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头部效应”突出的公募基金行业格局,在去年四季度被打乱。
最新的基金四季报显示,基金公司非货基金规模排名出现了明显变化。
除了易方达的资产规模遥遥领先,华夏、广发、郭芙、汇添富、南方基金都在6000亿+的狭窄通道中扎堆,形成“胶着竞争”之势。
这可能意味着又一次行业洗牌的开始。
超强格局的建立
公募基金的市场份额格局能稳定吗?
大概率还是不行。
根据紫唐的梳理,近一年来公募非货基规模变化明显。除易方达基金以超万亿规模继续保持行业老大地位外,其他头部基金公司均有波动(见下图,数据来源:四季报)。
总体来看,华夏基金在四季度重夺亚军。富国基金有史以来首次进入行业前四,超过汇添富基金。
相对来说,南方基金的排名相对稳定,2020年和2021年底都是第六。经过一年的努力,工银瑞士瑞信银行进入了行业前十。
图:2020年底基金公司排名
公开发行“最大项目”
如果问公募圈谁是掌管最多基金(非货币类和理财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你会想到谁?
这两年,姬敏可能想到了张坤,他的基金有着十年十倍的神话般的业绩。
然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末,座位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格伦超越张坤,成为信托资产行业的头号基金经理。
不过,如果轮到单个产品,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集合将排在第一位。截至去年底,该基金规模为676亿元。
但若将A、C份额合并,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总规模将达到776亿元,在行业内非商品基金中排名第一。
此外,刘艳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也位列基金规模前两名。
其余排名前十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别是朱绍兴的郭芙天汇、付鹏博的瑞源成长价值、蔡松松的诺安成长、魏娇的银华福裕、李锐的东方新能源汽车。
上述阵容多为知名大牌基金经理,东方基金的李锐可谓“黑马”。
李锐管理的产品在2020年底只有47亿元,整整一年后攀升至224亿元,成为继诺安蔡松松之后的又一个跑马场选手。
指数基金“卖酒买药”
WIND数据显示,包括ETF在内的被动型股指基金中,白酒基金持续高敞口。
受“茅台”行情影响,2019年二季度至2021年三季度(2020年二季度除外),这只基金持续进行净申购,规模上升。
随着资金的追捧,2021年三季度末,招商中证白酒规模接近10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股票型基金。
但到了第四季度末,基民的“白酒信仰”发生了变化,规模从近千亿下降到776亿,A类份额下降了16%,C类下降了20%。
但招商中证白酒仍是行业内最重要、规模最大的非商品指数基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市民对医疗基金进行了逆向投资——越跌越买。
如上图,华宝中证医药ETF、招商郑国生物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健康ETF位列四季度总申购份额前六,份额增长率高居指数基金前三,均超过50%。
医药基金年度跌幅可圈可点,但仍吸引了“抄底”的资金,无论是机构的动作,还是散户的推动,都需要进一步观察。
哪些产品受追捧?
在主动管理的基金中,基民的“口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追逐一些“新鲜”的基金经理。
华安A将成为去年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净申购份额最大的单体基金。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该基金由施雨欣和鲁本管理,过去一年的净值收益为7.27%,四季度末规模为141.74亿份。
此外,葛兰在中国和欧洲管理的医疗健康A类和C类总规模增加近80亿。
此外,徐丁青管理的中海优质成长第四季度也有超过25亿的净申购。
当然,这只是从份额角度的考虑。从管理市值来看,前海开源崔小龙管理的前海公共等产品也将位居行业前列。
本文来自华尔街。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