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案例及启示(从任正非、稻盛和夫、王兴、张一鸣身上,我看到了创业成功的真相)

“创业就是完成比困难更困难的事情。”这句话出自《创业难》。

这本书的作者是以企业家和投资者为导向的霍洛维茨。作为创业的见证者和旁观者,他不应该骗我们。

  • 真的很难。难的不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
  • 真的很难。难的不是这次实现了,而是如何不断进化,一直实现。
  • 真的很难。难的不是一直往前冲,而是停下来,判断,平衡,妥协。
  • 你以为你是“做决定”的人,其实你更有可能是“总是妥协”的人。

    与所谓的一夜暴富的“神话”相比,几经波折后的沉淀和积累,以及成功后的自我蜕变更能给人以启发,因为从这些故事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他们成功的模式和路径,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哪些磨难和挫折,如何面对和应对,以及成功后如何成就自己和企业。

    回顾过去几十年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家,有的充满传奇色彩,有的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拼搏,有的则代表了新一代的拼搏创新精神。

    我们整理了四位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成功创业者的创业历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华为人郑飞:“我从小就明白‘活’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到现在大家都知道华为有一个关键词,“危机意识”。当然,这是任的“危机意识”而不是华为的“危机意识”。即使华为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之一,任仍然谈论“生存”这个词。他说“我从小就明白了生存的真谛”



    1944年10月25日,任出生在贵州省镇宁县的一个贫困乡村。他家有六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那里的中学老师。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经历了战争、贫穷、三年自然灾害、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人,积累了怎样的人生阅历和见识。

    虽然家里很穷,但由于任的父母重视和追求知识,任的学业并没有因为缺吃少穿而荒废。任高中的时候,一家人经常去山上挖杂草,煮了吃充饥。偶尔如果有合适的饭菜,就把他们分成9份,每个家庭成员都分一点,哪怕每个人都只有一小口。1963年,任上大学时,随身带的床单是他母亲用破布和碎布做的。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任深深明白,无论是人还是企业,想要活下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同时,不仅要生活,还要分享,让家人过得好,过得更好,身边的人都过得好。在大学里,任自学了自动控制、逻辑、哲学和几种外语。

    在部队期间,任两次因技术发明填补了国家空奖,经常被奖励,但他自己并不在意。别人拿了奖,他把奖分给大家。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低调。虽然年近80,但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为华为奔跑的路上。

    1982年,任从部队退伍,成为南油集团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然而,1987年,任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生意上被骗了200万,又因为央求留任未果,被南油集团开除。

    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父母和弟弟妹妹,44岁的任筹集了2.1万元创业,创办了华为公司。

    2001年,任在内部发表了《华为的冬天》,不久之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华为濒临倒闭,内外交困,外部环境差,内部管理差。面对成千上万的员工,任感到无能为力。他说:“半年就是一场噩梦,经常一觉醒来就哭。”

    这只是一场磨难的开始。创办华为后,任身体不止一次疲惫,身患多种疾病,做过两次癌症手术,不止一次重度抑郁症。

    创业故事案例

    然而,任并没有放弃,就像今天的华为,尽管被欧美封杀,依然坚守。他要华为活下去,要华为几万员工活下去。

    在华为走到今天的整个过程中,比“狼”更核心的东西,一个是学习和开放的精神,一个是专注。

    比如1997年,华为花了40多亿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花了很大的代价改善管理。当时很多员工反对,“西医真的管用吗?”“土鳖就是土鳖。你再怎么改造,也成不了龟。”......

    任当时很生气,说:“我最讨厌‘聪明人’,我觉得多读两本书也挺好的。不想读书的,就种田靠边站。学不好的,回去当工程师。不适应的就下岗,抵触的就辞退。”

    现在华为的智能手机都在工作,5G也在全球领先。不过,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任还是坦言,苹果的生态确实做得不错,他家也在用苹果。

    再比如,2000年以后,深圳房地产发展迅速,他的下属给任的建议是:“随便盖个房子,就能轻松实现百亿利润。”

    但任马上拒绝了:“以后赚了大钱,我可不想回来赚一点小钱。华为不做地产业务,早就决定了,谁再提,谁就下岗!”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集中精力分配资源向一个方向前进,就像军队攻城一样。”

    这两年华为受到欧美国家的封杀,这是任早在20年前就预测到的,因为华为作为一个通信设备要走得更远,必须在技术上不断前进,终有一天会与通信技术发展更早的欧美发生碰撞。任一度想避开它的锋芒。2000年,他曾经想以100亿美元把华为卖给一家美国公司,甚至合同都快签了。结果公司换了董事长,新董事长拒绝了这笔交易。因此,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20年第49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第一民营企业)的华为,走在了世界通信领域的前列。

    但任还是那个任。

    稻盛和夫:“遇到问题,请努力到神灵都会向你出手的地步!”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现年89岁。他一生创办了两家公司,但都是被他带进了世界500强。一个是他27岁创立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叫京瓷),一个是他52岁创立的KDDI。



    马云和任郑飞都非常欣赏稻盛和夫。当初马云的创业遇到瓶颈,他去找稻盛和夫咨询多元化的建议,成功帮助阿里巴巴渡过难关。

    任郑飞也非常赞赏稻盛和夫的管理。不难看出,任与稻盛和夫在经营管理上非常相似。他的“危机意识”和华为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视,与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稻盛和夫带领京瓷做的最关键的事情,就是通过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摆脱对欧美技术的依赖,从而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世界顶级精密陶瓷制造商和全球500强企业。

