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中拥抱最大的确定性。
正文|中国商人汪涵
即使电商行业换到下一代,也不影响他们从一个平台转到另一个平台,继续兜售普通人需要的餐具、头绳、指甲钳。
[订单爆了!】
“来我直播间,100个一次性纸杯只卖9块9,全国包邮还给大家!”
李涛没有穿鞋,正坐在一个大货箱上。他一边对着扩音器喊着,一边像“女神散花”一样扔着自己的产品。下面站着三个人,都拿着手机。当纸杯落在镜头上,一个充满气氛的抢购视频就诞生了。
“就位!”李涛卸下了表演状态,立即跳出了框框。
这里是义乌,像李涛这样的主播数不胜数。他们大喊大叫的产品包括指甲钳、卷烟纸、洗衣液、垃圾袋、毛巾、脸盆...简而言之,他们卖的是你心目中所有与9件9袋相关联的东西。
以李涛直播间出售的一次性纸杯为例。某宝上100个同类型产品平均价格在20元左右。如果加上瓦楞、加厚、环保的设计,价格可以翻倍。
然而,李涛实际上只卖9.9元,而且还包括邮费。怎么才能赚钱?这困扰了消费者很多年,但并不妨碍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下单。
事实上,从原材料到人力,中国发达的制造业使小商品成本保持极低,大部分只有3、4元。
反观义乌,有稳定单量的商家一般只需要1.5元,甚至衍生出帮人赚差价1-1.5元的生意。
即使所有的成本都按照最高的来算,9件9包的商家依然可以净赚2元,数量越高赚得越多。
就在直播火爆的当下,他们的成本增加了直播间的坑费或者主播的佣金,相应的风险也就产生了。
李涛的努力给直播间带来了很大的流量,差不多卖了6万单。按照之前和纸杯商刘娜约定的20%提成比例,李涛今天收入12万,月收入10万超额完成目标。
当晚,厂里的货物堆积如山,工人们需要连夜打包,尽快发出几十万个包裹。
刘娜站在一旁,用手机计算器简单统计了一下包括李涛在内的几个主播贡献的营业额,大概30万的交易,去掉60万佣金和180万成本,剩下60万利润。
围观群众凑上来搭讪,“老板发财了,一晚上卖30万单。”
刘娜没有回答。她深知爆单不容易,运气很重要。如果订单量太少,就有可能赔钱。
事实上,自从9美元和9美元套餐诞生以来,这就是一个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行业。
回顾它的发展,选择这个行当的商人就像吉普赛人。每当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在电子商务世界找到了他们的家,他们就不得不拖着他们的大篷车,搬到另一个新大陆。
["离家出走"]
说起9件9包的诞生,首先要追溯到2003年。
那一年,中国深陷非典的泥潭。为了预防和控制疫情,阿里巴巴要求所有500名员工在家工作。在此期间,淘宝网站正式上线。
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的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网络消费的习惯迅速培养。CNNIC的一项调查显示,30.4%的用户表示以后一定会网购。到2005年,淘宝成交额已经超过80亿元。
然而,随着订单的激增,也有消费者的抱怨——发货慢、价格高一度制约了淘宝用户的增长。
淘宝急需找到更快更便宜的快递,优化淘宝购物体验,降低成本。
但当时中国邮政(22元/单)、顺丰(20元/单)、通达系(18元/单)都无法满足淘宝把价格降到12元以下的需求。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主营业务为承接报关和商务合同的童渊老板余伟娇站了出来。他认为,虽然每单价格如此之低,但淘宝的高订单量可以实现“以规模换利益”的双赢。
事实证明,他做了正确的选择。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快递公司,童渊日订单量增长2万件,三年内淘宝件数达到28万件,迅速达到行业第一。
一时间,过去拒绝淘宝的快递公司纷纷回头,想搭上这趟快车。加盟后,为了抢占地盘,快递行业开始打价格战,每单价格逐日降低。
九块九包裹,终于有了诞生的土壤。
那些日子是小企业的蜜月期。第一,每单能赚点钱;第二,9块9包的标签往往能带来不错的流量,甚至带动店内其他非9块9的商品销售。
买的消费者觉得性价比高,东西好就会找你的店,反复下单。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淘宝用户的剧增,大量商家聚集于此,仅靠9.9的标签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很容易陷入电商的海洋。
2008年,淘宝借助搜索、排序等一系列数据工具开始做流量生意,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为了展示自己的产品,要么买单,要么花巨资购买摊位和广告。
对他们来说,主打产品性价比高,但是增加曝光度就意味着增加成本。以前每件赚两块钱,现在不亏就不错了。
致命的打击发生在2014年左右,当时淘宝公布了关于销售假货的最新管理规定。同时聚焦天猫这个大牌聚集地,对淘宝众多个体工商户采取散养的态度。
没有了平台的支持,大量9件9包的商家离开了淘宝。
如果说淘宝是他们的故乡,现在的情况可谓是背井离乡。
他们去哪里了?是的,拼多多。
[从拼多多到工作室]
2015年,专注社交电商模式的拼多多在微信群里走红。
“切肉刀”和日用品的结合,在下沉的市场中击中了普通人的消费习惯。人们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今天我帮你剁,明天你帮我剁,充分发挥互助,网购也变成了“独善其身不如其乐融融”的游戏。
另外,拼多多免费资源对于9件9包商家的实际效果可能比广告更明显。
比如拼多多会和商家协商,比如第一个1000块包邮1元,第二个500块包邮3元,然后恢复9.9块包邮,总展示时间一个小时。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假设业务总成本为5元,那么前1000单亏损4000元,后500单亏损1000元,从1501单开始,每单盈利4.9元。也就是说,当总订单量达到2500单左右,就可以扭亏为盈。
同时,销量和评论也会在产品上加权。
对于消费者来说,好的产品都是低价买来的。对于商家来说,带来的是真正的口碑。对于平台来说,好的产品权重会上升,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转化率也会提高。
这是一个双赢的游戏,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但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存量被迅速消耗,拼多多的创新难度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2016年拼多多新用户获取成本仅为10元,2018年飙升至102元/人,2019年一季度更是高达286元/人。
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急需找到一个流量洼地。此时正是短视频火的时候,而Aauto快一些的用户与它有很大的共性,满足了它的需求。
2019年,拼多多与Aauto更快签署合作协议。其中约定拼多多商家可以接入Aauto更快的主播资源,推广商品直播。
就这样,9件9包裹开始更快的出现在Aauto里。
他们中的许多人,像刘娜一样,寻找有粉丝群的主播来带货,赚取一些剩余的毛毛钱。有的甚至自己当了主播,辛辛苦苦编段子省流量,等待爆发。
当同行传来断单的消息时,他们会和牌桌上的人一样,向赢家投去羡慕的目光,看他如何打出一手有同花顺效果的烂牌。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赌博。但同时他们也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直播电商对他们来说只是暂时的停留。
即使电商行业换到下一代,也不影响他们从一个平台转到另一个平台,继续兜售普通人需要的餐具、头绳、指甲钳。
而他们的生意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工厂和家庭。他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
如果平台企业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就离共同富裕更近了。
参考文章:
1.钛媒体:拼多多、阿奥特快VS淘宝、Tik Tok
2.《中国企业家》杂志:阿里这么努力打假,最后还是逃不出这场闹剧。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