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6日,阿里巴巴与广州开启新篇章。至此,已有6000多名阿里人搬进了位于琶洲西部的广州琶洲阿里中心。站在一个全新的城市地标上,阿里巴巴继续深入广州,面向湾区,深度服务中小商家。
琶洲阿里中心4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阿里巴巴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阿里巴巴创立时,广州开放、包容、创新的生态环境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阿里巴巴的业务和广州的企业、行业一起成长,一起度过了很多关键时刻。现在,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很多业务帮助广州乃至湾区的企业恢复生产。
帕利中心的一角。
琶洲实验区承载着广州发展数字经济的愿景。2021年,位于珠江南岸海珠区的琶洲西区将进入企业运营新阶段。阿里巴巴是首批在琶洲西区开业的企业之一。
琶洲阿里中心大厦的办公环境非常智能化。写字楼里有智能员工领取机,可以领取口罩、眼罩、笔记本等办公用品或辅助用品。在公司智能系统的操作下,员工可以通过手机操作调节灯光的亮度,随意开关空。所有的会议室都是预先确定的系统,可以支持远程办公。此外,楼内还有smart 空房间,可以移动桌椅随机进行音视频会议。公司提倡绿色出行,内部也有搭便车系统,员工可以一起去上班。
琶洲阿里中心内部办公环境。
10多家企业深度参与推进广州湾地区工业数字化。
目前,阿里巴巴已在广州布局电商、金融科技、物流、新零售等领域,10余项业务深度介入广州,与城市共发展。在过去的2020年,阿里巴巴的业务已经帮助广州和湾区城市企业恢复生产。
抗疫期间,盒马为广州、深圳超过1000万消费者提供了物资保障服务。支付宝为近100万中小企业和工商户提供专项辅助贷款。
在经济复苏时期,阿里巴巴在广州、深圳、珠海、湛江等地为企业复工搭建免费平台,帮助超过10万家广东企业管理员工复工期间的健康安全。钉钉为广东省近5万所学校提供“在线课堂”。网商联合全国工商联和100家银行,在三个月内为超过100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非接触式贷款。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万家广东企业使用阿里云,成为新制造的先行者。30多万广东商家使用阿里巴巴C2M(反向定制)数字服务,探索外贸转内销的新机遇。通过1688、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等商家,数万家企业发生数字化“化学反应”。在刚刚公布的淘宝百亿数字产业带中,有10个来自广东。
除了大家熟悉的广州美妆、深圳数码、佛山家居、汕头内衣、广州包装、深圳家电等产业集群之外。都显示出大规模的快速数字化发展。
敢为人先的广州第一员工和厂长。
2001年初,阿里巴巴在广州五羊新城设立办公室,只有3名员工。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有6000多名员工与广州的商户对接。郭慧文是阿里巴巴在广州的第一号员工。郭慧文还清晰地记得2001年阿里巴巴在五羊新城设立办公室的场景。
“很多工厂没有电脑,不懂互联网。我们会从上门10次20次如何上网开始教。由于当时村里有很多工厂,阿里小二一般都是换上各种工具,然后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或者步行去工厂参观。很多员工会先在包里放一条毛巾,天热了,在见商家之前,会先擦汗,以保持良好的形象。”
阿里巴巴和很多敢打头阵的厂长,就这样走出了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广州牙签厂厂长拿着借来的钱来到广交会上阿里巴巴的展台,表示要做海外市场的决心。顺德的矿泉水瓶盖主任每次都会亲自到村头接郭会文。
“首批中国供应商中,有来自广州27个行业的数百家商家,涵盖摩托车、家电、箱包、眼镜、汽车配件、手机配件,甚至日用品。其中,一家在阿里巴巴上卖泳池消毒片的商家,第一个月就卖了近5万元。这也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商家和阿里员工的信心。”郭慧文回忆道。
20年过去了,郭慧文和阿里小二依然在用“脚”丈量珠三角的工厂。很多伴随阿里成长起来的广州商家,已经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有的还登陆了新三板。比如2009年自主创业的许,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公司产品迅速跻身销量前十,公司不断壮大。目前,他创办的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在淘宝天猫上的商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淘宝上诞生了12个数字百亿产业带。双11,广东省连续多年对外销售总额第一。2020年天猫双11,广东对外销售额992亿元,交易额全国第一。那一天,50多个广东品牌单日销量过亿。
将广交会客商联系方式刻成光盘。
从2002年开始,阿里就派人去广交会。与其他参加广交会的商家不同,阿里会将平台上商家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刻成光盘,打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前来参加广交会的海外商家,让他们回国后可以通过阿里平台快速联系商家。
2003年,非典疫情出现。当时有50家客户委托阿里巴巴参加4月份在广州举行的广交会。在本次广交会上,阿里巴巴的50家参展商中有11家拿到了订单。
工号为118的员工从广州展会返回杭州后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5月2日,该员工开始发烧;5月7日确诊为疑似非典,浙江第4例,杭州首例。
阿里巴巴的整个华兴科技大厦几乎是完全隔绝的。阿里巴巴的员工开始背着台式电脑在家工作。连客服都把电话转到自己的座机上,告诉家人不管电话是什么都要说“你好,这里是阿里巴巴”。所以当时很多不知情的客户都纳闷,为什么会有老人小孩接阿里巴巴的电话热线。
同时,阿里巴巴在被隔离前组织的六人秘密小组,因为一直在杭州湖畔花园秘密发展,所以一直没有被隔离。这六个人开发的网站是淘宝。5月10日,淘宝上线。当时主页上出现了一句话:纪念那些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创业的人。
广州女孩骂支付宝
现在十亿人用支付宝支付,一键支付早已成为习惯。但对于广州80后女孩王莉莲来说,网购的痛苦堪比开盲盒,支付成功全靠运气。
2009年,王莉莲匆匆做了妈妈。那是她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的第六年。她白天工作很忙,所以每天晚上只能花两个小时在网上购买养家和照看婴儿所需的一切。
那一年也是淘宝第一次举办“双11”。那是超级光棍节爆发前两年,参与的商家有20多家,知道的人很少。
但王莉莲蓄势已久。活动一开始,她就看中了一本儿童相册,正好用来记录孩子的成长。相册不贵,订单顺利。没想到,漫长的付款已经耗尽了她的耐心。
淘宝点了“确认购买”后,再转支付宝就来不及了。她问了卖家,卖家说可能是淘宝的问题,还说“最近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到了第二天的重拍,她躺在台式电脑前,折腾了半天,结果还是不行。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在支付过程中被虐了。她很生气。她拨通了电话号码,隔天看了一下支付宝的客服空。像倒豆子一样,她啐了一口:“又是这个问题,气死我了!上次证书作废,花了2个晚上,现在作废!停下来!我不会玩支付宝!”王莉莲的吐槽彻底捅破了“不良经历”的窗户纸,越来越多的声音涌入。
2010年1月,这段通话录音被选中,在几个月后的支付宝年会上和几十条投诉一起播放。
随后,支付宝定下方向:如果不增加新业务,支付成功率必死,用户体验提升。谁也不会想到:是阿联痛苦的骂醒了支付宝,让今天的10亿人用上了更好的支付宝。为了纪念那一年的那个电话,支付宝客服部现在有一个会议室叫“听听阿联”。
此后,当支付宝通过微博找到王莉莲时,我怕她真的不用。没想到她乐了,笑支付宝“记仇”:还在用,省点力气种侧柏。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会忘记它有那么难用的时候。
采写:南都记者戴
受访者提供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