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5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1%,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信息技术对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带动相关领域产值达到15万亿元。其中,微信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对刺激消费增长的作用显著。
微信带动信息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微信数码的生态越来越完善。从简单的即时通讯、好友互动,迅速衍生出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微信支付支持的各种资讯产品、信息和服务。流量消费不断增加,微信阅读、微信官方账号赞赏、游戏等数字内容消费不断扩大升级,不断为中国整体消费信息化增添动力。
据微信、中国信通院、神州数码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微信就业影响报告》显示,微信拉动的消费规模正在逐步提升。2018年拉动信息消费达到2402亿元,占全国信息消费规模的4.8%。
2014-2018年微信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统计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微信提升传统消费的品质和覆盖面
微信已经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微信带动的传统消费涵盖了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品类。微信的这些传统消费主要可以通过微信接入的小程序、微信官方账号、微信支付的服务来实现。传统实体经济中的大量商品和服务通过微信的智能化工具和手段触达用户,创造了平台化消费、共享经济等新的消费模式。以更能满足需求的精准消费内容,培养和维护了商家与顾客之间良好的消费关系,不断提升了品质,扩大了传统消费的范围。
微信提升传统消费的品质和覆盖面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微信助力传统消费市场提质增效
随着微信开放生态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微信助力传统消费的能力显著增强,覆盖餐饮、购物、交通、住房、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主要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提升消费体验,拓展消费新增长点,助推传统消费升级。
《微信就业影响报告》显示,近两年,微信带动传统消费规模稳步上升,2018年达到4198亿元,同比增长26%,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
2016-2018年微信带动的传统消费规模统计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微信支付助力创造消费便利
此外,微信支付在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调查显示,在购物和零售场景中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比例高达79%,其次是餐饮外卖、交通和家居生活三种场景,分别为34%、23%和22%。
各场景下微信支付使用比例统计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农村地区成为新的移动支付群体
微信支付带来的消费体验的提升,不仅仅是在一二三线城市,更是在更下沉的城市和广大农村。报告显示,2018年,45%的微信支付商户位于农村,32%的商户位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城区。
2018年微信支付商户地域分布统计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泛在化的趋势。智能硬件的品类正在从电脑、手机向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发展,应用场景也在从个人向家庭、城市延伸。微信作为一款成熟的即时通讯软件,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为线下和线下商家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微信营销。利用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微信在刺激信息消费和传统消费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cmnet营销发展趋势——APP营销实战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