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日葵,80后老外贸,从事业务十余年,擅长沟通谈判,至今保持零索赔记录;目前SOHO有一个热爱外贸的宝妈,愿意分享。
客户拒绝发货?!
去年11月,我有一个客户,他有两个140立方米左右的高货架货物。确定装货日期后,工厂开始安排生产。所有的货物都在生产线上。客户说订不到舱位,要等下周的船。把货物放在仓库里,等待装运。
在第二个装运日期,客户仍然没有预订舱位。这个时候国内关于海运费上涨,舱位不足的消息已经满天飞,我就向客户建议改成CIF,海运费预付,我们订舱位。
客户不同意,一直跟我强调国外货代说舱位可以在下一个船期订。
如果客户订不到海运费收取的舱位,只是拒绝发货;工厂一直催我发货,因为现在其他订单也陆续订不到舱,仓库空越来越紧张。
感觉刷完脸了。在这种困境中,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积极想办法为客户和工厂排忧解难。毕竟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第一个建议,客户拒绝了...
不管客户同意不同意先做CIF,我花了一天时间找能拿到舱位的货代询价。
当时预付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不同货代的价格也相差很大。经过对比分析,我们选择了相对安全、实力适中的两家货代的报价,为客户制定了一个出货方案。货代说价格没有有效期,随时可能变。让我尽快确认一下。
此时的报价比客户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的到付运费价格高出约1,000美元。客户坚决不同意,坚信她那边的货代能拿到舱位。
结果下周一货代来跟我说之前的报价作废了,价格要涨了,舱位没了。
此时,货已经在仓库里放了一个多月了,工厂老板亲自联系我,告诉我,最后再搁置一周,不发货就处理废品,因为仓库堆不起来,生产周转不过来。他说他跟我关系很好,让我一直拖着。
我在这个行业很多年了,很理解工厂的难处。我说我一直在这里积极想办法,还需要他们的帮助和多住几天。
再次咨询了多家货代,选择了可以确认舱位的日期和价格,再次为客户制定了出货计划,告诉客户为了尽快出货,我们愿意给客户补贴每柜500美元的海运费,否则只能作为物料退回,客户要支付相应的损失。
客户不同意,认为价格仍然无法接受。所以我们又错过了发货日期。
一周后,价格直线上升,每柜比每日到付价上涨了1600美元,目的港可比报价让客户终于意识到我说的严峻形势是真的,这让我尽快订舱位,按CIF发货。
于是,晚上我通知货代订舱位。这个货代是我第一次合作,但是我莫名其妙的信任了他,最后定了舱位,通知了客户。
但是,客户又反悔了!他们说这样发货不划算,让我取消订舱,把货留在仓库里!
任性的是客户,尴尬的是我。我只能通知货代取消订舱。货代一次次跟我确认,这次取消之后,这个价格肯定是没有了,以后涨价的趋势很明显。
(在这里,我还要感叹一下,有些货代在工作日天气顺利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群发广告。不如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努力帮大家拿到最合适的价格,订舱位,顺利出货,比发一年的群发广告更有效。第一次做这个询盘的货代比较靠谱,也比较老实,所以出货后我把他介绍给了其他一些外贸朋友。)
工厂一直在催,大家都熟悉了,也在轻轻催。建议对我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客户放弃发货。
我向工厂建议,我们是否可以处理掉一个柜子的数量,将另一个柜子留在仓库里。工厂拒绝了这个提议,说现在大家的订单都很紧张,我们不能这样迁就,不然工厂真的不行了。
我让工厂拍视频给客户看,140立方米的货物占用了仓库大量的空间,然后让她看我们其他产品需要多少空间才能持续周转。
有时候,我们不断强调一个数字,客户无法直观感受到,那么就尽量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来,让它一目了然。客户看了视频后表示理解工厂的难处,但是海运费实在无法接受。
在第二个方案中,客户再次拒绝...
我知道客户急需这批货。经过一段时间的核算,如果所有的材料都退回,有两种结果:
1.客户的预付款基本可以作为损耗支付给工厂,因为退料做好之后工厂可以作为第二次退料,所以不需要全额支付给工厂。
但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我花了钱却没拿到货,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客户不会同意的,所以这个计划行不通。
2.我不需要动用客户的押金,但是我会自己为客户支付工厂的损失。好在钱不多,我也买得起。
前提是说服客户放弃这些商品。下次海运费下降,她要发货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正常提供货物。虽然我在这个方案中损失了一笔钱,但是这个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不会流失。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顾客不同意退货。他们需要那批货物。她让我租个仓库存放,等海运费降了再发货。
我跟厂子咨询过,厂子说不仅不划算,而且很难实施。远的话,光交通费用就会很多。由于其规模庞大,仓库费用不会便宜。最重要的是,易燃物品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向客户解释并分析了该方案的不适用性。
既然她需要货,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想办法发货,让客户顺利收货。她那边订不到舱位,就接受我们订舱位。
我再次提出两个建议:
1.两个柜出货,为了减少客户的损失,除了工厂补贴每个柜500美元海运费外,我个人补贴每个柜500美元,即一个柜1000美元,从尾款中扣除。其实所有的钱都是我自己补贴的,但是这样分配似乎也是合理的。)
2.我们发货一个集装箱不做海运费补贴,退货造成的损失全部由我们承担。
第二种情况更合适。我认为我已经提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但是客户仍然拒绝了我的建议!
