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半路上
一边喝茶,老罗一边打电话邀请他去钓鱼,欣然接受。老罗是我初中同学,经常和几个高中同学一起去钓鱼。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加入了他们,没有钓具,有着满满的秋风。11点钟,我们开车接了老阳和老陆,向通江镇驶去。
蛰伏已过,清风不冷。是踏青赏春的好日子。与之前和伙伴的对话不同,在路上,我感觉肚子不舒服,脑袋里塞了棉花,晕车。大家分析可能是玩手机太快造成的。让我睁开眼睛看着远方,提醒我运动的必要性。在通江镇下车吃午饭后,我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差点摔倒。大家都抢着抱。最后,我到了钓鱼的地方。在车上休息了一会儿,迷糊了一会儿,清醒了很多。
刘凯河从这里穿过,水波宁静,河道不宽,静如一潭水。连绵的低山,山上柏树成林,林下两三层梯田,形成了川西农村独有的风貌。这个地方叫观音寺,隶属于中江县瓦店乡。沿着路德路走,你可以看到近年来著名的开江大辉湾和盘龙大辉湾的美丽景色。
给我的伙伴系上鱼线,插上杆子,隔壁钓鱼。半个小时后,按照他们的行话,这里的口不好,除了几条墨线鱼,没有任何收获。大家猜测,不久前可能有人在这里用电捕鱼。回想上次在这里收获颇丰,有白条、鲫鱼、红尾、桃花点。
我暗暗觉得他们的钓鱼技术有问题。与我所知道的其他钓鱼高手相比,这支由警察、医生、果园主等组成的业余队伍。拥有普通技能。但是,我只好跟着人群找了个渔场,继续向下游游去。机耕道很平坦,但是又窄又陡,几乎晕车。一路,一路,另外两个朋友在路上。在云起村的悬崖边停下来。经过探查,你有条件留下来钓鱼了。大家斗志依旧高昂,背着行囊行囊,一脚深一脚浅地下到海边。空有几组跨江捕鱼,对岸几个渔民互相打招呼,热情地介绍捕鱼情况。
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下面的朋友还在找路。早春,六点半天就黑了,只有三个多小时的垂钓时间。欠条很傻很天真,很快就会上钩。我和老罗在同一个水域钓鱼,他有时会教诱饵的使用技巧,有时会隔一天在另一个沙滩上和队友开玩笑空。陆、白苟等名词吓得我一愣一愣的。
因为钓鱼,我们从小就认识。镜湖当时叫绵远河,开江桥当时叫东桥。浅河床与许多小河和沟渠纠缠在一起。一根简单的竹竿,配上几条蚯蚓,就能度过漫长的一天,轻松获得很多乐趣。现在后备箱里放满了各种钓具,各种形状类型的鱼饵,不断更新的钓鱼信息和技巧。然而,越来越难找到钓鱼的乐趣。
下面的朋友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我为我的合伙人的注意感到羞耻。他们就像带刺的闰土,而我就像一个提着鸟笼的老人。我看了一会天,看了一会山,收获不大。小时候对钓鱼的痴迷,在我看来越来越淡,他们却痴迷。是我变得面目全非,还是他们为了追求简单越走越远,变得越来越好?
天黑了,我眼中的河岸又远又静。水坑旁,有一些刚从冬眠中醒来的昆虫,柏树林里野鸟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另一边天台寺的下一个农家乐,一个老农正操着本地口音大声说话。与城市的喧嚣相比,这里的黄昏与天地融为一体,俗念植于土壤。我仿佛是随风摇曳的无名野草。
打着手电收拾好渔具,慢慢往回走。按照惯例,鱼会在通江镇或者盘龙场镇固定的小饭馆里处理,还会上几杯饮料。回到家给妈妈打个电话,和她一起分享野溪垂钓的快乐。
[《浣花溪》文学专栏征文通知]
欢迎投稿散文(含游记)、短篇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不在组稿范围内,因为编辑部自行组稿。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应注明“散文”或“游记”或“短篇小说”。作品必须原创,独家投稿至“浣花溪”栏目。禁止抄袭、一稿多投和投稿已发表作品。作者可以在稿件中附上自我介绍和照片。邮件不要用附件,直接发正文就好。部分作品将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登。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银行及网点、卡号、身份证号、电话等详细准确的信息。提交材料:huaxifukan@qq.com。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收养,将会有酬金。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