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10月2日上午9点,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街的石家庄图书交易批发市场开门迎客,数百家店铺开始忙碌起来。
在批发市场四楼“邱琳书城”的店里,一群年轻人鱼贯进入古典名著和诗词歌赋区,开始挑选喜欢的书籍。“我们是石家庄二中的学生,想利用国庆假期的空闲暇时间扩大阅读,增加知识点,所以一起去书市采购。”一位名叫李的女孩告诉记者。
邱琳书城的经营者郭婷今年50岁了。他坦言:“我真的很喜欢图书消费业务。干了这么多年,虽然累,但越来越坚强。”2004年,国务院进入图书交易批发市场。今年,“邱琳书城”已经成为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图书种类超过20万种的商家。“现在,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今年的营业额是3000多万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布置温馨舒适,前来买书的人或站或坐,身心沉浸其中。在这家名为“从升书店”的商店里,66岁的商店经营者赵强高兴地说:“从1993年起,我就进入了图书行业。我卖书看书快30年了。爱好变成了事业,让我的生活丰富而美好。”
“图书市场繁荣与否,关系到国家文化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石家庄图书交易批发市场总经理李成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稳定商户,自市场成立以来,我们向商户收取的租金只包括水、电、暖等费用,10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由于成本低,商家很稳定。目前共有109家门店,比开业初期增加了近40家。如今,我们的市场上约有30万种图书,年客流量超过100万,2020年销售额达3.9亿元。”(经济日报记者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