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邵伊敏(《被遗忘的时光》读书笔记)

前言:读书笔记是我个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总结,既不敢确保是作者的本意也不代表是事实,更不代表科学真理。分享出来只为抛砖引玉,引他人也去阅读,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这是一本网络言情小说,作者青衫落拓,著有一系列类似作品。说类似是因为作者几本作品的行文风格一脉相承,故事类型都是都市言情,而且每本书都有关联,这本书的某个配角会是另一本书里的主角。这一点我很喜欢,非常符合“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这个认知。

在过去几年影视IP化的浪潮中,这个作者也有一些作品被买下版权,拍成偶像剧,比如由钟汉良主演的《一路繁花相送》。但她的系列作品中,《被遗忘的时光》是我最喜欢的,几乎每一两年都会重读它,可惜并没有影视化,于我而言,有点遗憾。

我仔细思索过为什么喜欢这本小说,我想,大概是因为书中所塑造的女主角的性格:冷淡疏离,对事理智、果断、不纠结;对人真诚坦荡又决绝;对人生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克己勤勉,永远坚定,永远清醒。这样的女孩,很酷。

北方小镇女孩邵伊敏,十岁那年父母离异,之后各自成家,并再生了孩子。父母两边都成了多余的人的她,被爷爷奶奶接回家。好在,爷爷奶奶十分疼爱她,虽与父母没法亲密,但看到再婚后的父母生活还算幸福,她也很快接受现实。只是,小镇上,生活传统,观念陈旧,生活圈子狭窄,彼此都是熟人,邵伊敏父母的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亲戚邻居每次看到她都充满同情。这不是她想要的,她从小到大都想逃离,想要考个越远越好的大学。也因家庭变故,她从小自立懂事,成绩优异,如愿考到中部省份的一所师范大学的数学系。成为老师是她最初的人生规划,安稳,是她之前的人生所缺少的。

出生于中部省会城市的苏哲,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自幼因为心疼母亲的卑微,与父亲关系恶劣。留学回国后坚持一人留在本市,担任一家国外保险公司的驻中国负责人。他长相俊朗,风流潇洒,聪明活泛,有涵养,从小被女生追捧讨好,身边从不缺异性,一直游戏人生。他和在本市做生意的表哥林跃庆的关系亲密,和两个龙凤胎外甥外甥女像朋友一样,相处友好。

平行世界里毫无交集,生活经历各自不幸,处世态度迥异的两个人,因为邵伊敏给这对龙凤胎兄妹辅导数学而相识了。一次醉酒后,苏哲送邵伊敏回学校,邵伊敏多年的孤独和难过借着醉意爆发,主动献吻,和一个几乎陌生的男人发生了一夜情。一觉醒来,邵伊敏羞愧难堪,但她知道于事无补,迅速镇定下来,认真抱歉,表示无法负责,还和苏哲约定从此不提,长忘此事。对于长得极帅、习惯被女生众星捧月、经验丰富的苏哲来说,这个女孩明显于男女之事极其生疏,但她与众不同的奇怪反应反而让他有了兴趣,开始撩拨没有恋爱经历的邵伊敏,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教她谈恋爱。邵伊敏清醒地知道,苏哲和她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平凡又无趣,而这个男人英俊又多金。而且,她不是游戏人生的人,他注定是她要不起的奢侈,最好的选择就是离他越远越好。

在一个情人节,本打算照常背起书包去自修室的邵伊敏,在出门前一刻接到苏哲打来的电话,她不想这个长相招摇的男人出现在她的宿舍楼下,不想成为同学的焦点,于是出门赴约。苏哲开车带她来到一个湿地公园,用望远镜看夜空遥远的星星,她看到了这个男人轻浮外表下的另一面。湿地里凉风习习,静谧怡人,苏哲从身后抱住她,她迷恋这个温暖的怀抱,决定放弃和自己挣扎,接受和苏哲相处,看看不与自己的欲望对抗会怎么样。

邵伊敏从不打听苏哲过往,温顺又理智,固执又正经,对人迟钝又聪明敏锐,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不知不觉间在苏哲心里扎根发芽。而与苏哲相处过程中,邵伊敏的心也越陷越深,这个男人已经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快乐、亲密和温暖。她暗自决定,放弃当老师的人生计划,尝试奔赴这个男人。然而,就在邵伊敏下定这个决心,也放弃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招聘后,却骤然得知,在他们交往期间,苏哲曾经出轨。邵伊敏平时从来严于律己但宽于待人,只是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后,她又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面对前来解释求和的苏哲,她认真听完,冷静地的说了原谅,但从此扔掉手机,切断联系,彻底地从苏哲的生活里消失。

在邵伊敏消失的日子里,苏哲日日后悔,四处寻找,一直求而不得。但他认了这是他活该承受的惩罚和折磨,不肯放弃。邵伊敏则迅速面对分手现实,开始了忙碌的职业生涯。虽然她也忘不了苏哲,但她不允许自己沉湎过去,选择全心投入工作,快速成长,成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助理。

一次普通的商务宴席上,苏哲毫无预料地再次见到了魂牵梦绕的邵伊敏,而邵伊敏对此心里早有准备,客气有礼但拒人千里。苏哲害怕再次错过,凭借二人有旧情,以及现在两个公司的合作关系,开始强行出现在伊敏的生活里。可是,无论苏哲如何纠缠,那样剜心的痛,邵伊敏不愿重新经历一次,即使忘不了苏哲,仍然坚决拒绝。