她在WhatsApp上给了我很多强硬的话,我知道这是她老板的启发,老板是对的。客户大概的意思是,我们不同意取消我们需要的货物的订单,而且你不能自己做材料。工厂有义务把货物储存起来,直到我们想装运为止。
死而重生
当时再加上国外疫情严重,很多人预计海运费可能无法缓解今年四五月份的下滑,工厂也给我下了最后通牒。
收到客户强硬的回复时,我正准备去接孩子。看完之后,我生气了,冷静了一分钟。我回答道:
我好难过,拒绝了那么多提议,你就赔了定金,什么& # 39;更糟的是,你会失去我!
说完这话,我突然觉得浑身舒服。我已经从饼干般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然后就不理她了。
我之前认为最糟糕的结果是不发货。我们自己处理的货,下次客户要出货,补就行了,因为产品生产周期很短,一切可控。如果是一发不可收拾,我不会大胆的把这句话扔给她。梁静茹没有给我勇气,但我给了自己信心!
合作多年,我脾气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不合格,交货延迟等问题。我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和顾客交谈。
我认为人人平等。我一直在努力帮你找到方法。你也要体谅我的处境和困难。交货日期也是白纸黑字约定的。既然延期装运需要双方同意,为什么你单方面要求延期是合理的?!
晚上客户给我打电话,说找了国内的好朋友帮忙联系一个仓库,先存起来以后再发货。我以为她安排好了一切,愉快地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客户让她帮忙找仓库。她很远,离工厂1000多公里。
我向她详细说明情况后,她说:“140立方米的运费,不确定的仓库费用,还有易燃的风险,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运一个柜子,你承担另一个柜子的损失,我帮忙说服她(客户)。”
这位朋友虽然素未谋面,但也是外贸人。她能感同身受我的处境,并积极向客户说明优缺点,说服她采纳我的建议。特别感谢这位外商。当时她还感慨地说,你们合作了这么多年,尽量圆满解决这件事吧,好客户难求,好供应商难遇,好好珍惜彼此吧。
最后客户同意发货一个柜子!
装柜后,第一次真诚的向客户道歉。我说我不应该这样给你压力,但是非常感谢你理解我的处境。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大家都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谁也没有错。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想办法积极解决。
客户说今年真的很辛苦,特别辛苦,也感谢我这么耐心热情的帮忙解决问题。
但是,不要以为把柜子打包运走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这个内阁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内阁。
出货,一波三折
最后客户答应发货,但我知道现在还不是把心放回肚子里的时候。大家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一柜难求,尤其是高柜。
订舱很顺利,果然柜子够不着,司机排了一天队也没提。
货代建议我花点钱想办法先提柜。这个时候只要能提柜,花的钱就不管了,我就让他操作。
最后到了晚上9点,他通知我,他提到了橱柜,安排第二天早上去工厂安装橱柜。装柜后,我高兴地告诉客户,让她尽快安排付款——因为敏感地区,每次收汇都会拖延很久才能入账。
开航那天到了,我跟货代核实船是否开航了,货代说已经按时开航了,这一刻我彻底放心了。然而,我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
货代通知我柜子被甩了!!!
做了10多年外贸,基本是一柜一品,偶尔遇到海关检查,次数少之又少,一切都很顺利。这是第一次,被甩了,最后还劝客户离柜,这种事还能发生!
货运代理确认了一些事情:
第一,如果接下来的出货时间表中仍然出现爆仓的情况,有没有可能出现柜体倒掉的情况?
货代说,甩柜优先发货,行业也有规则可循。我反驳他最近的出货情况,一点规矩都没有。货代还来了一句特别幽默的话:可以赚钱,但是不能杀人。
第二,在下一个出货日期,海运费是否还会按照之前的报价,不会涨价?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就去通知了客户和情况。我们相对沉默,不得不等待。
第二个发货日期是12月18日。随着日期的临近,货代通知我船还没有靠岸。
就这样,我的柜子在12月8日装船进港的时候就被倒掉了,后来又被推迟到12月18日的下一个装船日期,然后又被推迟到12月21日,再被推迟到12月25日。
终于在12月25日,当我得到船已经走了的消息时,我以为我的储物柜会在码头等除夕到2021年!
