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创业的前线
作者|傅
编辑|冯玉
通过互联网改变家装行业靠谱吗?
不管答案是什么,互联网家装正在成为传统家装行业需要征服的新战场。
2021年3月,苏宁宣布提供家电一站式购物服务。4月,国美推出“装扮家”App;5月,百度发布互联网家装新品牌“庄信家”;巨头们纷纷布局。JD.COM推出了“JD。COM Home”频道,科控股公司推出了家居服务平台“床上用品家装”,阿里有家装平台“每平每房”。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家装行业公布融资事件67起,并购事件19起,18家公司成功上市。仅去年11月,秒象、精品屋、中宇组装、变形积木、英舍美居等一批装配式内置企业。,获得融资。
这些消息就像把一片泡腾片倒进开水,给行业带来沸腾的泡沫。
与以往高铁站、网上的大幅广告不同,如今的消费者在微信、小红书、哔哩哔哩上了解各种知识后,逐渐被“免费设计、免费报价、免费测房”、“x99爆款低价装修”等各种信息所吸引。
体验后,这些消费者获得了好评。相比耗时费力的传统装修,互联网家装确实提高了装修过程的透明度和行业运作的效率。“施工安排紧,施工中的验收工作真香。”是部分消费者的真实反馈。
然而,行业内各种“顽疾”依然存在。比如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只能不停的加钱。而且家装品牌虽然可以做到信息透明,但是双方的施工合同内容复杂。经过仔细计算,对方给出的价格往往高于传统装修公司。
有的消费者“倒霉”遇到不够专业的设计师,做的项目体验更差:橱柜用了不到半年,按压式五金件坏了;抽屉整体掉下来,装好后有缝隙;售后服务价格高得离谱,他也没心情再换了。
当消费者遇到互联网家装,行业内会发生哪些故事?
1、省心的互联网家装去年10月,年近60的林西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某互联网家装品牌的广告——不仅是整体装修比较新颖的案例,还说可以全程监理。“这样他不仅省了心思和时间,当时还觉得很兴奋。”
林这次要装修的房子以前是北京的学区房,但是自从取消学区房的新政策出台后,这套房子一直卖不出价钱,所以他决定重新装修自住。
林西的妈妈之前做过装修,那时候网上还没有家装的概念。要装修就得自己买乱七八糟的材料,然后找工人施工。至今她还记得妈妈买装修材料时那种很累的感觉。
基于VRF协议的地图/照片网络
【/s2/】众所周知,家装设计的流程和环节很多,施工的工作也太多了。这也导致很多“小白”消费者在家装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需要做足功课——他们需要不断地走访建材市场,与不同的装修公司进行线下沟通。互联网家装似乎可以解决这个痛点。
于是,林西赶紧让儿子联系她看中的互联网家装品牌。“感觉这样更方便,装修的事情也不用再跟进了,至少让人放松了很多。”
事实证明,林西并没有因为这个装修而失望。
“这个房子有61平米,装修施工很快,工人的安排也很紧凑。只花了一个多月就装修好了。”林夕说,她选择的互联网家装品牌解放了她,装修材料都在合同里约定好了,她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买建材,摔断腿,谈价格”了。
在此期间,林西对对方平台的监管、验收和后续服务深感满意。
“尤其是品牌提供的两次检查,非常有用。有了检验工长的监督,不仅能提高工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帮我发现工人施工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林西补充说,对方两次验收中有一次是水电改造后,帮她发现插座零线和地线装反了。有一次上完厕所,发现插座有点低,淋浴可以进水。工头让建筑工人把插座抬高。
“对方很细致,一般消费者不会察觉,除非使用时才发现,但往往很晚。我感觉‘钱没有浪费’。”林对《创业的前沿》感慨地说。
同时她在装修的时候也没有选择特别好的装修材料,导致房子装修已经三个多月了,但是还是有家具的味道。“不是甲醛超标,而是不香。没想到前几天和品牌聊天后,对方很快就给了除臭服务。”
为了省心选择互联网家装品牌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90后的王伟,因为不用太担心自己,也选择了通过互联网装修家装品牌。
王伟一家住在新疆奎屯。平时因为工作原因,他没有太多时间专注于装修,所以互联网家装提供的整套服务非常吸引他。“因为他们是‘全包’,所有的材料和人工都是对方提供的,我只需要和设计师详细沟通就可以了。”
显然,相比传统装修,互联网家装确实提高了装修过程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装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fast data《2020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家装平台活跃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1617万增长到2020年的3156万。
互联网家装也在凭借无忧服务吸引大批怕麻烦的消费者。
2、靠“套路”捞金但是传统家装的各种套路在互联网家装时代依然可以延续。
传统家装公司的“层层分包”早已成为行业惯例:公司包给工头,工头包给工头。于是,工人们就会想尽办法设置各种附加项目,如何多赚钱就成了他们的主要目标。装修进入互联网时代,转包、分包依然存在。
