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翰林。分析数据是我们做电商和运营的必备技能。一个优秀的电商必须学会从各种繁杂的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线索,从而推断出店铺下一步的走向。
但就数据分析而言,有很多误区是大多数商家都会犯的。今天翰林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些误区,避免再次踩坑。
1。老访客不是老顾客
在商业顾问-流量-访客分析-访客分布的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数据,包括访客的地域分布,淘气值分布,消费水平,性别等等。
其中一位老游客经常被忽视和误解。误会什么?我来给你展示一下商业顾问中老访客的概念。
“6天内到店,会被记录为老顾客;否则,你将是一个新的访问者”。是不是在看到这个地方之前,大家对新老游客的认知都是,买了我们的宝贝就是老游客,没买的就是新游客?
这里大家混淆了新老访客和新老客户的概念,老访客不等于老客户。
老顾客能给我们店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根据新老访客转化率的不同来判断我们宝贝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如果老访客的转化率远高于新访客,说明老访客在同行中判断各种产品后,最终购买我们宝贝的转化率更高,也就说明我们的宝贝在同行中有更高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在“浏览未购买的访客”下改进我们宝贝的展示,提高转化率。
这就是这个数据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当初的想法相差甚远吗?别急,这只是第一个误会,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二,需要考虑性别因素吗
同样,访客分析中也有性别数据,那么性别能给我们什么呢?
大部分商家都应该有性别的观念,就是哪种性别的人比例高,我就提倡哪种人。这个想法乍一看是对的,但实际上还是有点片面。
比如我们做口红品类,应该是女生用的,买家大部分是女生。但是男生不会买吗?
如果我们在做直通车推广,在“口红”这个关键词下,哪怕一个男生搜索到这个关键词,也说明他有这个需求。当然,并不是说他买口红是为了自己用,更有可能是作为礼物买的。
这种情况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以类别下的受众性别群体数量来直接否定另一群人的消费能力。即使是口红这个品类,男性购买口红的转化率也高于女性。
所以,是否提拔某个性别群体,不是简单的根据群体的性别比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来决定。
第三,淘气值越高,客户消费能力越高
很多商家会以淘气值来判断自己宝贝的受众是否有很高的消费水平,但其实相比淘气值,消费水平更能体现这一点。
官方称,淘气值是基于用户过去12个月在淘宝的“购买、互动、口碑”等行为得出的数值。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看你在淘宝买的频率。频率越高,淘气值越高。但是,并不代表用户的消费能力高,所以用淘气值来判断用户的消费能力是一种片面的数据比较。
另外,这里翰林讲的是消费水平,是根据商业行业的游客购物价格偏差来计算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这里的消费水平是指这些用户愿意在你的品类上花多少钱,而不是说这些用户愿意在所有品类上花这个钱。
翰林举例,如果一个用户愿意在鞋子上花500以上,他在鞋子这个品类上表现出来的消费水平就是500以上;同样一个家伙,买衣服只愿意花70 80元,那么他在衣服这个品类上的消费水平是70-80。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内容是希望你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能够明确自己对数据的分析,以及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到什么思路。如果分析数据的时候连数据的意义都不知道,怎么做好数据分析?
今天关于数据分析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