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gc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那些年主打年轻人的社交应用,为何都没起来?)



图片@视觉中国

温韬·罗超

“微信之后就没有微信了”。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笔者也认为社交应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取代微信的地位,但这并不影响社交赛道的精彩。

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内心都是孤独的,所以基本上都有社交需求。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移动社交行业2019-2020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规模达8.62亿,占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的96.9%,预计到2020年移动社交用户规模将超过9亿。用户市场可观,但需求很难由单一平台满足。一方面,陌生人社交、婚恋社交、职场社交、兴趣社交等不同场景的需求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社交需求,年轻人是最典型的。



00: 00后无处安放的社交需求

几年前,业内认为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即95后。QuestMobile世代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达到3.2亿,占全部移动互联网用户的28.1%。其实严格来说,真正的年轻人应该是00后——95后,他们是第三年,最大的也是00后今年21岁。据2019年统计,中国00后网民有1.8亿,这个数字现在可能超过2亿。



本世纪初,它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被称为“千禧一代”的00后一代的记忆,可以说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因此,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的文化更加多元,思想更加开放,思想更加丰富,更加渴望探索、表达和分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渴望追求个性、彰显自我、重视精神、追随潮流。

消费市场的变化反映了上述趋势。异军突起的POP MART、袁琪森林、花溪子、喜茶等新锐品牌,都是通过产品创新、体验创新、营销创新,抓住与众不同的“Z世代”用户,满足他们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

“Z世代”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方面也有独特的需求。QuestMobile数据显示,Z世代用户使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时间)和广度(数量)均高于全网平均水平。2020年11月,他们平均使用互联网174.9小时,超过全网140.1小时的水平。平均使用应用数为30.2,超过全网25的水平。在各种应用中,社交网络最受欢迎,其次是视频、网购和音乐。他们不仅会使用微信或QQ等主流社交产品,还会同时使用多种社交应用。



为什么很多00后常用的社交应用“比较花哨”?【/S2/】00后出身互联网,跨线交流机会较少。再加上独生子女等原因,他们普遍比较孤独,社交需求也比较强。他们的社交活动不仅旨在“添加一个微信”来交朋友,还涉及更多领域,如社会兴趣、个人表达、体育和娱乐以及内容共享。

社交分享无非就是“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我在关注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我在想什么,我的生活”。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在IM、微博(社交媒体)、交友、内容社区、陌生人交友、职场社交、社交兴趣等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交应用。但是,就“我在想什么”而言,还没有一款App可以让00后畅所欲言或者自由交流。

年轻人有强烈的表达欲、分享欲和求知欲,但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相对较弱,且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但社交平台要么是成人关系链,Z世代尤其是00后用户很难参与和产生共鸣。或者是交友、婚恋、事业、消磨时间娱乐等目的性很强的社交平台,难以沉淀优质内容和互动;如果纯粹对社交感兴趣,往往会成为媒体属性强,社交属性弱的平台,不适合表达。



没有针对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应用,所以存在市场空白空。

为什么年轻人从来没有社交成功过?

早在2013年,马就意识到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样的。他说,“我们做QQ的时候还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玩,我们也看不懂。”当时Snapchat在阅后即焚很流行,腾讯投资是因为“我们自己用起来也没觉得有意思,但是发现12-18岁的女生特别爱玩。”Snapchat于2017年上市,最新市值900亿美元。迄今为止,Snapchat仍然是脸书、Instagram和Snapchat中最年轻的平台。财报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2020年Q4超过90%的Z世代用户使用Snapchat。



前几年国内很多应用都有Snapchat的影子。陌陌的内容,提出“视频社交战略”作为视频+社交的尝试;美图提出“美颜社交”战略,强化社区属性,推出美拍等产品;QQ很早就决定聚焦年轻用户。2015年,手机QQ的90后用户占比接近60%。后来手机QQ推出了很多图片/视频的社交功能。曾经想做“中国版Instragram”的App In也尝试了图片和视频社交。然而,这些应用未能像Snapchat那样成功抓住年轻人。

pugc是什么意思

2019年,中国的社交电路突然热闹起来。年初,经过多次快闪,马桶、聊天宝“围攻”微信,吱吱呀呀、语音邂逅等音频社交应用一度火了起来,鲱鱼罐头等创业公司出现获得融资。腾讯今年推出了猫、轻聊、笔记、好友、回复、轻相遇、开心相遇等10多个社交应用...他们中的一些人主要与陌生人交往。

2021年,在ClubHouse流行起来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股“类似ClubHouse”的创业风潮。

社交市场似乎从来没有冷清过,但结局却令人惊讶: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社交应用真正让中国年轻人爱上,就像Snapchat之于美国年轻人一样。“微信太强”不能说明一切。其实很多社交需求是无意的,也是微信难以满足的,因为微信有很深的熟人烙印。事后看来,中国并不存在“专属青年社交”,原因如下:

