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收益最好的基金(没想到吧!这类基金目前全部实现正收益,最高涨逾20%……)

俄乌冲突升级,外围地缘政治因素再次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截至2月24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下跌,上证综指下跌1.7%,深证成指下跌2.2%,创业板指数下跌2.11%。

这使得一年来一直波动的股票市场更加糟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主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分别为-8.88%和-6.41%,多数股票型基金收益不佳。

今年没有业绩更好的基金了吗?记者注意到,有一种基金正在发大财。所有商品ETF今年都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唯一一只豆粕期货ETF大盘涨幅超过28%,以超过21%的净值涨幅领涨全市场基金。

商品ETF暴涨

南美面临干旱威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引发地缘政治风险,令市场对小麦和大豆供应担忧。

截至记者发稿前的2月24日,欧洲小麦期货价格上涨20%,至344欧元/吨,为9年来最高水平。近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交易价格连续上涨。事实上,今年以来,大豆期货交易价格整体保持上涨,创下近十年新高。小麦、玉米、豆粕等农作物期货的交易价格近日也在连续上涨,对应的主题基金年收益也在不断上涨。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收盘,豆粕期货ETF上涨4.26%,领涨全市场ETF。年初以来,豆粕期货ETF场内涨幅达到28.42%,截至2月23日,场外净值涨幅达到21.3%,均领涨全市场基金。

华夏基金认为,由于目前国内大豆和豆粕库存处于近年同期低位,豆粕供应偏紧,国内饲料价格持续上涨。

不仅是豆粕,其他商品ETF年内收益同样可观。化工ETF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4%,有色ETF涨幅超过7%,所有黄金ETF和上海黄金ETF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

上升逻辑在哪里

对于今年以来商品ETF的“黑马表现”,汇鸿汇盛投资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商品ETF最直接反映的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化,通胀会继续推高各类商品的价格。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危机也强烈催化了农产品、贵金属等品种。“至于物价的后续走势,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今年中美货币经济政策的相继发布,将对后续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博认为,“疫情导致的商品错配是近期商品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即使美联储加息缩表,短期内也很难直接改变供需紧张的局面,所以大宗商品整体表现依然强劲,并没有随着加息而回调。但长期来看,胡博认为,一方面,大宗商品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好转和海外疫情控制的放开,未来供应量会大幅增加,总体供求应该会逐渐趋于平衡,大宗商品继续上涨相对困难。

事实上,尽管商品ETF表现良好,均取得正收益,但市场最高涨幅与最低涨幅的差距也超过了20%。宣家金融CEO林佳一认为,今年商品收益的亮眼表现也是分化的。商品期货本身就是一个“零和游戏”,大的机会来自于大的波动和趋势性的机会。今年以来,上游大宗和地缘政治影响提供了较大的波动机会。对于趋势上升动能下降,下游需求边际减少的品种,自然有较大的调整压力。

后市会涨吗?

展望后市,华夏基金认为,南美旱情加重逆转了南美大豆增长预期,而国内大豆和豆粕库存目前较低,节后需求有所恢复,但油厂开工率较低,短期内国内供需偏紧。受外围市场走高刺激,豆粕期货仍可能上行空。

建行认为,近期商品基金表现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隐忧。今年以来,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推动了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上涨。但地缘政治的影响一般是短期的,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大宗商品本身的供需、库存等基本面因素。此外,2022年,美国将启动加息和缩减规模的进程。投资者需要关注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和力度。如果加息过程带来的是经济衰退,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有一定影响。

“目前我们比较看好期货策略的表现。另一方面,经过充分调整,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逐渐凸显,我们看好相应轨道的投资机会。”胡博认为。

惠惠生的投资分析显示,就各类基金的收益而言,会有年有年,今年各类资产的轮动会进一步加大。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FOF基金今年将具有更加稳定的收益特征。

现在收益最好的基金

本文来自《国际金融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