现在回想起来,只是写出来的几个日期,不想再经历一遍。
第一次告诉客户开航的消息,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这次客户很快就要付尾款和海运费了,算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至此,这个柜子终于完成了。接下来说另一个柜子。
未发货,但被退回
之前客户不同意“运一柜弃一柜”的方案,我也让朋友帮忙看看有没有办法转卖这些货,也有外贸前辈问我需不需要帮忙铺货。毕竟他们的圈子更大。
但是考虑到产品的实际情况,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大家。做生意真的需要交朋友,特别是那种你摔倒了,身边有很多手伸出来扶你一把的感觉。
这个140立方米是定制的规格,能用的人比较少。国外海运费普遍较高,光运费成本就已经超过一个柜子的价值,不存在转售给国外客户的可能。
在国内也是同样的问题,因为技术含量低,这样的工厂比比皆是,货物体积大,运输成本高,而且需要这类产品的公司或个人都是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所以在国内转卖的可能性也很低。
当时在小范围内四处打听,没有合适的,就放弃了转卖的想法。毕竟沟通成本也很高,不想再浪费时间,也不想让朋友花时间帮我咨询。最后,还是希望客户能锁定“取一柜弃一柜”的方案。
机柜安装后,剩余数量需要归还。工厂算完成本后给我一个数字,大概是原价的7折。
在这个订单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我一开始并没有要求工厂帮客户分担一些损失,因为工厂在其中并没有做错什么。直到最后拿到这个数据,我想了想,问工厂能不能减少一点量。
其实我也没做错什么,但是我也是有责任心的帮客户承担了这个损失。如果工厂不好意思了,我就一个人承担。
老板认识我10多年了,合作一直很顺利。他也知道我的性格。他让我自己说一个数字。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想用什么谈判技巧来进行心理游戏了。我直接报了号。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
最后我算了一下,除去出货柜的利润,工厂帮忙分摊的部分,剩下的我自己要付给工厂的部分,并不多,这个订单损失也不是很大,可以说是以最小的损失解决了这个难题。
暴风雨的感觉
这批货是我一路上遇到的最大问题。中间有很多波折,但最后没有圆满解决,处理得当。以很小的损失赢得了客户的赞赏和工厂的理解。
发货前,客户对我都很苛刻。发货后,我告诉她海运费接近10000美元。她非常感激我,说我是她最亲爱的朋友。
以下是这批货的一些感悟总结:
1.当出货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迷茫。先从心理上接受突发状况,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2.想清楚自己能接受的最坏结果,然后采取行动,让实际结果明显好于自己预期的最坏结果,也就是处理得当。这类似于谈判。首先要抛出高于自己预期的,然后在谈判过程中逐渐接近这个预期。
3.时刻设身处地,站在客户和工厂的角度看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如果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建议是不会被接受的;
4.做一个有韧性的推销员。如果客户很难,不要害怕。越是失意,越是勇敢。在沟通中不断调整方案,直到双方最终意向无限接近。
5.多交朋友。这次很多外贸朋友给我介绍他们认为比较靠谱的货代,让我在一天之内快速掌握最准确的我需要的信息,然后敢于在这样混乱的出货情况下为客户制定出货计划。之前想在国内转卖商品,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虽然没能成功转卖商品,但让我深深明白了朋友是最大的资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
6.平等对待客户和工厂。很多人对客户很友好,但是对待工厂却是另一种态度,这样一旦订单出现问题,工厂不一定会支持你。虽然我是个体户,但我总能得到工厂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价格、交货期、账期还是其他方面,不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大客户,而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心,在利润可观的时候不刻意压低价格,在没有利润的时候大家勒紧裤腰带一起拿下订单。工厂对这批货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SOHO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们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由于客户和工厂还在,即使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革命”友谊也再次得到了加强。你怕以后没生意吗?这就来了。
春节后没多久,就有客户来问我,现在想订四个高柜,什么时候发货?我赶紧叫她停下来,问她:你知道现在海运费是多少天吗?“还是10000+美元!”
前几天客户又问我,我能下四柜吗?
我回答:我也想接单,但是海运费还在天上飘。至于什么时候降到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会尽快告诉你,我现在真的不能接你的订单。
几个月前,客户B订购了两个高柜。接单的时候我反复跟他确认现在海运费多少,出货的时候可能会涨多少。你确定你会运送它吗?客户向我保证会送到,我就接了订单。
这次周期特别长,订了整整一个月的舱。接柜很顺利,但是装柜之后就倒掉了,好让我在接下来的船期离开。经历了第一次的波折,第二次办理,就熟门熟路了,心平气和了。
今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身边的外贸朋友两极分化严重,有的订单很少,有的客户生产后不愿意出货,但也有SOHO的朋友在第二季度就已经完成了去年三个季度的销售,甚至还有SOHO夫妻合伙人。截至目前,销售额已过亿。
对于“危机”这个词,很多外贸人应该知道怎么理解。
我不看没落的外贸行业,也不羡慕别人的成绩。我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节奏,接受自己能控制的命令。
一个人的SOHO路漫漫,边走边练!
(本文已发表于《焦点视界》第78期。保留所有权利。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