1。旧瓶装新酒。很多应用都是在原有社交体系已经非常成熟的前提下的所谓“转型”:陌陌做视频社交,但就像它的名字“陌陌”一样,陌生人的社交基因根深蒂固;QQ做兴趣的图片/视频/社交尝试,但熟人IM的属性很难褪去;美图转型社区平台,“美”和女性用户的属性,尤其是工具属性,已经很难改变。总而言之,“转型”会有“旧瓶装新酒”的挑战。不可以,但是如果不能抛弃原有的思维,很难抓住年轻人。

2。过于注重竞争或策略。有些社交产品的出现是因为竞争,或者是大公司战略的产物。腾讯在2019年推出了10+个社交产品,没有一个引起轰动,因为这些产品的推出都是为了防御,不需要“碰撞测试”;字节跳动的多闪是基于竞争,因为“从战略角度来看,字节跳动必须社会化”,多闪和微信还因为用户头像和昵称的数据问题对簿公堂。如果一个产品的出现不是因为用户的需求,而是因为企业战略或者竞争的需要,往往会适得其反。思维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3。盲目跟风,忽视用户需求。2017年前后,很多应用都学习了Snapchat,甚至是像素级的模仿。虽然功能应该都有,但市场并不买账。2021年的会所大火,中国又出现了一次复制潮,都失败了。行业复制2中国(C2C)模式早已失效,社交产品文化属性强,更难复制。第一大热门社交应用QQ不是舶来品。此后,国外所有跟风做“中国版XX”的社交应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要么满足的需求不是中国用户所需要的,要么在成熟的产品中变相满足了相应的需求。

其实几个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年轻用户的社交需求没有真正被挖掘和满足。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意味着市场机会。

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交应用?

中国年轻人真正需要的社交应用有哪些?这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让我们从一些非典型的社交应用中探寻可能的答案。

1。哔哩哔哩:“后浪”视频平台是一个视频社区。

哔哩哔哩起步于二级社区,所以它有独特的社区氛围。在独特的“回答会员”模式下,只有回答相应的问题才能成为会员,看似提高了门槛,但实际上是筛选了用户,维护了社区氛围。2020年,哔哩哔哩将下大力气“破圈”,目标用户从35岁以下的Z维度拓展到Z+维度。MAU将从三年前的7000万攀升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2.02亿,增长率为55%。同时,用户付费意愿、用户粘性、使用程度、用户数量、提交数量等关键业务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

即便如此,哔哩哔哩仍然具有鲜明的“年轻人”属性。哔哩哔哩虽然不是社交应用,但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年轻人表达和聚集的功能。只是一种“少数人做内容给大家看”的PUGC内容创作模式。毕竟长/中视频创作门槛比较高,观众只能在弹幕处与评论区互动,而且互动都是围绕视频内容,社交主要发生在Up主持人和粉丝之间。



【/S2/】哔哩哔哩证明了年轻人社交的重要点是社群氛围,这也是后浪的宣传片《和而不同,美在一起》所表达的价值。年轻人心理脆弱,希望得到认可。在一个好斗的社区很难抓住年轻人。

2。魂:它不是一个交友平台,而是一个虚拟的社交网络。

前段时间有消息称soul正在冲刺IPO,估值20亿美元,这让这款2016年才推出的产品受到更多关注。很多人误解Soul,以为它是类似陌陌的交友交友软件,甚至是音频社交软件,其实不是。

Soul将自己定义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虚拟社交网络,他们基于兴趣地图建立关系并分发内容。”Soul不以关系匹配为核心功能,而是构建一个“虚拟的社交网络”。用户有个人主页,可以分享各种内容、想法和生活,就像脸书一样。不同的是,关系链不在生活中。



Soul会根据用户的社交画像和兴趣图谱智能分发内容,可以帮助用户建立高质量的社交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以约会为目的,用户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不见面,只交换内容。陌生人社交的一大难题是破冰。Soul用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台的价值不止陌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平台用户“约好就走”,因为成为熟人后去了微信,可能就不回来了。灵魂是年轻人的虚拟社交网络,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如熟人、职业等。)对应。

Soul的MAU和2021年1月的DAU已经超越了哔哩哔哩/小红书/GetWord(《悟空》)等平台,足以说明其在年轻人社交方面的巨大潜力。

3。鲱鱼罐头App:从图片表达开始的另类UGC社区。

鲱鱼罐头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应用。2019年9月上线,在OPPO、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获得多项大奖。据媒体报道,其拥有近200万用户,几乎零推广,月活近30万。平均每天产生数万条内容。



