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gc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概念解析:UGC、PGC、OGC、PUGC,这些概念你分的清吗?)

猫哥说:大家都知道UGC,可能听说过PGC。你知道OGC和普格吗?这些看似相似的概念,都指向了互联网上的内容生产。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今天,猫哥将为您分析这些概念!



1、UGC



UGC模式的实践更早出现在2005年——以YouTube为代表的视频分享网站率先成功实践了UGC的发布和分享。同年,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200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报告》中首次提出UGC一词。

补充:信息规模、用户参与和互动的开放性等特征,显示了UGC模式在舆情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UGC模式现有的局限性成为阻碍舆论健康发展的对抗力量。“舆论反转”是在包括用户在内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一)UGC模式在推动舆情事件演变中的作用


1.UGC模式对舆情事件发展的自发驱动


第一,用户通过公开渠道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舆论发展。


UGC模式的信息规模是用户通过公开渠道(新媒体赋能和技术赋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结果。开放的参与方式赋予了用户追问真相、维护公民权益的自主权空,也为用户避免权力部门对话语的操纵创造了可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用户的发帖、评论、转发、观看等行为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施压,要求公布事件真相,起到了推动舆论发展、实施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次,UGC模式下的碎片化内容留给用户的想象力空,激发用户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


UGC模式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化、不完整的。这些内容虽然不能为事实提供真实确凿的证据,但留给用户的想象空:激发用户参与查询的欲望,引发用户对事件当事人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质疑。此外,用户贡献内容碎片化的背后是生产主体的非专业化。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自己的资源,采用一定的方法生产内容。原创已经成为UGC的标签。在充斥着同质信息的海量信息中,原创内容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往往被赋予揭示真相的使命。比如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由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贡献,不做任何处理,一经网络发布,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与受众将UGC的原创性等同于事件的真实性有关。

第三,通过观点的交锋,建立舆论认同。


用户舆论认同的构建是以互联网的“互联”和“互通”为基础,由用户相互接近、共享信息的愿望内在驱动的。舆情认同主要通过用户之间、用户与意见领袖之间、UGC与专业媒体机构之间的公共话语对抗来实现。在这种开放的话语对抗过程中,UGC的生产者及其影响者逐渐形成了新的舆论中心。这种舆论认同的“新”,往往表现出与主流声音的明显差异,甚至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和对抗性。


2、PGC


指专业制作的内容,与UGC相对。PGC以专业的方式提供相应的内容,比如媒体平台的记者、编辑,他们利用新闻的专业背景,通过写文章获得报酬。


补充:优质原创内容是新一代网络名人的核心竞争力。但与普通网民的UGC不同,网络名人大多已经有了团队支撑,而随着资本的进入,内容生产也从个人团队转变为公司化运营,这就定义了网络名人中的内容生产具有PGC属性。

目前,通过网络名人为产品定制广告内容来实现收入是PGC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选择追逐充满活力的新一代网络名人。比如微博著名段子手“天才小熊猫”粉丝近600万,微博单个广告创意报价已超过10万元。比如各大品牌的宣传渠道和预算也开始向时尚大V和人气博主转移。比如微信官方账号的知名时尚博主gogoboi,在各大国际顶级活动中都能受到品牌的邀请。papi酱的广告拍卖价高达2200万元,招标会门票定价8000元,不仅产生了新媒体史上的广告招标王,还被解读为传统媒体交出市场定价权的引申意义。


3、OGC



OGC和PGC几乎没有区别。他的英文是:occupuly-generated content,意思是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人生产内容,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4、PUGC

pugc是什么意思



Pu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即“专业用户生产的内容”或“专家生产的内容”,是一个互联网术语,指的是移动音频行业ugc和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

PUGC生态战略结合了UGC和PGC的双重优势。有了UGC的广度,PGC产生的专业化内容更能吸引和沉淀用户。目前喜马拉雅FM在平台拥有400万主播,其中认证主播8万人。其中,罗振宇、郭德纲、王自健、韩寒等6000名自媒体主播从事音频“微创业”,蔡蔡、窦超等众多草根主播正通过平台孵化成语音主播,他们在平台内共同创造了2000万条音频内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