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餐厅老板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很多都不知道顾客的消费数据不仅可以作为财务账目,还可以指导店铺的运营和建设,最终会增加店铺的营业额。所以行业内普遍存在运营管理人员为了保密而进行数据封锁的现象。年薪近20万的首席运营官都不知道自己管理的十多家店的营业额,更别说其他数据了。人才和数据的浪费,会让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定口碑的餐厅,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而失去竞争优势。众所周知,一定规模的餐饮店一般都使用餐饮管理软件或POS机,甚至使用计算器和算盘结账的餐厅也有三重或四重点菜菜单。这些机器或菜单订单为餐厅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直接包括用餐人数、日期、时间、热菜、凉菜、主食和饮料的品种和数量、桌号、服务员号等。、以及间接的原材料的数量、使用量、库存量、以及店员和采购、店铺和加工等后台运营部门的表格和单据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反映餐厅当前的经营状况,有效引导未来的经营走向,辅助店长进行人员调配,辅助经营者复制门店,提高新开门店的速度和成功率。
1.就餐人数:服务员在每份菜单上注明每桌就餐人数。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知道:
(1)当天的用餐总数和人均消费,这是经营分析最基本的数据。
(2)人数分布规律,即一个人单独用餐占总人数的比例,两个人单独用餐占总人数的比例。......
根据以上数据,在经营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人均消费较低的日子里多准备低价菜,服务员要适应卖高价菜,防止消费者反感;在人均消费高的日子里,不仅要准备高档菜肴,服务员也要大胆推销高价菜肴,以促进营业额。人数分布规律是餐厅餐桌设计的基本依据,应根据就餐人数的分布比例设置二人桌和四人桌。
2.日期:记录客户用餐的日期,可以反映天气情况、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一周中的某一天。通过对周营业额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一周内日常业务变化的范围,为提前采购商品、准备菜品提供依据。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如果当天天气不好,下雨或下雪,营业额会比正常值下降10-20%,但第二天(天气好转)营业额会增加15-25%。
3.时间:通常情况下,服务员会记录顾客点完菜的时间,结账时间会在收银机上有所体现。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
(1)顾客用餐时间。结账时间减去点餐时间就是顾客用餐时间,由此可以计算出餐厅的服务接待能力和正常情况下顾客的等待时间。
(2)就餐概率分布。在不同的时间间隔,比如10分钟间隔,结合就餐人数,可以测算出业务高峰的到达时间,对于提高上菜速度,减少等待时间非常有效。
4.品种:单个菜品销售额占总菜品销售额的比例,即菜品的点击率。它告诉我们,顾客对菜品的偏好至少要每周排名一次,每月排名一次。对于经常光顾餐厅的顾客,服务员要重点介绍排在中间的菜品。这是因为那些经常光顾餐厅的顾客对点击率高的菜品太熟悉了,以至于觉得餐厅没有创新的菜品,但介绍点击率低的菜品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从而促进顾客。
5.台数:记录每日发出和使用的菜单总数,计算每份菜单的消费金额(当日营业额除以菜单总数)和各区域的消费金额,从而比较不同日期菜单的平均消费金额和不同区域的消费特点。
6.服务员人数:统计每个服务员的人均劳动效率,客观评价服务员的劳动态度和服务水平,调整服务员的服务区域,使劳动强度均匀。
1.营业额预测方法
影响营业额的因素有:天气、星期、假期、不寻常的社区、订餐和其他特殊事件,以函数形式表示如下:
V=f(t,w,h,s,p,r,x)其中:t-天气;w-week;H-假期;s-season;Q-环境;R-订餐;X-特别活动。
小区异常是指周边小区临时停电、停水、断气。突出事件是指商店周围新开了一家餐馆,或附近商店的促销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暂时影响业务情况。
通过使用预测技术来预测未来的业务趋势,可以将积累的业务数据转化为服务的竞争优势。在以下三种预测方法中,平均法是最常用的。
(1)N期移动平均法。因为一周内每天的需求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一家清淡的餐厅,周一营业额最低,周六周日最高。因此,过去一个月和周日的成交量用于未来预测。
简化移动平均线Mt=(At+At-1+At-2)/3
(2)指数平滑。根据新旧数据的不同权重,用最新数据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具体公式如下:
St=St-1+λ(At- St-1)
是St T周期的指数平滑值,At是时间T的实际成交量,λ是0.1-0.5之间的平滑常数(下表中λ为0.5)。
预测值为:Ft=St-1
我们仍然使用上表中的值进行预测。
(3)平均值推导算法。根据过去三周的平均成交量(A平均值)和一周内的日占比(а)。
2.库存数量计算方法
在营业额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每道菜在100元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考虑成功率或损失率,计算出菜品的采购金额,公式如下:
Ci=Ft×Xi,其中:Ci-菜品采购金额;Ft-预测营业额;b——产出率(损失率);Xi-百元菜品占比。
产量是食品原料的可利用性,是除去食品原料在切割、加工、烹饪过程中损失的重量后形成的可食用部分。不同品种的原料产出率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由于收购时间和批次不同,产出率也不同。损耗率是指实行统一配送的店铺配送的半成品的产出率。一般损失率变化不大,可控性强。
餐饮业务有两条主线。第一,食品从采购、加工(配送)到店铺、顾客,是一个正向物流系统;另一个是从客户、门店、财务、采购反向流动的资金流系统。记录和反映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向是一种单据形式,是餐厅成本控制的基础。
1.营业日报告。2.厨房日报。3.总结每日报告。
每天收集的销售数据,是运营经理的眼睛和手,通过它可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带着问题到店铺实地考察,避免盲目性,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餐厅的盈利能力。本文介绍的消费数据的应用内容只是表面的。希望运营商能充分利用消费数据,也希望老板不要把数据锁在抽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