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网招聘找工作兼职工作会计(58同城为何成了最大骗子集散地,姚劲波曾希望“骗子统统判死刑”)

作者/周裴

编辑/管理员


3200万投诉被骗。你在吗?


有时候生活真的很危险,而且比你想象的还要近。


江驰没想到,他为了方便,选择在58上打电话找维修服务,最终还是要报警。


“我今天经历了一个套路骗局,是一种新型的切蛋糕。”9月12日,江池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当天,为了解决家里房子漏水的问题,江驰在58集团旗下的天鹅之家APP预约了维修漏水的服务。我以为即使按照维修工人在现场提出的200多元一斤的胶水价格,这个不到4平米的小阳光房也花不了太多钱。但不到一个小时后,他被告知用了近30公斤胶水,费用高达六七千元。


江驰立即报警,但等警察来了,协调还是很困难。


“他们的套路太完美了,一点都不怕。”江驰解释,由于对方在施工前提前告知了收费标准,警方只能判定为经济纠纷,而不能以诈骗立案。


“这属于高压灌浆,但解决防水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选择这个?因为这是维护工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防水行业人士董永明告诉AI财经社,由于普通消费者基本不懂工程常识,很容易落入不良商家设下的陷阱。


“他们只是欺负你不懂这个东西。一个金戒指卖两块钱,你肯定知道是假的,因为这个常识;但是如果你换一个你不懂的东西,他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反正你不知道真相,也无法判断用多少。”董永说。



其实不仅仅是防水、补漏,任何普通消费者由于行业壁垒而无法用正常认知去衡量和估计的服务和产品,就像切蛋糕一样,都可能有类似的坑。有许多迹象表明,在长期受到批评的招聘骗局和假住房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新维修例程正在聚集在“兄弟”应用程序上,如58同城及其衍生产品天鹅之家。


赵黎也是“墨守成规者”之一。她掉进去的坑叫管道疏通。8月21日晚,作为房东的她为了尽快解决某店铺雨水管道突然堵塞的问题,同意了租客提出的预约58同城维修服务的提议。


按照商家展示页面上的价签,60元可以解决一个洞。但第二天维修工人上门时,价格改成了300元、150元和主管道赵黎,称重后同意了,但后来发现这只是开始。


主管道疏通出一个洞,对方突然告诉她,如果不再用疏通剂清除管道内的油污,管道很可能会第二次堵塞,疏通剂的统一价格是180元一公斤。


无奈之下,赵黎同意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傻了眼——维修工估算的两三斤疏通剂最后变成了五斤多,加上300元的物理疏通费,一下子就花了1250元。


事后,越想越不对劲的江池和赵丽都选择了投诉,但平台的反应却不一样。


9月13日,江驰将自己被骗的经历发至社交平台并于次日引起热议,导致天鹅之家与商家积极协调,最终以“乱收费”获得相应退款。赵丽花了十多天时间才得到58同城的最终反馈和500元退款。


一度有知乎网友分享,今年3月开始维权,投诉58同城的那个全是五星好评。居然用防水胶水坑买了自己店的7900元,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多方博弈,终于在第三次投诉到58同城维权中心一周后拿到了对方返还的5000元。


在维权的两个多月里,他加入了一个“58同城防水诈骗”的QQ群,从80多名成员迅速发展到147名成员,“都是在58同城找人做防水陷阱,被骗2000-30000元的网友”。甚至在这个网友的帖子下面,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我被骗了3200”“我2016年58被骗了1000”“我被骗了5000维权”。


艾财经在百度搜索“58同城投诉”关键词,结果是:


3200多万。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58同城在部分消费者看来,在“中国最大骗子集散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个中国最大的服务信息平台的创立,最初是因为老板姚劲波,一个湖南人,现在身价几百亿,年轻时租房被骗过一次。


艾财经社多方调查发现,这个屠龙者变成恶龙的故事背后的原因令人咋舌,发人深省。


一个年轻的屠龙者,

做了一个中介网站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把他的手机号放在58同城,保证这个号码会被骗子打爆。”这个段子,曾经在网上广为流传,可能是:


“想感受社会的残酷,就去58同城找工作。这次经历很有可能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今年暑假,大学生李燕曾经在58同城兼职打字员交过学费。


招聘信息中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就可以上网工作,工资按日发,一万字到100-300元不等。急于赚钱的李燕心动了,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一天一万字,最低100元,一个月就是3000元”。


但这个如意算盘最后还是落了空。李燕事后回忆,对方让她下载一个APP,从头绑定银行卡。这一系列看似正规但非常复杂的流程,以及“注册软件后注意设置隐私信息,以免被陌生朋友欺骗”的盲法,让她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之后对方骗她在层层过程中不断交费。


有哪些「层层流程」?


