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头条《景德镇南河公安》。如果你喜欢这个头条发布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如今,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扫码支付已经“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很多麻烦也随之而来,有时客户会输入错误的金额。100元变成了10元,景德镇商人洪女士前几天就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
洪女士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店里一个顾客付了她半天的价钱。260元买了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当时她比较忙,没有仔细确认。一个小时的工作下来,她看了看手机,发现对方只付了26元。“不知道是对方输错了还是故意的,都白输了。”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怎么办?记者采访了已经成功追回差价的商家王先生。那一次,他是一个老顾客,在店里消费过三次,买了一条240元的烟。结果对方只付了24元。王先生首先联系了微信支付客服95017。客服起初以隐私问题为由拒绝告知买家联系方式,但询问了事件经过,并确认了收款人的身份信息。王先生也同意把联系方式给付款人,然后微信客服联系付款人,让他联系王先生。第二天,客户到王先生店里补差价。
这种马上来店里补差价的顾客,一般都不是故意的。如果顾客故意少付钱怎么办?记者咨询了竹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何佳。他表示,假装完成支付的情况涉嫌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商家都开通了微信和支付宝的语音提示功能,客户付款后可以直接听到收到的钱数,对防止客户少付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来源:Cidu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