鲱鱼罐头的模式有些不典型。从表面上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用、超出预期的UGC组件——比如搭配智能角色、风格感强的图片、简单易用的变声配音/配乐等等。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高效、便捷、简单、轻量的社交产品是用户对移动社交的期待,鲱鱼罐头的智能极简表达理念契合了这一点。

00后带有“鲱鱼罐头”水印的内容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但鲱鱼罐头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创意工具,而是“口味相投”的短内容UGC社区。它想做的是围绕00后这一代人全新的创作习惯,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深层思想的平台。

在鲱鱼罐头里,很难看到自拍、风景、美食、穿着、宠物等照片的分享,基本都是用户此刻“我在想什么”的分享。创作团队认为,很明显00后这一代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样的,“交朋友”不是目的,而是结果,而达到这个结果的方式就是千方百计。



用户在朋友圈等强关系链平台表达社交压力;社交媒体上,少数用户在表达,多数用户在倾听,平台绝对开放,用户怕被喷;在交友平台上,用户表达有很强的目的性。鲱鱼罐头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想法”的场所,然后得到认同或讨论。也明确针对年轻人表达想法的社交需求,70%的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下(Z世代用户)。

把以上三款应用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体现了一款年轻人的社交应用应该具备的共同特点:

【/s2/】首先要用良好的社群氛围,营造更好的表达环境。

《哔哩哔哩》、《灵魂》、《鲱鱼罐头》都强调平等、包容、多元的社区氛围,让用户自由表达自我,认可他人,相互碰撞。无论性别、职业、年龄,用户都可以在平等、包容、多元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所知。用户来到社区,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知道做什么,怎么玩。

当一个平台用户规模变大,却没有合理的运营和技术手段来维护社区氛围,整个社区就会乌烟瘴气。无论用户表达什么,都有可能遭遇喷。结果他们很生气,不敢表达出来。比如在社交媒体上,他们能感觉到“喷”多,大鸟多,只能“说话谨慎”。

其次,是满足用户的深层社交需求:价值认同。

大部分社交平台满足用户记录和分享生活的需求。前一步,他们可能是对分享内容感兴趣,下一步,就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基于此,他们可以获得价值认同和情感支持,这对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

年轻人的心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有情绪波动,也有青春迷茫。同时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需要表达内心的想法,渴望更多的支持。在很多以成人关系为主的社交场合,年轻人表达自己的压力很大,所以只能沉默。年轻人社交平台可以通过算法和运营帮助年轻人找到同龄人。Soul通过内容与算法的匹配,与用户形成高质量的关系。哔哩哔哩和鲱鱼罐头不强调建立关系,但他们也使用算法来分发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但是,在社交关系复杂、信息超负荷的头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发布任何内容都要三思,要考虑到长辈、同事、领导、同学的感受。不容易表达,也很难获得广泛的价值认同。

其次,是满足用户群体的社交需求而非单点社交需求。

脸书的社交网络基础是“六度连接”,而传统社交平台强调“关系链”。如今,社会关系更加扁平化。对于年轻人来说,点对点的接触不再是社交的前提或目的。社交对年轻人的价值可能是缓解孤独感,获得快乐,寻求认同,不一定和认识人有什么关系。多对多的社交,弹幕、会所、直播甚至小麦,都体现了这一点。这种派对式的社交,而不是房间式的社交,在网络上越来越流行。在这方面,年轻人的社交应用应该引起注意:关系不是起点或终点,而只是一种选择。至少在哔哩哔哩、灵魂和鲱鱼罐头中,我们没有看到对这种关系的过分强调。灵魂和鲱鱼罐头有一级菜单“方块”,让人不用建立联系就能交流。

最后,重视内容,社交的关键媒介。

年轻人在社交时有“没有社交内容”的感觉。当年QQ聊天室“为了聊天而聊天”的尴尬聊天,探索这种“为了约会而约会”的社交,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人。根据艾媒的报告,随着移动社交用户的迭代,00后年轻一代已经成为中国移动社交市场的主力军。这些年轻用户更喜欢轻松有趣的社交形式。超过43.6%的受访用户每天使用3-4个社交应用,内容社区应用仅次于IM,占比46.7%,远超泛娱乐(15.3%)和陌生人社交(11.6%)。内容在年轻人社交活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都在哔哩哔哩、灵魂和鲱鱼罐头产品中看到了强烈的“内容”属性。

写在最后:[/s2/]

现在更容易理解为什么2019年会出现大量新的社交应用了。00后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已经成长起来,成为消费者的中坚群体。无论是消费品牌还是社交平台,都意识到了这一波用户带来的巨大变化。“得年轻人者得天下”,腾讯、陌陌、微博等老牌社交平台,以及哔哩哔哩、soul、keep、鲱鱼罐头等玩家,都在努力追赶00后一代。中国年轻人的专属社交应用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样不同的00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社交平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