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培训机构(从“限制”到“兴办”,被政策青睐的托育是下一个风口吗?)



两次政策的下发,从“限制令”到“兴办令”

如今,2021年已经过半,教育培训行业大整顿政策仍未出台。

但这半年来,教育部的各种改革政策和指导意见不断发放到各个行业赛道。政策来了一大堆,可以说每个赛道都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婴幼儿赛道,上一个引起全行业轰动的文件是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当时,4月初,《意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法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培训学龄前儿童。教育部门要根据有关线索,对接收学龄前儿童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厉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此文件一经发布,在教育培训行业掀起了一波热议,各大媒体平台迅速转发,讨论热度不减。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幼教赛道

行业轰动确实是由近年来幼教赛道的火爆引起的,其规模也在逐年增长根据《2020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报告》中的数据,早教行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5.44%。2010年中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只有620亿元,但2017年已经达到1900亿元,2019年达到2500亿元,2020年中国早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900亿元!



这条热门赛道,就这样,直接接到了政策的“限购令”。

然而最近早教行业又被政策点名了,不过这次引起的行业轰动是带着金光闪闪的。

【/S2/】6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幼儿园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

看看文件的内容,有一行文字很显眼:

“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支持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

公建民营、支持兴办,托育赛道进入高光时刻

在整个行业都处于整改期的2021年,有这样一个利好文件出台,无疑是令人振奋的。这条新闻立刻上了热搜,短时间内人气突破1亿。

长期以来,“养老”和“育儿”一直是备受重视的民生问题。***总书记多次就养老、育儿问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补齐养老、育儿短板。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一老一少”领域,扩大老年照料和教育服务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托养教育建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实施方案》(/s2/)。

根据方案,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支持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公共机构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探索家庭托育共享平台、家庭托育点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其中,规划进一步提到:支持公立托幼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公建民营,购买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综合养老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幼服务设施,提供全日照料、半日照料、时间照料、临时照料等多样化的全民托幼服务。

培育承担一定引导功能的示范性育儿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直播开展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励开展婴幼儿育儿课程和家长课堂。





可以看出,《实施方案》已经在传递苗圃轨道的利好趋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陆离说:“其实很多托幼服务企业在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都需要政策和投资的推动。”

“对于这些刚起步的企业和发展中的企业来说,这个实施方案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先起步,再健康顺利开业的带动作用。”

在政策支持与推动下,托育能否站上下一风口之位?

那么,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育婴堂赛道能否站上教育培训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浪尖?

儿童育乐教育

有人分析,苗圃轨道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社会变革扩大了对幼儿教育的需求。目前,社会工作和经济压力的普遍增加也使得幼儿园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刚需。

【/s2/】但是,仅仅是需求的扩大,并不代表这个赛道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风口赛道。

有业内人士从商业角度对苗圃赛道做了详细分析。其中师生比低、获客周期短、风险大是苗圃赛道的三大弱势因素。

对于师生比来说,托儿所赛道的群体年龄很小,主要是0~3岁的孩子,直接导致师生比无法和其他赛道相比。对于一个托儿机构来说,通常是老师要照看孩子。如果孩子的数量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育婴师机构的师资成本很高。

客户周期短也是苗圃赛道不可回避的一点。一般来说,父母至少应该在孩子2岁以后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然而,这意味着孩子们在托儿所度过一年多的时间后就要去幼儿园了。现在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短期学习。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整个幼儿教育的轨道上,就可以看到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从业者会认为,幼儿教育比早教好很多。

郑光恒生证券教育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冠曾分析:“早教需要维持60%左右的消班率,才能获得同等水平的托育机构净利率。在一般市场运营能力层面,运营托儿所业务的盈利能力要好于早教业务。”

显然,在政策层面的今天,苗圃轨道已经开始采取政策吹风的立场。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何丹在谈到新出台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五”计划实施方案》政策文件时表示,“一些民办托幼机构担心,如果大力建立公办托幼机构,将会没有民办托幼服务的发展空。我认为‘公立私立’和‘购买服务’恰恰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专业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的私立机构反而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因为可以参与到公立机构的运营中来。”

何丹进一步说:“公私合营,购买服务,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实现‘管事不管人’的目标。另外,如果由民间机构运营,管理机制、薪酬待遇等方面会更加灵活,有助于稳定苗圃轨道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本文转载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校长邦”(ID:小张邦)作者哲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固执己见。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