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Tik Tok的直播流量分布是分散的。这种去中心化的算法给了每个直播间爆发的机会。
年底的时候,很多商家觉得Tik Tok的推荐流算法又变了。一些企业觉得交易密度的权重增加了,一些企业发现互动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但是最后都是主播接管流量,很多商家开始关注主播和流量的匹配模式提高转化率来刺激推荐流量,还有哪些新方法可以获得精准推荐?
不同的锚有不同的最佳转换区间。当主播和流量规模不匹配时,就可能吃不下流量,导致数据下降。
尤其是多主播的直播间,在了解流量容量的基础上,更容易通过产品的投放和排列来提高转化效率。
1.目前大部分的头部直播间都会用留存率来初步判断流量接受度。
如果不断有人进入,但线上没有起色,说明主播可能无法转化。
比如运营发现直播间已经被流量淹没,但是主播没有留人,流量流失。那么有可能这个规模的流量主播这个时候连不上。
2.初步判断后,继续从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转化率综合评估主播的承载能力。
举个例子,在这个直播间里,主播2在6000人在线的情况下,他的转化要好于9000,说明他的最佳转化范围可能是6000人。如果线上多了,转化跟不上,就会导致转化率下降,影响下期的推送流量。
除了最优转化流量区间,还有适合主播的流量类型。
不同于付费的自然流量池,用户的行为习惯不同,在这个时间段播放不适合接收该流量类型的主播,导致流量浪费的概率很大。
1。自然流动
自然流量比较一般,不容易转化,所以在一些头部直播间,自然流量转化会侧重于人气数据,这需要更适合擅长人气数据的主播,以帮助直播间停留互动,增加权重。
目前很多直播间都在运营,通过观看独立自然流量转化近5分钟,测算主播的自然流量转化能力。
比如下面这个直播间,时间段1自然流量一直在进来,但是主播没有抓到,时间段2也没有流量,可以认为时间段1可以换成能抓到洪水流量的主播。
付费的流量更精准,但因为成本的增加,转化能力强的主播在付费投放时更容易提高ROI。
目前大部分商家都是几千块钱同时打入账户。多账号入账时,不仅要掌握汇总消费,还要实时对比每10分钟的转化数据,了解流量接受和转化情况。
比如下面这个直播间,时间段1和时间段2是两个不同的主播。可以看出,主播1的千传ROI明显高于主播2,说明主播1的流量转化能力更强,比主播2更适合接收和支付流量。
现在很多直播间都在准备年度货场。要想提高流量转化率,主播是重点。如果做好优化,就有可能提高直播间的UV值,获得更多的直播推荐。最后祝各品牌商家春节大甩卖,销量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