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21年的洗礼,大家都希望在2002年有所作为。
今天我给大家分析一下2002年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首先是养老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过三次婴儿潮,其中第二次是1962年至1975年,15年出生3.7亿人。这群人从202年开始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到60岁。七普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641人,是老年人口的金矿。养老这个行业不仅仅在养老院,老年人日常护理、康复医疗、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业,以及滑板车、老人手机、助听器、老人食品等制造业都有很大的机会。
第二是育儿行业。2020年,中国的出生率将是43年来最低的。那为什么说2002年的托儿之夜会有机会呢?大家只知道人口数据,你不知道母婴的市场数据。虽然2020年新生儿数量减少400多万,但母婴市场规模较2019年增长9.82%,达到3.9万亿元。有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4.4万亿元。因为消费升级,年轻父母加大了育儿投入。以前奶粉100多块钱,现在几千块的奶粉还卖得不错。今年下半年,各地都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2002年的月子市场不可估量。
第三是医疗行业。今年,国家医保局下发通知,到2025年底,我国医保支付改革要实现全覆盖。改革的方向从过去的单向收费转变为打包按症状付费。比如看肺炎。以前验血、拍片等项目都是单项收费。现在是按照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量进行一次性支付,这将真正改变过去个别药企和医院合作,给患者开更多的药,使用昂贵的耗材,然后共同分钱的现象。那些性价比高、创新能力强的药物将迎来春天。
第四个行业是健身减肥美容行业。而健身减肥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今年8月,高层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每千人拥有2.1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健身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医美用户数量从280万增长至1520万。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仍增长23%,达到3000亿元。这个市场过去鱼龙混杂,不合规的机构将在2022年被大幅淘汰,而正规的医美机构必将迎来更大的机会。
第五产业是单一经济。中国现在有2.4亿单身青年,催生了单身经济。以宠物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城市犬猫消费市场将超过2000亿元。单只宠物狗一年的消费在6000元以上,单只宠物毛一年的消费也会达到5000元。一些商家针对单身人士推出了一人餐厅、自热火锅等产品。以后在这方面深耕。
第六是文化产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还会有精神文化等服务需求。以电影为例。从2000年到2019年,mainland China的总票房从8亿上升到643.12年,增长了80倍,而同期的GDP增长只有十倍。2021年前十一个月,电影总票房升至451。到2022年,随着疫情的逐渐消失,旅游、电影等文化产业将出现大反弹。
第七,保险业。疫情过后,人们会发现保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那谁来买保险呢?就是满足温饱,有房有车,以后对保险的需求会增加。所以我们说,在2002年,人们的保险意识会逐渐增强。众所周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如果他为不确定性买单,他只是买了保险。独立保险代理人时代已经到来,保险业商机无限。
第八,快递行业。今年,中国生产了1000亿个快递包裹,人均70件。业内预测,今年快递总产值将突破万亿大关。消费者对快递服务质量的需求提升,快递行业将转向高质量发展,价格战将减少,而有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的企业将胜出。快递小哥需要的是提高质量和服务质量。
第九是网约车。买车不用付钱,但是可以买车库,租车位,油费,高速费。如果车闲置,就是资源浪费,司机也是。网约车中的人和车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今年某打车巨头下架后,行业内某平台日订单量增长100万,可见网上叫车已经成为人们的刚需。
第十是配音。人们认为我在开玩笑吗?教培是今年最难的行业。明年怎么会有机会?这么说吧,2021年虽然是学科培养的终点,但也是职业教育的起点。上半年,职业教育融资38笔,总金额超过50亿元。双减政策放开后,很多教育培训公司开始转型。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和主导产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有了资金和政策,职业教育肯定会成为2002年的热门行业。朋友们,你们觉得2022年还有哪些行业会比较热?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