正如朱范儿CEO刘宪然所说,装修是消费者生活中最大的消费支出之一,用户有强烈的预算管理需求。但行业分散,流通效率低,层层加价,导致终端加价率很高。“有用户坦言,走进店里发现预算只能买半套房子,还需要从一个品牌到另一个品牌的咨询、比较、议价。”
换句话说,
互联网家装平台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归根结底,这些平台并不会“做慈善”,它们也有盈利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品牌用低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然后通过套路加价。对于各种“套路”,王微深有体会。“当时准备装修的时候,我是想着17万8万的预算,然后和装修公司谈了一下,硬装预算是17万8万。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软装,感觉预算越来越高。有些有前途的项目不敢做,超出预算太多了。”
其实在和设计师沟通的时候,王伟能明显感觉到对方的各种装修建议不断增加他的预算。
“比如当时约定包括设计、基础施工、瓷砖、地板、橱柜、衣柜、木门、推拉门、通行证、乳胶漆、集成吊顶、背景墙、卫生间、开关插座、缝纫、铺装材料在内的所有套餐都是13.9万元,但是后来的设计师陪他选材料的时候,发现他能看到的材料都需要增加。以至于最后他开出2万元的优惠后,还得花17万元或者8万元。”他说。
不仅如此,消费者与装修平台之间的施工合同多达数页。虽然他们详细列出了基础装修的价格和工艺,但经过仔细计算,对方给出的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家装公司。
图/林西61平房子装修费用12.1万。
林举例说,她家要装41个点(一针算一个点),每个点有一个280元,总费用11000元。
“现在水电收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看你家要走多少米电线,一种是按点算。我发现施工的时候,工人们把电线紧凑地铺在地上。我问工人,如果按照电线的米数来算钱,是不是就要把电线铺设整齐,他们就不说话了。”施工时的这一幕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建筑工人也告诉她,他们都是靠跑水电赚钱的。“因为他们没有买材料,所以设计公司赚的都是材料的钱。”
同时设计公司实际提供灯具、浴霸、脸盆等家居用品。,但是她也发现从设计公司买他们不划算。“我从设计公司买了一个灯,几百元,而JD.COM只要80元,浴霸可以便宜200多元。后来我自己在网上买了这些小家电。”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号称可以提高装修过程透明度的互联网装修,有很多掏出空消费者钱包的“招数”。3、爬不出的装修“深坑”除了被家装品牌套路“收割”,一些行业的顽疾也会让消费者处处踩坑。
回到2018年10月,王梓刚刚搬了新家,由于其他硬衣服保存完好,他只考虑为全屋定制家具。其实当时有好几个备选方案,但他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个业内口碑不错的互联网家装品牌。但没想到这个选择让他彻底掉进了装修坑,至今还出不来。
“当时想起来有点幼稚。”王梓透露,当时他去这家品牌店的时候,正是装修旺季,又恰逢当时双十一活动,有5万元的优惠,所以店里的人都比较忙。另外对方是品牌公司,板材的供应链也是统一的。
但随后的家装经历,让作为装修“小白”的他感到很苦恼。“我的房子量了两次。第一次量尺寸是设计,第二次回来量。测量了两次后,我的衣柜多了20厘米。”王梓回忆说,他家的墙有2米多宽,但对方做的衣柜有2.3米。“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板材的生产周期为60天。我等对方回厂,衣柜装了两个月。”
但这只是他装修曲折过程中的冰山一角。
“当时我们设计橱柜的时候,在网上看了很多案例,但是到了自己家里,考虑还是不全面,但是对方没有经验,根本没有给我起到‘避坑’的作用。”王梓补充说,设计师每天都在和家庭装修打交道,应该知道家具设计不合理,不舒服,但对方只是简单地按照他的想法画了一张图。
“定制衣柜的时候,每个分项的材料和规格都可以自己改。例如,橱柜有按压式、平开式和滑轨。我当时不知道柜子的硬件是好是坏,就直接按照对方包装里的产品安装了。但是橱柜用了不到半年,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了。”王耔吐得越多,就越生气。
在他定制的衣柜里,衣柜柜子和柜门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缝隙,抽屉推不到原来的位置。
图/王子嘉衣柜的按压门关不上。
反正推不进去的图/抽屉
不仅如此,包装内的五金件质量很差,不到半年就在橱柜铰链前脱落,在木板上留下孔洞。
图/不到半年,铰链掉落留下的坑坑洼洼。
当初对方的盘子是统一供应的,好像是个笑话。他次卧双层床的木板质量不好。现在上下铺用了不到3年,五金件周围有严重的坑洞。
图/下铺板质量差。
而要“享受”大品牌应该配备的售后服务,就意味着用户需要再支付一笔昂贵的费用。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设计并不满意,但是拆了搬了又很贵。”王梓找到了该品牌的售后,对方告诉他,不管是安装还是拆卸,都要按照投影面积计算,一平米200元。“如果我把一个电视柜拆了,放在家里另一个房间,电视柜长3米,需要支付1200元。”
