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丝苗米产业引领!惠城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

深秋,走在水口、横沥、泸州等村落。,大片大片成熟的稻田给辽阔的田野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黄色。进入晚稻收获季节,不时能看到农民开着收割机在地里干活。“矮糯米是众所周知的。今年我们合作社自己种了1000多亩糯米,种给农民。早稻产值约120万元,晚稻产值预计可达200万元,惠及近200户合作社农户。”在横沥镇矮皮村,郝伟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景新看着饱满金黄的稻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幅丰收画卷,是惠城区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的可喜成果。丝米有米中碧玉,米中极品的美誉。惠城区是丝米优势产区之一,丝米产业是该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目前,惠城区正以丝米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在产业融合、科技支撑、绿色发展、农业合作、龙头农业等方面齐头并进。,从而为乡村工业的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横沥镇金色的稻田已经进入收获期。

■公园建设

建立以丝、米、米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也是惠城区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记者从该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了解到,该区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成立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四妙米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花卉水产产业园),建立了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级发展格局,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作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丝苗水稻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上,惠城区四妙米产业园在17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中脱颖而出,荣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区。

在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一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入进来,投入到丝米生产基地建设、丝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延伸丝米产业链、打造和宣传产品品牌、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2020年,产业园将实现主导产业产值约12亿元。

丝苗稻产业通过实施绿色生产模式,建立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园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5%以上。“水中鲤鱼”、“长生路”、“东江爱啤”、“和一家”等丝米品牌逐渐起步。“爱贝缪斯米”还被列入2020年广东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产业整合

水田立体种植产值翻番

说到水稻种植,人们的印象是种下一片水稻,成熟后收割,这是唯一的好处。然而,在水口街道惠城区四妙米工业园核心区,海纳农业创新的稻田综合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刷新了人们对水稻种植的传统认知。

在水口街道卢村海纳农业水稻种植基地,该公司部主任梁指着记者面前的一大片水田说:“你看,我们沿着水田周边的田埂,种植了桃花、香蕉、百香果等观赏花木,修建了果蔬观赏采摘带;水田周围有标准化的养殖沟,养鱼、虾、鸭,可以增加收入。在斜坡上种植香根草可以消灭昆虫,保护斜坡……”这就是海纳农业创新实施的“稻-渔-花(果)”三位一体稻田立体特色种植养殖模式。

这种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种植养殖模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梁说,普通稻田原来的产值是3000 ~ 4000元/亩。采用立体特色种植养殖后,稻田产值翻番,普遍达到万元/亩,突破了稻田产值天花板,解决了传统稻田单产低的问题,实现了优质生产和增收,也促进了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当鲜花盛开或水果飘香时,稻田变成了公园,吸引了大量市民观看和体验。据悉,海纳农业水田综合立体种植养殖模式也于今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广东省主要农业推广技术。

大米除了加工成大米还能做什么?在海纳农业公司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几个可爱的盘子和杯子。没想到,这些是米糠做的。"我们的理念是将一粒米的价值最大化."梁介绍,近年来,海纳农业实现了水稻栽培从育秧、移栽、施肥、喷药、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有效提升了栽培水平。同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以粮换粮”的充分利用:精米用于成品销售;米糠用于生产肥料和饲料,也可开发成餐具和厨具。米皮用于生产速溶冲泡剂、饼干等食品,工业价值不断提高。此外,结合观光游览、休闲采摘、户外拓展、研学体验、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传统农业正在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迈进。

■与农民合作

现代农业发展项目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惠城区在逐步推进丝绸、水稻、米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以土地股份分红、订单合作、入园务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与全区万余农户建立了利益联动机制,带动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48岁的水口湾路村村民李维庭,之前在海纳农业工作了3年,负责稻田养鱼。从今年开始,除了养鱼,他还承包了公司1000亩水稻的田间管理,负责从播种到收割的生产全过程管理,按产量高低结算绩效工资。

李伟很勤快,农忙的时候从早忙到晚,水肥管理,除草,防虫等等,都是他要操心的。当他忙得不可开交时,他会请其他村民帮忙。李维庭告诉记者,按照和公司的协议,只要亩产达到700斤以上,他就可以拿到每斤0.32元的管理工资。经过精心打理,今年种植基地的早稻亩产达到了740多斤,这意味着他可以拿到20多万元的工资。扣除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仅自己管理早稻,他就能收入14万元左右。此外,他在稻田养鱼,月薪6000元。李维庭的爱人也没闲着。她在海纳公司的餐厅做服务员,一家人生活很美好。受台风圆规影响,晚稻产量预计会有所减少,但下半年的辛勤劳作仍让李维庭对丰收充满期待。

像李维庭这样在海纳农业附近打工的村民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惠城区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以各级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2020年将吸引返乡创业人员150人以上,带动农民就业450人以上。产业园还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农产品销售、农家乐餐饮服务、民宿经营、停车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力。

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做好农业发展规划,保障农业产业用地需求,流转闲置分散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整治抛荒耕地和“非粮”耕地,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同时,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乡村运营统一起来,发展美丽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了解更多

惠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惠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水口街道、横沥镇、芦洲镇,覆盖73个村,总面积623平方公里,基本农田12.7万亩,其中水田8.8万亩。工业园区的功能布局为“一心两区一居”。一心,即惠城区四妙米工业园核心区,位于水口街道罗塘村、夏媛村、万禄村;水口街道、横沥镇、芦洲镇分布着三产融合示范区、丝苗、水稻原料生产区两个区域;第一个聚落,即“产村融合发展聚落”,主要是工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区。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彭通讯员

本文来自【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