:包括平地和坡地行走。比如在3度的斜坡上走100米,逐渐增加到在5度的斜坡上走15分钟,然后在平地上走15分钟。适合锻炼耐力和脚力的人。
5.腹部按摩:边走边按摩腹部,对消化不良和肠胃疾病的人非常有益。顺时针治疗便秘,逆时针治疗腹泻。
大家一起调整姿势吧。
出于美丽,出于健康!
作者:秦品杰
编辑:唐敏、巫丽荣、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