先是让她交400元“约束金”,对方用的说辞是“暂时不让兼职,事成就辞”;


第二笔700元的“押金”和第三笔300元的“软件激活提现费”是“临时预付款”,接到任务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返还。当李燕在“反正我可以退休”的思想驱使下交钱,当她接了任务却始终不见承诺退款的时候,套路又升级了。


“他们用同样的方式做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让我相信他们是在帮我退款。后来以财务部需要审核对账为由,我临时交了590元退款激活费。”李彦告诉AI财经社。


慌乱中,李燕打了最后一笔款,这时她才意识到兼职梦彻底破碎了。


她交的1900多块钱没还,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见了。最后,她一怒之下,只能对骗子破口大骂,然后拿着提供招聘信息的58同城,默默咽下这口气。


事实上,指责58同城成为骗子集散地,几乎是58同城每天必被网友追问的问题之一。


但在这件事上,58集团CEO姚劲波一直觉得很委屈。


2017年,在《你是我》节目录制现场被问及“如果可以,你想制定什么法律”时,姚劲波脱口而出一句骂人的话:“所有骗子都判死刑”,并无奈地解释“直接参与防骗的有1000多人”。


姚劲波觉得委屈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58同城最终成为了外界眼中最大的黑中介集散地,但十几年前姚劲波创立58同城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志在屠龙的少年。


那是2000年左右,租房市场还充斥着电线杆上的各种“牛皮癣”广告。大学刚毕业的姚劲波,一到北京就被社会打了一顿。


“北太平庄边上的一个房屋中介,我付给他1200块的中介费。他带我看了一次房子,然后就不再找我了。我要求他退钱。结果中介说好啊,你把收据给我了,他拿到手就当着我的面撕了。然后说你等一下,他就上楼了,然后就没人理我了,我也没有什么证据,因为纸已经被他撕掉了。”


姚劲波伤透了心,决心另辟蹊径,让黑中介无路可走。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有钱。他真的很有赚钱的天赋,而且非常擅长利用信息差赚钱——在国内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姚劲波就成为了最早通过投资域名从互联网赚钱的领军人物之一。


起点、28.com、30.com等域名都是通过他的手卖出去的。后来,他把58.com这个与“我送”谐音的域名留给了自己。2005年,他模仿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将报纸和公告栏的分类信息搬到网上,正式创办58同城,希望通过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它做的是流量生意。”一位从事互联网广告业务的人士曾对艾财经表示。


但是,把报纸和公告板搬到网上,自己做中介,就没那么简单了。


58同城怎么了?


在姚劲波当时看来,只要有足够的用户和流量收入作为支撑,58同城很快就会做大做强,最终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但“58同城”的后续发展却与“伟大”渐行渐远。


虽然同城通过向众多中小商家和普通用户免费提供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场所,获得了大量的长尾流量,但同时由于其前期对发布信息缺乏强大的筛选能力,一些正常商家的信息逐渐被中介和第三方发布的活跃度更高、帖子更频繁的无意义低质量内容所覆盖。


更迫切的是,更多的吃货涌入58同城的版图。由于分类信息网站的准入门槛较低,在58同城成立的同一年,Jiji.com和People.com两大分类信息网站相继成立。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市场上出现了2000家类似的网站。


在多方压力下,创业初期的58同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08年才凭借脑波推出的付费会员服务度过难关。58同城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团队,每天打大量电话劝说免费发布信息的用户加入会员,最终扭亏为盈,获得软银赛富4000万人民币的融资。


多次被“围剿”未果的中介也在引入会员制后有所改变,成为58同城的重点客户。就连姚劲波也曾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坦言:“过去,58只是服务于大量的中介公司,比如搬家、美甲、家政等公司。”


2012年,会员数量猛增,58同城开始学习百度推出竞价排名服务,从而开启了其低流量成本变现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收取会员费用,一方面向商家收取营销费用。


依靠这种商业模式,58同城不仅在2013年成功成为国内首家登陆美股市场的分类信息网站,还在资本市场留下了“90%毛利率”的传奇。


数据显示,2014年,58同城毛利率高达94.7%。即使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成本的突然增加,毛利率连年下降,但截至2019年其毛利率仍达到88.5%。


这种超高的毛利率,直逼一向以“神话”著称的茅台,绝对是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要知道,腾讯和阿里的毛利率最高的年份也不过70%多,JD.COM的毛利率还没到20%。


