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丰、童渊、中通、大云、申通、百世六大物流快递公司均发布了2019年全年财报。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指标:营收、净利润、业务量、单票收入/成本。
来源:各企业年报和物流沙龙。
注:
1)顺丰的收入是快递业务的收入,包括快递、快件、即时配送等业务;
2)大云已将发行费收入纳入2019年全年营收,整体营收增速和单票价格增速数据仍无可比性;
3)2019年申通转运中心自营率提升至90%,增幅较大。随着直营率的提高,加盟商的中转费计入营收的比例会提高,所以申通的营收增速和单票价格的下降比例还是无法相比的。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总结了几点:
1)业务量方面,2019年年中,申通整体业务量增速在所有企业中最高,排名:申通(44.2%)>:大云(43.6%)& gt;中通(42.2%)>:百世(38.5%)>:童渊(36.8%)>:顺丰(25.8%)。但也可以看出,在大云、童渊、申通三家公司中,申通的跌幅也是最大的,说明行业竞争依然激烈,通过变利润为市场来扩大规模。
2)单票价格方面,除大云(包含在发行费内,数据不可比)外,其余5家企业单票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童渊单票价格下降12.48%,百世下降11.1%,中通下降10.46%,均超过10%。可见,整个2019年,价格战依然激烈。
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价格战还没有停止。在高速免费和油价下降的背景下,通达系给予网点的优惠措施比2019年全年都多,但随着高速收费的恢复和货量的相对稳定,这场价格战不会持续太久。
近日,从童渊、申通、百世快递、中通、大云发布的“调整快递价格”通知中可以看出,快递公司正在开始调整快递价格。毕竟一季度整体“通达系”净利润下滑,快递网点能盈利的不多,亏损严重。所以在规模基本恢复的前提下,净利润的提升将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3)在国产净利润方面,顺丰2019年全年依然领跑,达到57.97亿元,也是增速最高的,同比增长27.23%。主要原因是2018年新业务投入高峰期过后,顺丰新业务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果,得益于各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2019年,中通、大云、童渊、申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6%、-1.88%、-12.41%、-31.27%。
2019年由于价格战,净利润下滑,其中申通下滑幅度最大。另一方面,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方面是竞争服务和消费者体验,另一方面是竞争快递企业能给网点[/K0/]多少利润,核心还是离不开成本的优化,从2019年全年来看,
来源:各企业年报和物流沙龙。
4)从市场份额来看,CR6和CR8已经连续两年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与2018年全年相比,2019年中通和大云的市场份额增幅最大,分别达到2.28%和1.99%。中通从2016年开始市场份额一直领先,2019年达到19.08%,领先优势明显。
在此期间,中通通过科技能力降低了综合成本,从而带动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无疑会继续扩大,中通与其他快递公司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市场份额综合排名:中通(19.08%)>:大云(15.79%)>;童渊(14.35%)>:百世快递(11.93%)>:申通(11.6%)>:顺丰(7.61%)。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2020年一季度凭借直销优势,业务量大幅增长,电商特价持续增长,部分防疫防护产品需求大幅增长。顺丰Q1业务量增长75.15%,市场份额为近五年来最高,达到13.7%,同比增长5.7%。第一季度整体排名:从排名来看,大云(15.2%)>:顺丰(13.7%)>:童渊(13.3%)>:申通(8.9%)。当然,由于4月份加盟快递企业已经复产,所以可以继续观察顺丰4月份的业务量增速,这对顺丰是一个考验。如果仍保持高速增长,说明顺丰的“特价”相对有竞争力。
5)在运营成本方面,由于各企业财报公布的口径不同,这一块其实很难横向比较。比如申通自营部分的中转中心90%,中转成本数据还是没法比的;中通单个单元的总收入/总成本不包含在配送费用中;童渊的网络转让费很独特,主要是协调全网的补贴。
因此,结合各快递企业的情况,估算如下:
来源:各企业年报和物流沙龙。
注:
1)带星号的数字是估计值,仅供参考;
2)中通单件总收入/总成本不计入配送费用;
3)申通自营部分中转中心90%,中转成本数据还是没法比的。
总体:
●结合可比口径单票收入:大云(3.19)& gt;申通(3.11)>:童渊(2.95)>:百世(2.88);
●转会费:童渊(1.05)<大云(1.09)<中通(1.14)<百世;
●运输费用:中通(0.62)<童渊(0.69)<大云(0.73)<百世(0.76);
●运营成本:大云(0.33)<中通=最好(0.34)<童渊(0.36);
●配送成本:童渊=百世(1.52)<申通(1.69)<大云(1.73)。
作者|伯通小周
来源|物流沙龙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