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有五大痛点。
第一,我们有自己的开店资金,现金流压力很大;
二是选址。业务能力再强,没有好的地段也是白费。
第三个是店长。店铺管理的关键是店长。好店可以交给不称职的店长,差店大概率可以做。
第四,店越开越难管理。管理跟不上的代价就是店越来越多,利润却越来越低。
第五是产品。好的产品会说话,即使营销不足,也不致命。
今天,这五大痛点被江西的一位老表解决了,那就是百果园创始人余慧勇。
2001年,他抱着400块钱南下深圳(当然这有点讲故事的成分,普通成功人士的故事总是这样开始的)
经过20年的发展,已有4600家门店,会员超7000万,全渠道服务客户超2亿,年销售额超100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其实这一切都得益于百果园独特的合伙制模式。
— 1 —
员工开店,内部加盟
和其他连锁企业一样,百果园一开始也是直营,后来也加入进来。
但加盟百果园带来一系列问题:
比如交叉出货,质量,翻牌,控制等等。
2001年,余慧勇大笔一挥,将加盟店全部回购,改为直营。
但直营模式导致百果园运营成本高,资金紧张。虽然经过了几轮融资,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百果园创新推出了“员工开店,内部加盟”的合伙人模式。
百果园公司不再出钱开店,而是让员工出钱。
各门店选址后,店长、区域经理、门店拓展按照80%、17%、3%的比例跟投,然后与公司签订内部加盟协议,委托百果园公司管理。
为了支持员工开店,公司不仅不收加盟费,也不收管理费。就算它供应水果,也赚不到你的差价。甚至前三年亏损的公司也会帮你承担。但如果店铺连续亏损,公司有权在三年后关闭店铺。
说白了就是员工轻装上阵,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 2 —
百果园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没有起步费,没有管理费,没有差价。你在百果园赚什么?
百果园公司根据不同的门店和发展阶段,收取每家门店一定比例的毛利(一开始是30%作为收入,其余用于支付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等。余额为门店利润,由店长、区经理、门店拓展按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假设你需要投资20万元开店,
然后店长投入16万,区域经理投入3.4万,门店拓展投入6000。
当月毛利收入10万元,其中30%即3万元支付给百果园公司,其余7万元为5万元支付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等。
余额20000元,其中店长16000元,区域经理3400元,拓展600元。
此外,每个门店的百果园公司需要收取5万元押金,公司会定期对门店进行检查和考核,一旦违规将从押金中扣除。
有近5000家店,每家5万就是2.5亿。这部分钱可以做很多事情。
所以,每家店30%毛利和5万存款收入是百果园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 3 —
内部员工合伙开店的好处
首先,实施内部员工伙伴关系的最大好处是改变了员工的角色。
让他们自己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既然他们是老板,无形中降低了公司总部管理他们的难度。他们会自发的做事,自己照顾自己。
其次,用风险统一人心。
店长80%的投资比例,相当于把自己的身家都放进去了,时刻承担着亏损的风险,店铺不赚钱,他比谁都着急。
区域经理对其管辖的所有门店投资17%。他要保证每家店都赚钱,一家赚一家赔,这也是浪费时间,所以他会尽全力去管理和支持他所管辖的店。
一个店扩大持股就更好了。在传统连锁企业中,门店扩张就是选址,它只需要完成选址任务。跟后期店面管理好不好没有关系,但是一个店面好不好才是选址的第一位。店铺扩张的时候带进来,他不敢随便选。他想确保他选择的每一家店都赚钱。他不负责店铺,也不负责自己的钱。
终于解决了公司开店需要巨额资金的问题。虽然百果园已经经历了几轮融资,但相对于开店所需的巨额资金,融资额还是杯水车薪,更不用说后端供应链的巨额投入,远远不够。
这近5000家店都是通过内部员工合伙开的,没有百果园公司的一分钱,自然解决了现金流压力和资金风险的问题。
— 4 —
百果园店的复制与裂变
为了支持百果园店的快速复制和裂变,公司专门设立了内部股权循环机制,敢于拓展新店的老店长将一次性获得原店年收入三倍的补偿。
比如某店长小王,每年分红收入10万元。如果他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店铺去开拓新的市场,公司将一次性补偿小王30万元,同时返还原店铺的原始投资。
公司的目的是让优秀的老店长敢于不断挑战,而不是享受有钱有保障的好处。
这样,小王拿到赔偿金后,不仅享受了老店的收益,还有资金投入新店。
当然,这么高的利润是有条件的,就是每家店每年必须为公司培训一名新店长,新店长只有达到公司的考核要求,才能对新店长进行投入和管理,以保证新店长培训的数量和新店长的质量。
想想吧。现有的5000家店每家培养一个优秀的新店长,又是5000家,可以满足未来一年再开5000家店的需要,也可以满足老店长优胜劣汰的要求。百果园还缺店长吗?
遗言
小企业靠老板,大企业靠机制。
普通企业管人,优秀企业靠机制管人。
没有失败的行业,只有失败的企业。
海尔张瑞敏说:公司不再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而是提供创业的机会,即公司为员工提供创业的平台。
员工创业的合伙人机制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首选。
作者:
常忠,股票动力创始人,股权设计专家,多家公司独立董事、顾问,十余年培养了数千名创始人、合伙人,主导了数百个股权方案的设计和落地,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关注我们,免费获取股权协议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