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人们说,“二月二刮水龙头,一年四季神清气爽”。这一天,人们有“除旧发”的习俗。当日上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北京多家美发店了解到,所有店铺都早早开门,店铺已经爆满。
东方理发店的工作人员说,今天所有的店都提前半小时开门。东方理发店的经理告诉果壳财经记者,上午11点,店里已经接待了50人,全天预约都是满的。“以前二月二,我们店一天就有两三百个客流。”
四联美发的工作人员说,今天店提前两个小时开门,从早上9点到早上7点,“店里人流量也是平时的2-3倍。”
“很多客人提前预约,有的提前两三天,有的提前一周,甚至提前一个月。今天临时决定理发的客人很少,一般都没有空座位。”巴黎劳伦美发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店预订已满。
北京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会长陈告诉果壳财经记者,大部分美发从业者都是外地的,春节期间有一半的员工早早回家,所以正月期间,美发店生意比较冷清。“2月2日大家都很忙。今天所有的连锁理发店和街边小店,从早到晚基本都是爆满。”
“就收入而言,今天非常可观。但今天来店里的客人大多选择理发,烫发染发等大型项目相对较少。从理发的角度来看,男性顾客会占到70%左右。”陈对说:
据果壳财经记者统计,一般来说,节日收入占美发师全年总销售额的20%-50%。“我们店里,节假日收入占全年的35%左右。所以要做好节日服务,全年销售任务也是有保底成本的。”巴黎劳伦美发店的工作人员说。
美发行业真的是暴利行业吗?但是为什么大众美发行业跑不出一家上市公司呢?
图/ic
理发师之间的竞争背后,店铺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
以三里屯SOHO为圆心,以一公里为直径,画一个圆。圈子里有144家发廊,相当于北京一点点奶茶店的数量。
这个几乎是北京之夜代名词的地方,成了很多发廊的首选地点。据东田造型前员工透露,东田造型在三里屯店最初的月租是10万元。
“商圈决定了客源的数量和质量,能给店铺带来客源。而‘商圈店’不同于客户相对固定的‘社区店’,流动性大,一般都是连锁品牌,或者网络名人店喜欢把厂址选在这里。”一位拥有两家理发店的老板总结道。
房租和员工工资是决定美发师价格差异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人工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45%-50%,房租成本一般在10%-20%不等。价格昂贵的理发店大多位于高端商圈。除去水电和装修,房租成本更高,门店员工多,工资成本高。
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除了基本的头发服务,还需要更多的附加服务来吸引消费者,比如头皮检测仪、按摩椅等。ModePlus还提供下午茶服务和摄影师拍照,拥有专属独立空房间。
此前,记者走访发现,东方理发店也有单人肩颈开背套餐,可享受淋浴、按摩、取暖、免费养生粥等一系列服务。
更有甚者,求明星一起加持。在东田的每一家模特店,吕燕的巨幅照片都贴在最显眼的位置。“现在,只要你在街上看到吕燕,你就会知道这是东田。”东田造型的创始人李东田曾经介绍过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吕燕和尚雯婕是东田风格的搭档。
与的股东田不同,歌手直接投资了高端连锁美发沙龙ModePlus,这是一家只面向女性顾客的美发沙龙。
巴黎劳伦商店。图/新京报记者赵方园摄
后劲不足:4000亿赛道,为什么上市公司跑不出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美发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截至目前,中国以美发为关键词的相关企业有147.9万家,美发赛道上也诞生了永琪、文峰、富源、兴科多、普业等一系列连锁品牌。
目前市场上的美发沙龙一般分为直营店、加盟合作店、个人工作室三类。另外还有几家国营理发店,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四联美发有限公司是北京老牌国营理发店。
直营店由总部出资统一装修、管理、培训,标准化服务程度高,但投资压力大。加盟店是总部提供的品牌。加盟店每年缴纳总部的固定承包费后,按照营业额的不同比例支付佣金。
品牌机构更倾向于“加盟连锁”和“互联网加门店”的经营模式,定位更加细分和专业化。比如获得多轮融资的“兴科朵朵”和“有间生活”,都是以创新著称,主打快剪模式,不洗头不造型,只负责剪短。
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IDG资本、经纬中国、君联资本等资本争相进入。[/s2/]
据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美发赛道融资案例143起,总金额超过30.8亿元。其中,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发生43起和33起融资案例,全年融资金额超过4亿元。
IDG资本、经纬中国、君联资本等知名公司都以“互联网加美发”为核心。过去10年,IDG资本投资的“南瓜车”、“美啦网”,经纬中国投资的“时尚猫”,都是线上到线下的美发服务平台。
到2021年,美发行业全年融资缩水到三家,分别是Judy先生、SHOWCIRCLE和TYMO,后两家是提供化妆美发工具的公司。
朱迪先生的定位是针对新中产女性的商业服务套餐,以洗发、护理为主,不提供剪发、烫发等传统理发店。2021年10月获得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永通投资、华人文化投资、安云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亚瑟·奥肯在《奥肯定律》中提到,GDP每增加1%,美容院的数量就会增加0.08%。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美容美发行业规模已达3512.6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我们找不到一家上市公司。在新三板上市的东田造型现在负债累累。
2016年,东田时尚在新三板挂牌。作为东田时尚最著名的品牌,“东田风格”拥有近40家全资子公司和25家直营理发店。
根据东田时尚当时的招股书,李东田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29.65%的股份,吕燕和尚雯婕两位明星亮相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东田时尚的股份。
2018年6月13日,东田Style退市。两年多的时间,结束了资本市场“美发第一股”的苦涩历程。
此后,美发赛道上再无上市公司。不仅如此,很多知名品牌都被问题困扰。
2021年底,因花式彩虹屁被员工称赞的上海文峰,因大额消费拒不退款、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问题,被上海市消保委多次约谈。
纵观美发行业,长期被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办卡等问题困扰,难以摆脱。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月29日,共有346条消费者对国内美容美发连锁品牌沐贝的投诉。投诉的原因大多是Mubei伪造卡,拒绝退卡。另一家连锁品牌永琪美容院投诉62起。投诉多为诱导消费、会员卡不能通用等。
由于加盟店只提供一个品牌,员工也是在各个门店自由招聘培训,标准不一样。有大量门店加盟,但也容易出现人气迅速但后劲不足的情况。
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赵方园编辑陈力校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