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信用记录有问题。
但我没想过哪里出了问题。最后才发现原来是我久违的手机欠钱了!
这不是我编的。
就在昨天,“手机欠费三个月以上还是征信”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这是新闻上说的:“江西电信用户最先体验手机欠费三个月以上或上征信系统。”
虽然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不知道江西人是否愿意率先体验电信新规。
反正2020年11月起,中国电信江西省欠费信息将接入征信系统。
狐狸姐姐想了想。她每次换号,之前的电话卡就直接放一边,等自己欠费停了再进行二次回收就好了。
如果这个规定在全国推广,以后卖号岂不是很麻烦?
谁能想到,有一天,如果电话费欠费,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征信记录。
所以消息一出,大家都炸了。
虽然目前为止只有江西省内的电信用户会体验到这个规定(首先会心疼一波江西电信用户),但是还不确定哪天这个规定会在全国推广。
和我有同样疑惑的人不在少数,大家普遍认为什么都拿征信报告真的是小题大做。
用户不付费,你只是停止提供服务。你一定要一直扣我的费用吗?
在我去营业厅注销手机号之前,服务人员还以为我在找事。
不交费,停三个月后可以注销;是不是说现在大家又要一笔勾销了?
另外,老年人手机丢了不想补办,就直接换号。欠费举报到征信局谁能为此负责?
一般来说,欠费后,运营商一般会当场给你停机。
毕竟狐狸姐姐也有过忘记交话费,走在路上突然断网的经历。
所以,我不太明白这三个月的欠款怎么算。
当然,这个规定确实是一直超出消费者的认知,所以消息一出争议就持续下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此,江西电信今天也给出了回应。
他们说第一批只针对欠费的恶意用户,非恶意用户不用担心。
而且他们会做好提醒你付款的工作,尽量避免你忘记付款的情况。
图片: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第一批是针对恶意欠费的用户,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和区分恶意和非恶意?
电信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再说要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里说的是第一批只是针对恶意欠款,后续会不会有变化就不清楚了。
怎么说呢?先不说征信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即使是出台了这一规定的江西电信,对于具体实施办法也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判断标准。
谁能受得了?
而且众所周知,征信不是小事。
我们之前在花呗接入征信系统的时候就应该说了。
所谓征信,就是由合法的征信机构收集、处理你的信用信息,然后编制你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
这个东西,其实在没有问题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存在感的,普通人基本上只有在贷款买车或者买房的时候才会用到。
但是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么事情可能就有点麻烦了。
不良信用记录除了不能买房,还可能影响个人贷款、就业和交通[/s2/]等。
你看,老罗曾经因为征信出了大问题,被限制坐飞机和高铁。当然老罗是牛逼的。6亿债务还了4亿。
个人不良记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的保存期限为不良行为发生之日或者终止之日起五年。
这个记录要五年以上才能删除。
如果只是因为没交几十块钱的话费就去征信系统,还可能影响买房买车等人生大事,那岂不是太糟糕了?
况且我本来买的是电信公司的服务。
我不想要你的服务。如果我不付钱给你,你会停止我的服务。这样不好吗?
征信什么都涉及,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江西电信会执行这个措施,其他省份还没听说过。
这件事你怎么看?在评论区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