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资金不站岗,理财产品涨!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已有569家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合计1685.12亿元。
结构性存款最受上市公司青睐,购买总额超过1000亿元。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也受到很多公司的喜爱,购买总额超过100亿元。
上市公司爱“理财”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是一家大型理财公司,2022年以来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已达80亿元。航空动力和青岛啤酒的采购金额分别达到60亿元和42亿元。潍柴动力和中谷物流的认购金额也超过20亿元。
图片:风
公告显示,中信证券80亿元购买了华夏银行发行的全部定期存款,产品期限分别为61天、62天和90天,预计总收益超过3660万元。
图片:中信证券公告
从持有的理财产品数量来看,江苏国泰持有数量最多,达到36款。此外,爱婴房、华兰股份、强瑞科技、黄山旅游、铜陵股份等持有的理财产品也超过15款。
图片:风
据了解,江苏国泰购买的36款产品均为银行理财,发行主体涵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银行。产品的到期日从2月14日到7月1日不等,每个月都可以返还很多资金。
结构性存款是“甜蜜的蛋糕”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包括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信托、逆回购、基金账户等。
从产品类型来看,结构性存款最受上市公司青睐。59家上市公司中,有436家公司购买了结构性存款,金额从500万元到60亿元不等,合计购买金额1138.13亿元。其中,航发电力、青岛啤酒和江苏国泰的收购金额最高,分别达到60亿元、42亿元和41亿元。
购买结构性存款符合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市场人士指出,资管新规发布后,保本理财逐渐退出江湖,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下降。但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保证资金安全。因此,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低的结构性存款成为首选。
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仅次于结构性存款,达到172.08亿元,被111家上市公司购买。其中,中谷物流、济川药业、中银绒业采购金额均超过5亿元。
图片:风
证券公司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合计购买金额也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17.72亿元和110.12亿元。定期存款中,仅中信证券就买了80亿。
信托产品同样受到11家上市公司的青睐,合计购买金额15.64亿元。数据显示,这些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较高,均在4%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8%,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
融360数字技术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如果上市公司短期内有资金安排,可以先买通知存款,再考虑买结构性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
编辑:徐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