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农历四月初,我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一个偏僻的村子里。
春夏之交,在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人们勤劳善良,大地温暖,阳光明媚,草木葱茏。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地形地貌属于浅丘区,村落因地形而建,所以显得杂乱无章,不成排也不成行,零星的住户从北到南绵延近一公里。
寒冬早已过去,春末将至,初夏的脚步悄然来临,大地欣欣向荣,勤劳善良的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希望。
我出生后体弱多病,所以整个童年都很模糊,记忆力差,脑子空白。
因为身体原因,我入学的时候差不多十多岁,和同龄人相比有点晚。(即便如此,我也是村里同龄人中学历最高的人。毕竟我已经读完了初中,而我的朋友连初中都没上)。我只依稀记得,我所有的朋友都去上学了,只有我一个人在村子里和村子周围玩耍。时不时被大人训斥:你都这么大孩子了。如果你不去上学,其他人都会去。我不甘示弱地回答:我不想去,关你什么事?然后就跑了。
只要记住,那还是一个大集体时代。群众大会经常在晚上举行。吃完饭,队长一喊,大家就去指定地点开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毛泽东思想、毛主席语录、无产阶级、群众路线等。
农忙季节,吃完早饭,上班铃一响,大家就在队长和会计的带领下下地干活。男劳动力和女劳动力是有区别的,每天有一个会计负责记账。工分的多少决定了年底要分发的粮食数量,劳动力强的家庭自然工分多,口粮多。所以,在那个年代,七八个姐妹拍很多孩子的马屁很正常,十个以上的姐妹也不稀奇。
在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一切都按计划和目标进行。没有人能用粮票和布证做什么特别的事。从上到下,人员基本不流动。如有特殊情况,出远门必须持大队证明和公社介绍信,否则不接受坐车、住宿、吃饭。十天半月赶一集,也必须经过队长批准,否则按旷工处理,扣你挣的分,还会挨批评打。一个字错了。如果干部们知道了,他们可能会游街示众,戴高帽子,开群众大会来批评。
入冬后属于农闲季节,修路、修坝、修渠、挖树坑成了各队的主要任务。在组长和会计的带领下,成员们会去很远的地方上班。
一般都是早上早起,天黑回来,中午自己带饭。一般就是个煎饼。各队在队长和会计的带领下,举着五星红旗出发了。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而且居住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一些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居住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的土坯小屋完全被青砖房取代了。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手表也成为农村人的标配。
家里有客人,烤油饼成了首选。作为孩子,我们不吃,毕竟吃腻了红薯和黑面包子。客人吃完剩菜后,我们可以吃油饼解馋。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所以我经常受到亲切的对待。冬天的凌晨,吃剩的面条成了我的专利。
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允许外出打工,但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毕竟我对外界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当时的人都是善良的。除了种植自己负责的田地,他们还在农闲时制作砖块,瓦片和新房子。盖新房的时候,一般只请几个师傅(工长)。师傅们都是主动帮忙的村上男人。主人(主人家)只管一顿饭和一根烟,从不领工资。你来我往,人情味特别重。
因为父母没文化,我是靠自觉上学的。父亲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精通珠算,所以在生产队当过多年司务长和会计,俗称“老会计”。妈妈生在动乱年代,所以一天没上学。在外地工作的叔叔写信时,父亲会把信拿给村上的老师,请别人看,帮他回信。
虽然初中只有我一个人,在全村总是一个人,但我还是坚持读完了初中。因为成绩不太好,和县城高中没什么机会。再加上家庭条件等原因,我果断放弃学业,步入社会。
初中毕业的时候,邻居特别关注我。她亲自去学校打听我的考试成绩。得知我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有考上师范,她很开心。并且亲口告诉我妈,我没上学,邻村的某某考上了师范。现在,想想吧。她是一只黄鼠狼。她给鸡拜年,却毫无善意。是嫉妒,怕我跳出农场的大门,胜过她的儿子。可惜那时候我不是很懂,不然我就好好学习,努力考上,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口气。嘲笑你,讨厌你,似乎是你周围邻居的常态。
放学后,我也试图去北京,但因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回来了。
有一天邻村用砖机挤砖。前天晚上,我来我家求助。因为弟弟忙,第二天就安排我帮忙了。因为刚上学,性格内向,我居然选择了举板。这可以说是最累的工作了,因为只要机器不停,你就不停,十块砖一块板,一块板一块板,不停。一上午,胳膊腿都疼,也没人主动替我。下午,我拿起铲子,准备换站。毕竟铲子多,铲子能停一会儿。当我拿到铲子的时候,一个人说:“你去抬板吧,累死人。”于是我把铲子给了他,下午我就把板子举起来了。晚上几乎没睡着,身体疼痛。第二天,我什么也没说。现在想起来,那个人又骗了我。我是个少年,整天和机器混在一起。那是我一生中最累的一天,没有人改变我。我当时真的很傻。我还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自私,这让我一下子很累。
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本该谈婚论嫁的我一直单身。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
放学后,我和妈妈住在一起。期间也尝试过很多次相亲,但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我二十五岁,在亲戚的帮助下,去了县城的一个单位做临时工,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虽然工资不高,但让我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半年后,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和同伴比起来晚了一点,但是心里很开心。毕竟有了自己的爱巢,一双儿女的出生,充实了我的生活。
几年后,我离开了这个单位。
因为一双儿女的教育需要陪伴。我和妻子选择了分居。南下广东深圳,独自开始打工(经商)生涯。
这几年来,虽然在很多地方工作(做生意),但还是和爱人相隔很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短暂的相聚,却无法弥补我长久的向往和憧憬。
直到前年,儿子也走进了大学校园。我爱人也和我一起来到了广东深圳,我们终于结束了近20年的生活(牛郎织女)。
现在我和爱人还在外面流浪,为了一双儿女有更好的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工作(做生意),
我想:等一双儿女有了稳定的工作后,我和我老婆就回故土,毕竟那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
啊!我思念的故乡!
你是我童年的摇篮,我青春的乐园,我生命的起点,我生命的终点。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
啊,故乡!你生命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寄托着我的深情和爱。毕竟,让我投入你温暖的怀抱,享受春天般的温暖。......
岁月的列车还在前行。虽然他带我穿过繁华的城市,但他最终会带我去美丽的乡村。......
因为我的根在农村!
因为我的灵魂在农村!
更多的是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村人。
2022年2月26日夜在深圳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