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官方账号“刘润”,洞察商业本质,拥有140万读者。欢迎订阅)
有同学问我:润老师,为什么很多公司都是通过外包公司招聘员工,而不是自己招聘?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外包的逻辑。
外包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人力资源外包。
第二种:服务外包。
第三种:业务外包。
一个一个说吧。
— 1 —
第一,人力资源外包。
什么是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不属于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服务外包有很大不同。我给你举个例子。
1999年我加入微软的时候,劳动合同不是和微软签的,是和另一家叫上海外服的公司签的。
因为当时外资企业不能直接在中国雇佣员工。
雇佣中国员工呢?
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
所以我当时拿到了上海外服的工作证,但实际上是在微软工作。
这是典型的人力资源外包。
如今,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直接雇佣员工。
然而,许多企业仍然将部分人力资源外包出去。
为什么?
因为像微软这样的公司非常在意一个东西,叫做hirecount,就是员工数量。
就像政府关心建制一样。每个部门的招聘人数有限。
你不能想雇多少人就雇多少人。
为什么会有限制?
因为部门领导想要获得更多的权利,就不得不雇佣更多的人,这样会导致部门的无序扩张,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所以公司会限制每个部门的员工人数。
但是,如果我的部门真的很忙,hirecount真的不够用怎么办?
钱是有的,但是公司不给任何人。是时候找外包公司了。
比如我们当时会找中软这样的外包公司。这与政府寻找编外人员的原因是一样的。
也就是我只是希望你们的人从现在开始到我们公司工作,向我汇报。
但是员工的招聘,合同关系,劳动争议等等都属于外包公司。
我不是每个月直接给这个人发工资,而是给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发工资。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扣除一定的费用,比如30%,然后把剩下的钱分给这个人。
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不需要这个人了,那么后续的一切事宜都由外包公司解决。
这种形式最常用的是韩国公司。
这是大多数韩国公司在中国的工作方式。
为什么?
比如工厂突然辞退一批人,就会产生很多纠纷。
为了避免法律纠纷,他们选择人力资源外包。
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也是这样做的。
比如美团。
美团现在有370万骑手,几乎都不是直接跟美团签约的。
如果直接和美团签约,就意味着美团要签几百万员工进来。如果有一天这些人要下岗了,光是赔偿就惨不忍睹了。
所以美团不会和他们签约。
都是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签的。
这就是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不关心业务,它不知道业务是什么。
它只是给你找便宜的头,然后定期给你更换。
— 2 —
第二种外包是服务外包。
比如微软的客服电话是4008203800。
这整个客服团队其实都不是微软自己的。
但是外包给了一家叫微创的公司。
它是微软和上海市政府的合资企业,由当时的唐骏创办,地点在上海紫竹公园。
这个时候微软不是在招微创的人,而是在买微创的服务。
微软为什么不自己做,而是买微创服务?
因为自己做的话,人工成本很高。
2000年微软每人每分钟的成本是一美元,一天的成本非常高。
当时印度人的成本是每人每分钟1/3美元,中国人的价格是印度人的3倍。
这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
当时微软印度和微软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
印度会想尽一切办法从中国抢走微软的业务,微软总部也很支持,因为这相当于少了2/3的成本。
于是微软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业务全部外包。
微软的成本是每人每分钟一美元,但是外包给MicroStart可能只需要MicroStart每分钟0.50美元。
而且因为微创是供给方,所以不是按时间定价,而是按件定价,比如接一个电话要多少钱。
所以他有机会提高时间效率,这样他可以用更少的人,进一步降低成本。
外包给微创后,业务成本会降低,此时没必要把业务搬到印度。
所以,外包其实是一种降低成本的策略。
这就是服务外包。
— 3 —
第三种是外包。
外包通常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包公司。
就是我不要整个下游。我不是把一项服务外包给你,而是把整个下游留给你,只要你能达到我的目的。
比如我在中国要达到多大的客户满意度,投诉率要低多少,这是我的目标,帮我实现就行,下游我全给你。
政府会有一些信息化项目,比如OA系统之类的,一般交给外包公司。
这些也是外包。
疫情期间,很多公司会通过外包来降低成本。把固定成本当作可变成本。
我给你举个例子。
当像JD.COM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到七八线城市时,他们需要考虑物流。
如果自建物流系统,需要养大量的人、仓库、车辆等等,这是固定成本。
但如果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快递公司,那么这部分成本就变成了可变成本。
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需要考虑业务规模。
不是说可变成本一定省钱,而是当你不能满足业务量的时候,选择外包,把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你的成本会更低,抗风险能力会更强。
对于制造业来说,在特殊时期,没有必要每个模具和零件都自己建车间来生产。你可以选择外包,甚至从外面采购,把这些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
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不敏感。他们总以为我能做的事就自己去做。为什么要外包,让别人赚我的钱?
但是一旦突发事件发生,你会发现如果什么都自己做,固定成本太高,抗风险能力更弱。
所以,在特殊时期,很多公司会通过把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未来的财务危机。
遗言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公司通过外包公司雇佣员工,而不是自己招聘?
一是因为hirecount有限,二是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
外包是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谈论了三种外包形式: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外包和业务外包。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刘润”微信官方账号。
类似的干货和精华文章每天都有更新。
过去,我们已经发表了1500篇关于商业、管理、工作场所和个人成长的原创文章。
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语言为您梳理和讲述职场管理技巧,为您分析和洞察商业规律。
同时,我们还用思维导图整理了过去的精彩文章,共计800万字,1500篇。
关注“刘润”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干货”,一键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