2018年,姚劲波在一次峰会上不无委屈地说:“每次看到虚假信息的问题,都很辛苦,58同城不会成为暴利公司。”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六节有个小注。这张纸条估计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马克思的话之一: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利润是50%,资本就要承担风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冒拧头的风险。”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走私和奴隶贸易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这里所说的一切。”


可惜当年的西方人不知道58同城,不然也不用做奴隶贸易了。


2010年以来,在58同城遭遇无聊亏损的网友,不仅在全网平台散布对58同城“虚假信息”、“骚扰电话”的投诉,还一度涌入姚劲波的微博评论区,诅咒“骗子”、“虚假信息”、“退款”。


直到今天,中国GDP翻了几番,苹果手机从iphone4S迭代到iPhone13。但网友们还是频频提问,58同城怎么了,为什么58同城成了骗子集散地。


被骂太多,姚劲波在2020年关闭微博评论一段时间,然后把微博设置为“半年内只显示微博”。只有@58同城客服十年来还在各种吐槽58微博下孜孜不倦,每天回复一句:


抱歉,请关注私信。


58同城囚徒困境


事实上,对于虚假信息的窘境,58同城并没有做出努力。


早在十年前的2011年9月,58同城和Jiji.com因虚假招聘广告首次见诸报端时,58同城迫于压力首次公开回应,正在从网站内部审核和外部用户监管两方面完善信息审核,包括成立30人信息质量审核小组、建立欺诈企业黑名单、引入举报机制和企业评论机制等


但显然,十年过去了,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解决。早在2012年,被用户赶到微博评论区指着鼻子的姚劲波不得不承认58同城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用户粘度低,只在需要的时候登录;二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内容泛滥。


这种虚假信息之所以难以杜绝,很大程度上与58同城作为分类信息平台的商业模式有关。


以租赁行业为例。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告诉AI财经,“如果58同城永远是信息平台,而不是真正的交易平台,就很难杜绝虚假房源。”


在同样提供租房信息服务的同时,为什么贝壳较少被投诉虚假房源?


胡景晖举例说,一方面,贝壳的经纪人都是自己拥有的。一旦抓到假房,可以直接开除员工,处罚更严;另一方面,因为贝壳脱胎于链家,链家早在2008年就开始打造自己的“房产字典”,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真金白银”多少钱?2017年,链家宣布向其投资2亿元;现在已经建立了覆盖2亿套房屋的数据库。信息收集方法很简单——用脚。无数的房产中介用脚在每栋房子里走来走去。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不参与交易,只搭建供需双方的桥梁,从中收取会员费和推广费,这也意味着58需要主要从商家那里赚钱。长期以来,58同城支付最活跃的一直是各种中介。


只做中介的后果是,依靠商家赚钱,淘汰不良商家,这是摆在58同城面前的囚徒困境。一位分析师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58同城是靠获取和开发信息而存在的。如果虚假信息没了,58同城的收入也会打折。”


说白了,58同城确实靠骗子的主动支付赚了不少钱。如果骗子都走了,58找谁来收钱?


姚劲波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在2012年,他就公开表示,产品的定位决定了58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和查阅信息,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里面。“这是58的天然短板”。


一位前58同城内部经理曾对媒体透露,管理层知道只做信息平台不会长久,想做平台相关的服务,但未能找到好办法。


其实所谓“没找到好办法”往往可以用两个原因来回答。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钱。


刚才我也说了,链家投入了2亿打造“房产字典”。以JD.COM为例。一开始只是一个做中介业务的电商网站。但是做着做着就发现,如果不挖掘自己的护城河,那么互联网中介平台的一些天然痛点就永远解决不了。


多年来,它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一步步挖好几个护城河:自建仓储、自建物流、自营业务...拿最后一点来说,JD.COM卖空调,可以说安装费封顶在200元。这200元的背后,是数十亿的巨额投资。


中介业务的另一个平台滴滴也是如此。一开始它也想做一个没有利润的中介。几次安全事故后,它不得不正视现实,在所有车辆上安装录音录像设备,建立庞大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根据其官方数据,2020年将在安全方面投入30亿元。


虽然对这种半私密空房间的随意监控和录音存在侵犯人权的风险,但却长期被忽视。如果再发生一起司机强奸杀人案,滴滴大概就不用干了。


因为侵犯人权,好几年没听说过滴滴了。这真的对应了李彦宏的话:中国人需要管理(不是)。


另一方面是58提供的服务。自然,真的不容易规范,也就没办法监控了。


以JD.COM为例。虽然也汇集了很多提供各种产品的商家,但是卖的都是实物产品,可以标准化。一本书,一瓶水,一台电视,只能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卖给大家。由于产品的有形性,消费者可以从视觉层面直观感知产品的性价比,甚至可以“货比三家”。


但是,接一个下水管道和填一堵墙是不一样的。


服务标准很难统一。下水管道和下水管道不一样。怎么修,用什么材料,最后效果如何,收费标准应该是多少...58同城提供的这些本地服务产品,购买前无法预见效果,更无法识别收费标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58学滴滴,给每一个上门的维修领班安装一个摄像头,把整个过程和设置在后方的监控中心的视频连接起来,由58聘请的业务专家当评委,当着双方的面决定如何提供服务,收多少钱。这样消费者应该就放心了吧?


