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年回本了吗?”
2020年11月我第一次跟黄江平谈的时候,她很自信的跟我说,等这个赛季恢复了,我们就可以收回所有的投资。800亩“沃甘”,成本4000万,第五年回本,我持怀疑态度,所以过了一年,想一见面就确认最终结果。
“差不多。”江平遗憾地说,“去年产量是够了,但二次果率比较高,小果多。”
广西明谷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江平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这是人祸,不是天灾。”她的儿子何会川补充道:“今年3月15日,报纸报道了广西‘沃干’防腐剂的问题,导致武鸣‘沃干’收购价突然下降1元/斤,从3月15日开始,几乎一个星期都卖不出水果。那时候我们的‘沃甘’还不到一半就没了。”
其实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脑子里想到黄江平对“今年回归”的期待,想着,挂了。不过,结果还不错。到4月底,明谷2800亩“沃干”已销售一空,商品果销售均价略高于2.5元/斤。
“你去年通过‘追光蜜’这个品牌卖了多少货?”突然想到,6月份的时候,我和周八良(嘉兴市乐和品牌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对上一季“沃甘”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双重核对,其中一个重要的品牌就是明谷的“追光蜜”,于是我向周八良(广西孟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父亲周国文询问,周八良在广西,
黄平(中)和周国文在检查“沃干”的成熟度
"约300万斤,占明骨总量的30% . "周国文说。
“符合你的预期吗?”我再问问何汇川。
他们之间的合作不同于传统的水果营销。种植者和销售者共同打造品牌,以产地价格作为销售成本,由此产生的溢价双方五五分成,这样就打破了买卖双方的敌对关系,而是共同“制作长香肠”,最终将利益分配在长香肠(溢价)中,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基本符合预期。”何汇川笑着说:“至少我给82的30万策划费没浪费,我赚回来了。”
已装箱待运上市的“追光蜜”礼盒
"保险费是多少?"我问的是底线。
“保费也就几分钱。”周国文说。
“说实话,去年的品牌溢价并不高。”何汇川说:“但我们的期望值并不高。因为市场培育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去年是我们合作的第一年。我的目标是顺利卖出去,不要坏了名声。然后明年,如果有人愿意买我们的货,就OK了。”
“还有一个,这种模式会给我们整个生产管理带来更高的自由度。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些高负荷的树,希望早点摘,减轻树的负担。如果我在农场等待收货,人们可能不想要这种货物,因为现在他们有广泛的选择……”
工人们正在采摘“沃甘”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销售方式中,主动权完全在果商,现在双方可以一起商量。”我很欣赏这种模式,因为它可以把生产端和销售端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
“‘追光蜜’和‘甜橙’有什么区别?”我再问问周国文。“干干好”也是乐和策划推广的“沃干”品牌。周二周二听到介绍,盒马零售价几乎是普通“沃甘”的两倍。
“两者的定位不一样。”周国文介绍:“‘追光蜜’的定位是高性价比、高体量;‘干干好’的定位是高端,但数量不多。”
明谷基地的“沃干”
“你认为和《安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再问问明谷的两位师傅。
“他的皮肤很干净,没有花,很漂亮。”黄平肯定。何汇川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答案:“我们的水果外观水平大多在70~80分,他们的水果基本都在90分以上。味道不一样,糖的酸度差不多,但是风味不一样,无法量化。但是外观上的差距真的很明显。”
“现在还是看脸的时候。”我笑了笑,然后问:“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你觉得生产端还有改进的方向吗?”
明谷采用的宽行稀植模式
我的答案其实很明确。既然市场看脸,那我们就往提高外观质量的方向走。但何汇川的回答很出人意料。“我觉得没必要改善。”他把“甜橙”的模式比作星级餐厅,“追光蜜”的模式比作麦当劳、肯德基。
江平解释说:“任何模式都有利有弊。”“赣安号”采用防雨栽培模式,风害少,病虫害少,所以外观必然比我们的好。但是他也有缺点,因为多了一层膜,光照不足,种植太密,所以产量很低。我们追求的是产量高,口感好,外观和生产成本控制在中上水平,这是大果园的最佳平衡点——最佳性价比。”
“当时看到差距后,就没想过种个避雨的地方?”我无情地问。弥补自己的不足是人之常情。
“赣安号”大棚密植模式
“是的,我说过,但我拒绝了。”何汇川很现实地说,“因为我们现有的种植模式已经很成熟,整个团队运行得很好,如果拿出一块地来学习‘干干好’的模式,必然会导致管理混乱。另外,我也算过财务账。他们总投资1000亩,其实和我们总投资2800亩差不多,但是他的产量明显少很多。除非他能卖出比我们高几倍的价格,我们才能实现盈利。那我为什么要学他?”
2021年,盒装销售的900克“干干好”立即卖到20.99元,零售价高达11.66元/斤,但仍未达到何汇川所说的溢价数倍。
周国文(右)和黄江平在检查“沃干”的质量
“你觉得他们两家的模式怎么样?”我再问问周国文。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投入和收益应该是成正比的。”周国文看了一眼何汇川,解释道:“我们给‘干干好’的底价是高1元/斤,但他的成本至少比明谷高1元/斤,实际上是没有收益,没有产出。”
“从水果商选择的角度来看,你更愿意卖哪种水果?”然后我问。
“从体量上来说,我更喜欢做‘追光蜜’,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从溢价来说,我肯定选择‘甜橙’,因为卖好果的利润更高。”周国文说。
“如果带着这六年的经验和教训回到六年前,让你重新投资,重建花园,你会选择哪一个?“我就简单问一下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所有问题。
明谷2800亩“沃甘”基地
“那我现在还是选择这种模式。”黄平解释说:“因为我的模型管理好,标准化,机械化,控制好;‘干干好’的模式风险很大,种的这么密。如果找不到人,修剪不到位,马上就没有产出。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人工要求都很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有很大的损失。”
“这两种模式没有区别,只是看更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何汇川说:“选择不同的种植模式和投资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更适合小规模的投资,但是一旦种植规模上来,管理风险就会急剧增加,因为我不敢保证下面每个员工的想法都和我们一致。这个培训成本很高,风险很大。所以,如果我们用这么多资金投入回到6年前,我们还是会选择现在的种植模式,在现有的种植模式上做得更好。”
有机肥发酵场堆积成山
何汇川留学多年。我最佩服的是他的逻辑能力。他把问题解释得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让人一目了然。我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节奏问:“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真多。”何汇川笑着举了一个例子:“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坚定地实行宽行种植模式。我们也觉得6米宽的行距有点浪费土地,就在3区种了火龙果。最后火龙果其实也没赚到钱,因为你多卖的钱都分给了多出来的劳动力。还有我们的水肥系统……”
“如果我们重新种植它,我们会像崇左的广西邱毅农业基地那样做。这是徐利明(广西柑橘协会会长)吸收了广西这么多年广泛种植的经验,取长补短后做的模板。”何会川接着介绍:“他是宽行起垄,水肥一体化,大苗种植,第二年挂果,基本上第三年就能收回成本。”
徐利明(中)和黄江平正在讨论新的种植模式。
“那你从哪里分析他的风险?”没见过实景,但听过很多类似的棋盘分析。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风险。”何汇川分析说:“说实话,我对今年的市场预测很保守,因为种植规模就在那里,即使没有新的种植,每年增加的产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比如去年单株产量151斤,亩产5500斤。今年乘以1.3,销售压力可想而知……”
耶!如果市场不景气,任何种植模式的创新都只是内卷化的幸存者。
202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