“目前的情况是进退两难。我可以请木匠帮我拆装,但是怕对方达不到我的要求,而且找专业品牌售后太贵了。”王梓说,他已经纠结了一年,现在一直想换一家家装公司做定制衣柜,但又有些抵触“怕麻烦”。
当互联网家装号称可以脱媒,颠覆传统装修的用户体验时,消费者往往会忽略背后隐藏的各种“深坑”。4、互联网家装,前路漫漫回到2015年,曾经带着“互联网+”概念的家装行业也迎来了一个亮眼的时刻。
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中国家装赛道共发生1925起投融资事件,披露的投融资总额超过5632亿元。其中,2016年发生的投融资数量最多,共447起,披露金额超过748亿元。2017年共发生398起投融资事件,披露金额超过1888亿元。2015年至2018年,全国家装相关企业平均注册数达到6347家,2019年注册数飙升至4.8万家。
创业者云集,扬言颠覆行业。
齐家的巴图。com等公司主要是为装修团队或设计师入驻起到平台作用,从而成为业主与家具建材经销商、装修公司、设计师、工头之间的沟通桥梁。这种运营模式既能帮助线下装修公司快速适应互联网,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装修参考信息。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平台一方面会采取各种措施快速提升用户数量,同时加强对线下工作者和家装公司的管控能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难约束工人和装修队,业主和装修公司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尽管有了互联网平台,“马路游击队”依然是家装市场的主体。大多以老乡与老乡的形式合作,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虽然互联网家装平台一直强调工人在自己行业的重要性,但是没有一个互联网家装平台能够保证自己完全是百分百自有工人,外包、分包非常普遍。
甚至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觉得,互联网家装行业只是解决了传统家装营销的问题,吸引了游客,但整个后端产业链还是很陈旧的。在这个复杂的产业链中,角色很多,一个接一个,后端交付效率跟不上,很多创业者更多时候什么都做不了。
行业洗牌也在加速。2018年下半年,包括家装360、Keju.com、美装、Homemaster等互联网家装公司相继倒闭。据统计,仅这半年就有100多家家装公司倒闭。
这一时期家装赛道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互联网家装企业做撮合交易,除了提高供需两端的对接效率,并没有将互联网的手伸向整个产业链进行改造。最后,只有在价格高、增项漏项、质量低、工期延误、维权难等问题的曝光中,火焰才能悄然熄灭。
然而,在这些顽固的痛点背后,蕴藏着行业转型的巨大机遇。
刘宪然向《创业最前线》直言,消费者遇到的最普遍的痛点就是装修难、贵、累。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装修是一个超低频、强预算、大支出、重决策的过程。整个装修过程涉及设计、施工、建材、定制、家具、家电、装修、搬家等上百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地板铺设、瓷砖铺设、定制测量图及安装、家电安装、家具安装等多道工序的对接。用户需要确认图纸方案,检查施工质量,咨询无数供应商,讨价还价,确认,收货,安装,装修过程非常繁琐,非常累。
Fastdate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家装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仅为19.2%。在装修过程中,人是最难管理的。互联网家装企业能否缩小前端营销和后端交付的差距,还是个问号。
不仅如此,
互联网家装行业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创业前线》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家装”。消费者不时抱怨该公司糟糕的服务和售后质量。中消协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装修合同相关投诉超过4000件。
图/黑猫投诉中与家装相关的结果有1178条。
对于家装从业者来说,面对大部分家装行业的顽疾,单纯改变前端营销意义不大。破局的重点是优化全链条,从而带动行业更好的向互联网方向进化。
比如,针对部分家装用户使用的材料缺乏质量保证,土巴兔从正品材料入手,打造平台型打包产品,保证家装的方方面面。
近日,朱范儿也宣布将开设首家超级家居商城,希望通过样板间、场景室、知识墙、沙龙区等形式,让用户在参观的同时学习知识灵感,了解装修。而且范儿里的店铺直接把价签呈现给用户,让用户免去了比价、砍价的麻烦。
此外,刘宪然表示,朱范儿在北京拥有设计、施工、家政、售后服务全流程能力。设计师做全套方案和图纸,专业施工队伍和工人进行现场施工,每日进度播报,内务节点验收和施工质量的产品调度,以及售后保修等服务。
当行业褪去浮躁,回归理性,谁能把装修的质量、工期、口碑做好,谁就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家装时代的新王者。[/s2/]*本文标题图来自图片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