是的。那么问题来了:建立这样一个全面的监控体系,需要聘请多少领域和专职的专家?58能出得起这个钱吗?


而且,更多的服务不是带着下水道上门那么简单。更多的服务,比如企业招聘工人,是不能用相机工作的。要不要专家跟着公司去应聘,工作几个月?


如果他们不回来呢?


屠龙者变成恶龙,确实有复杂的主客观原因。


骗子和大坑在报纸和公告栏时代之前就存在了。58接管它们,却没有能力战胜它们。于是被骂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上没有掉下来的午餐,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走不出困境。


谁还在用58?


不过,58同城虽然因为虚假信息问题口碑一直不好,但一直屹立不倒。


难怪杨幂宣传的时候说: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直到私有化前的最后一份年报,58集团一直都是赚钱的。在不同的统计口径中,姚劲波的价值已经达到了100亿以上。


有些用户总是选择留下来。


方瑞曾经仔细思考过,虽然被骗了,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使用58同城的理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没有第二个可以替代的平台。


“保洁、保养等家政服务,目前仍是市场上最全面的。如果可以选择一些像赶集这样的平台。com之前,现在只有58个首选。”方瑞告诉AI财经社,相比之下,还有其他更好的招聘、租房等平台可供选择。所以一般不选择58同城。


对于更多的蓝领和招聘蓝领、流水线工人的企业,58同城还是有竞争力的。毕竟58同城的招聘板块依然位居蓝领市场第一。


“一般要求比较低,量特别大的时候,会考虑58,特别是离职率比较高的岗位,比如流水线工人。”一位招聘人员告诉AI财经社。但与此同时,负责招聘的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回应对方“你是中介吗?”“有些人甚至一上来就骂你,这并不稀奇。”招聘人员说。


但如果58同城没有办法解决互联网平台的天然痛点,从根本上杜绝“虚假信息”的问题,用户的流失只会越来越多。显然,没有人愿意在58上找服务,就像打开了一个“盲盒”。如果你开了一个不好的盲盒,维权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积极的现象是,58同城似乎决心再次推进从“信息平台”到“交易平台”的转型。2021年4月和7月,58旗下的安居客和天鹅两家公司分别向HKEx和纽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IPO。


“从地产板块来看,从去年9月美股退市到今年4月安居客港股IPO,58同城其实是在利用这个窗口期,从原来的流量平台转向交易平台。”告诉AI财经社,只有这样才能更多的参与交易,从多方面约束不良商家。


“但房屋真假的验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下的验证团队和自身的房产数据库数据。”胡景晖说,无论是楼盘库的完善,还是线下团队的建设,58都做了很多年,但还在完善过程中,需要一个缓慢的周期。


而从58同城分拆出来的家庭服务平台天鹅家园,正在从一个只帮助“阿姨”找到工作的配套公司式管理系统升级为一个赋能和管理运营系统,为阿姨提供住宿,评级,工资,甚至资格考试,据其负责人陈晓华介绍。然而,天鹅到家的实际表现却难以让用户满意。


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天鹅到家“喜欢提”近千条投诉,涉及服务不到位、服务态度差、客服虚假推销等诸多问题。


显然,这些子平台的转型能否最终反哺58,改变58的生态环境,还是一个未知数。


2021年7月的一天晚上,陈然因为家里电路突然出了问题,打电话给58同城的上门维修服务。


他认为一点钱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的是,有两个男维修工,但是四个空燃气开关都是以一个近200元的价格换的,而且还有服务费。最后,考虑到自己和两个男维修工的悬殊以及对方的“社会风气”,陈然只好付给对方1490元。


但陈然事后想投诉时,发现从他的APP浏览记录中无法分辨当时是哪家上门,而业务电话也因为是虚拟号码无法再次分辨。担心投诉后,对方可能会根据他的电话和地址进行报复。陈然最后决定吃“闷亏”,咬着牙咽下这口气。


58同城网招聘找工作兼职工作

第二天,陈然还是无法平复自己的愤怒。他愤怒地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这句话:


“58同城一生黑!”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