转折发生在邵伊敏爷爷突然心脏病去世。巨大打击下,邵伊敏耳朵短暂性失聪,幸好这时苏哲在身边。苏哲忙前忙后,一边带邵伊敏就医,照料她,一边帮她和她爸爸办理护照和签证,让她和她爸爸尽快去加拿大奔丧,甚至打算推掉重要的上市会议,一心只想在邵伊敏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旁。邵伊敏只是害怕受伤,并非无情。苏哲井井有条的安排,让她觉得可靠又心安。她人生的两次失态都是在苏哲面前,她已经无需那么紧绷,对苏哲这个人,她也可以不用那么见外。而且爷爷的突然离世,更让她觉得要珍惜爱的人。于是,她接受了苏哲的帮助,安抚他安排完机票护照签证事宜后就安心去开会,她也决定接受他的重新追求。最终,两人终成眷属。

时间流逝,那些铭记于心、不曾遗忘的,终将成为生命的珍藏。邵伊敏和苏哲两人的相爱过程虽波折多舛,但最终修成正果,这种双向奔赴的感情很美好。在恋爱这件事上,自以为经验丰富的苏哲狂妄自信,曾信誓旦旦要教邵伊敏谈恋爱,结果却是自己在恋爱小白邵伊敏身上真正学会了什么是爱和如何去爱。邵伊敏克制而疏离,坚决又胆怯,如果不是苏哲的锲而不舍,她很可能错过幸福,甚至因为过于冷淡的性格终身孤独。这样看,又是苏哲挽救了邵伊敏。

邵伊敏和苏哲的故事只是主线,小说里还有很多配角和副线。小说都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仔细琢磨作者描述背后隐含的价值观也非常有意思。

首先,关于“一见钟情”。从小说来看,作者是相信一见钟情的,并且认为一见钟情不需要奔现。邵伊敏的大学室友罗音是中文系的,为人爽直不八卦,可爱好相处。第一次见到作为邵伊敏男朋友的苏哲就不可救药的小鹿乱撞,神魂失守。但她从不打算将这份单相思说出口。多年后再次偶遇苏哲的时候,她正见到一个同样帅气,外形优越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丝毫勾不起她的兴趣。虽然一直相思无果,但她很开心的知道,她对苏哲的一见钟情与颜值无关,世界上真的有对一个异性没有道理,不求回报的悸动。这种悸动也是一种纯粹而神圣的爱。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苏哲

其次,关于人性。小说中隐含了关于人有两面性的价值观。生活并非非黑即白,社会意义上的渣男,实际也并非真正毫无责任感。邵伊敏的爸爸婚内出轨,爱上别的女人。离婚之后,把对女儿的抚养责任全部推给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年老之后,出国和伊敏叔叔生活在一起,他又等于把赡养父母的义务推给了弟弟。单从这些描述看,邵伊敏的爸爸堪称“渣男”。然而,再婚后的他与新任妻子相敬如宾,幸福有加,对后来生的女儿也一直尽心陪伴抚养,给予了完整的爱。虽然邵伊敏随爷爷奶奶长大,但他一直愧疚不已,在经济上从不拖欠大女儿,尽全力满足。书中邵伊敏爸爸最后出现时,一个儒雅有礼、自责、敏感又欣慰的老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他非常清楚自己一生的错误,只是,为了新家庭的美满和责任,他选择了一边,而逃避另一边。他其实并非完全的不负责任。

还有,关于离婚。小说中有两对离婚的夫妻。邵伊敏的父母,两人离婚后,各自再婚,过的还算幸福。邵伊敏辅导数学的双胞胎的父母,孙咏芝和林跃庆,他们大学时恋爱,甜甜蜜蜜,走过相濡以沫的创业,却在共享富贵后矛盾激化,最终分道扬镳。他们离婚算是及时醒悟,虽然之后并没有再婚,但各自都生活安好。可见,作者的价值观是,离婚不是末路,对双方而言其实是解脱,找得到对的人或者找不到对的人仍然可以拥有幸福。离婚对于孩子来说,也并非不能接受,孩子的理解能力远超大人的想像。那些所谓为了孩子坚决不离婚的父母要知道,比起离婚,父母争吵或不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痛苦更大。

还有,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邵伊敏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十分疼爱她,她也想好好陪伴照顾爷爷奶奶。但是工作后的她,一心想着搞好事业,让自己更有能力去照顾爷爷奶奶。她总想着忙完这段,再抽时间去看望爷爷奶奶。却没想,时间对于她来说来日方长,但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意外随时来临。爷爷的心脏病猝死,让她痛苦不已,也自责不已,更深觉应珍惜身边人。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父母再婚后,与继父继母相处;亲密关系中,怎样才是合理的个人空间;信任打破后,如何才能重建;一个人所吸引的异性往往有共性,比如罗音,从小到大,追求她的一直是戴眼镜的小胖子;比如一个男人如果不爱你,就算给他全世界,追到天涯海角,他也不在乎、不珍惜,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又值得琢磨的。不如,就交给还没看书但有兴趣去看的你,去琢磨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