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代表什么吗?(答案见文末)
生活中用到数字的地方相当多,如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卡号、邮政编码、书号等。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数字是隐藏的...
以银行卡为例,解开数字之谜。
作为一张储财的卡,卡面上的长串数字就相当于这张卡的“身份证号”。由于唯一的数字认证,这种卡可以正式在市场上流通,为公众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目前,按照我国人口计算,如果每人持有10张卡,银行大概需要卖出140亿张卡。所以为了满足大家的用卡需求,银行卡上的字数需要达到11位,以保证每张卡都是唯一的。
但是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卡号远不止11位,短的有16位,长的可以达到18/19位。这些数字为什么这么长,其中蕴含着什么规律?
发行人识别码
银行卡的前几个数字,也称为发卡行识别号(BIN),通常由六位数字组成。2014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BIN从6位调整为8位。
由于我国银行数量众多,村镇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六位BIN长度占优势,但7、8、9、10位的识别码越来越普遍。
从发行人识别码的第一位数字,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发行人所处的行业。不同的数字标识代表不同的行业。
1.双组织卡的联名合作卡,大部分是信用卡。
第二,我国前期发行的以9开头的银行卡,仅限国内使用,不能用于国际相关金融业务。
3.在中国使用Visa信用卡的人,他们的卡号会以4开头。
4.Matercard的卡号一般以51、52、53、54、55开头。
622848开头的银联卡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借记卡;622689开头,是中信银行的信用卡;30285开头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所以只要获取了银行卡的识别码,也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发卡行、卡种等信息。目前支付宝、微信等大多数需要绑定卡片的主流应用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六位识别码之后,从第七位开始就是个人账户标识。
每个银行的个人账户识别规则都不一样。部分银行会在这部分包含分行、支行、储蓄网点等代码信息。有的银行可能直接用自然流水顺序码,号码是随机生成的,没有特殊含义。
最后一位是校验位。信用卡或借记卡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使用IBM科学家Hans Peter Luhn创建的Luhn算法(一种简单的校验和算法,一般用于验证身份代码)计算的。
计算方法如下:
先以右边第一个数为起始数,每隔一位数乘以2;
然后将第一步得到的数值加到每一位上,再加到原数中未乘以2的每一位上;
最后,在第二步中求和值中的个位数10的补码,如果个位数为0,则校验码为0。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操作一下,看看自己的卡号最后一位是否和这个算法一致~
银行卡是非常重要的交易工具。一旦银行卡被分配,持卡人的相关信息将被传输到央行,以防止持卡人从事非法金融交易。我们在不做危害金融安全的事情的同时,也要小心防止银行卡信息被他人窃取。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全国反诈骗APP临时代言人蝌蚪君给大家一些安全用卡的小技巧!
养成安全用卡的习惯银行卡被盗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持卡人个人信息泄露或用卡不当。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把银行卡借给别人,输入密码时也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再使用的银行卡不要随意丢弃。正确的做法是在银行销户。
防止危险的信息环境
网络支付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在消费过程中,应保护好金融账户登录、取款及相关验证码的信息安全,不得提供给第三方。同时,警惕陌生电话或骚扰电话,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下载相应软件,防止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在不安全的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中注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卡逐渐被移动支付所取代,但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看到银行卡里不断增加的数字,这时候的幸福感可能是任何支付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不)
下面是文章开头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