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路灯图片大全(蜿蜒10公里 220盏新装太阳能路灯挂上中国结,今年渠县文星村“亮”了 | 新春走基层)



封面新闻记者李兴钢曾野摄影报道

华蓥山自东北向西南绵延600里,是川中丘陵区与川东平行河谷的天然分界山。四川省渠县林坝镇文星村,位于华蓥山上。面积1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60人。这里原本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现在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5000元。

抖音路灯图片

远离山路的文星村,今年格外热闹。1月28日,腊月二十六,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村子。腊肉飘香,家禽成群,汽车成群,新家一片光明。村里新安装的22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用中国结装饰,进村10公里长的主干道也装饰一新,为村民回家过年照亮了回家的路。



达州市总工会领导在节前到村里慰问村民

村子里的灯亮着

一个短视频吸引了80万人观看

1月20日晚,在达州市总工会、共青团达州市委、达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支持下,文星村共投入帮扶资金36万元,新安装的220盏太阳能光伏路灯当晚正式亮灯。这是村里的“大事”。达州市总工会领导的驻村工作队队长柏杨拍摄了一个短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得到了广泛宣传。

“短短几天播放量突破80万,我们都惊呆了!”柏杨告诉记者,他们不知道这个短片会如此受欢迎。网友纷纷评论:“村民告别常年夜行黑摸的局面”;“晚上打火把打手电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几代人的期望和梦想成真”...



文星村首届返乡村民歌唱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柏杨介绍,去年12月14日,三家对口帮扶单位负责人在文星村召开了第二次帮扶工作联席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如何帮助解决村子里晚上没有路灯的问题。会议最终决定:用两年的扶持资金,一次到位,分步实施,力争春节前完成路灯的购置和安装。短短一个多月,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大事”就解决了。

“不要怕风雨夜,乱将独行!”1月28日,腊月二十六,临近春节,这些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全部挂上中国结,灯杆上的标语和中国结相映成趣,成为进村10公里主干道两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很多外出的村民回来了。1月27日下午,由文星村“两委”和达州市总工会牵头的驻村工作队策划的首届返乡村民歌唱活动如期举行。在文星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用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并举行座谈会联谊会,讲述文星故事,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展望美好未来。



村民和支援干部一起安装路灯(受访者供图)



通信公司工作人员进村调试设备



文星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照亮发展道路

农民工返乡献“良策”

“村里条件越来越好,路修好了,路灯亮了,大家都想回家了。”文星村74岁的村民杨万树和大女儿住在一起,现在家里6口人。今年春节,分别在渠县工业园和达州市区工作的女儿和女婿都回家准备过年了。“以前我都是走路赶公交,现在要赶6块钱的公交,而且要10多分钟才能到。我女儿光腊肉和香肠就买了1000多块钱。”杨万树高兴地说,这两天,他都在等着孙子孙女过完节回家过年。

“忙完一年,一定要回家过年。现在村里条件这么好,我们明年就不出去了,在村里发展!”另一位村民王文友在省外打工多年。2018年,他花了40多万在老家建了一栋小别墅。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看着房前屋后新安装的路灯,王文友更加坚定了回乡发展的决心——他打算在村里率先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把这些年在外打拼攒下的积蓄都投进去。



王文友在村里建的别墅

1月20日下午,文星村召集海外企业家和就业人员召开座谈会,王文友应邀出席。和其他回乡参加会议的村民一样,王文友对家乡的土地流转、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文星村第一书记王树平、文星村村支书廖怡君回答了相关问题,充分肯定了这些建议,并鼓励大家回乡创业。

“我们制定了2021-2025年乡村振兴帮扶‘五年规划’,列出了八大发展重点,细化了支持加快产业发展的四项措施,明确了具体帮扶措施。”王树平告诉记者,随着村里情况的变化,有能力的人回村意愿越来越强,相关措施的出台也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相信未来的文星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收养,将会有酬金。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