    京瓷很早就把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放在首位,这与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有直接关系。

    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稻盛和夫被同学放在一起。这孩子朋友不多,不想被孤立。他只是想更接近“孩子之王”稻盛和夫。他给了稻盛和夫从家里偷来的50块银元,反复向他保证可以随意花。于是仗义执言的稻盛和夫用这笔钱买了很多好吃的分给了“弟弟们”。结果很快发现,孩子告诉父母和老师是稻盛和夫逼他拿的钱。此时的稻盛和夫满腹委屈,无处可说。

    像这样,他不止一次摔倒。但是,他深深地记住了这些教训:不要相信别人的承诺,否则你可能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最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这个教训在他管理京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瓷的营业额从创立到1968年只有19.21亿日元,并不亮眼,但1970年达到70.02亿,1976年翻了几番,达到401.9亿日元。京瓷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市场份额开始领先。大树吸引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步美国后尘。这时,美国开始对京瓷进行技术封锁。

    这时候京瓷就尴尬了,因为京瓷当时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像中国现在没有核心芯片技术,卡在脖子里,关键元器件和设备需要进口,京瓷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

    当时稻盛和夫果断决定摆脱技术依赖,走独立自主的新路,而不是走老路。他提出“自主研发,做到极致!”经营理念,亲自带领R&D团队,突破层层阻碍,绝地反击,摆脱技术束缚,京瓷从此发生了质的变化。否则,京瓷可能不复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其实稻盛和夫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也已经做到了。

    稻盛和夫65岁时决定退居二线,将所有股份分给员工。然而,78岁的他又出来了,拯救了已经申请破产的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JAL 空,使其重新盈利,不久后重返财富500强。

    稻盛和夫除了将自己创立的两家公司送上世界500强之外,还从京瓷董事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

    稻盛和夫总结说,自从第一次创业以来,他从未失败过。原因有三:

    首先,塑造一个人性格的因素不是天赋和教育,而是他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因为稻盛和夫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磨难,战争,流离失所。他很清楚这些经历让他有了怎样的成长。

    第二,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但长期呆在舒适区会让斗志和欲望越来越消极,阻碍进步。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如果你不想走一些更难的路,不想学习新的知识,你就很容易被淘汰。

    第三,只有坚持,才能突破壁垒。因为当你放弃了坚持,你就离成功只有一层纸了。京瓷成立时,稻盛和夫签署了一份艰难的订单,但R&D的人员无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当时稻盛和夫直接和R&D人员一起攻关,多次失败,但从未说过要放弃,终于在最后一刻做出了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此后,稻盛和夫曾说:“遇到问题,请努力到神仙给你打针的地步!”

    美团王兴:“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其实背后有很长时间的积累。”

    相比老一代创业者,新时代的创业者没有经历过老一代的艰辛,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新时代的新鲜事物。他们的创业环境相对更加成熟和优秀,所以他们有条件也更愿意不断尝试,不怕试错,在不断的创业中积累沉淀,找到方向。

    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倒霉的连环创业者”。屡败屡战,屡败屡战。在创办美团之前,他曾数次踩在风口浪尖但都失败了。他创业的好处,就像他曾经说过的,只有“勇气”。



    王兴第一个比较知名的创业项目是内网,但是在内网之前,他也做了一些不错的产品,只是当时没有做传播,不知道怎么做。他没有长大,也经历过各种不堪,矛盾,迷茫,彷徨,完全没有方向。

    直到2005年12月,第一个创业项目内网正式成立。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他们很快就失败了。他们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将校园网卖给了陈一舟。整合后,陈一舟将校园网更名为人人网。2008年,他们获得软银孙正义4.3亿美元的融资。2011年在美国上市,市值高达70亿美元。

    之后,王兴做了第一个微博类网站樊菲。结果因为政治问题被迫停工500多天。在重启的时候,新浪微博已经崛起,而樊菲。com没有生存空。之后,海内被辛凯击败。

    创业几次失败,尤其是范部。com,让王兴重新审视自己。美团之前的理想主义者、极客王兴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成本应该趋于零”。在美团期间,他开始学习传统商业的管理规则,用数据驱动运营效率,降低位置感,开始用商业思维推动自己的极客理想。

    但他仍然始终相信“所有没有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都会被互联网改变”。

    2010年,王兴再次踏上创业征程,创办了美团。此时的王兴,资本、人脉、影响力、经验都已经有了充分的积累和沉淀,也是较早进入团购行业的人。美团初期发展非常顺利。2010年2月成立,2010年底完成A轮1200万美元融资。

    然而,团购的趋势远远快于预期。最火的时候,市场上平均每天能增加10家团购网站,高峰期达到5000多家。2011年上半年,成立一年的美团在短暂登上1号团后被拉倒,堪称中国互联网创业史上最疯狂、最残酷的“千团大战”。

    竞争,会出现什么问题。2011年2月,刚刚与美团达成合作的冰淇淋公司DQ宣布与美团的团购合作无效。当时已经有12000多用户在美团上购买了优惠券,突然被告知不能使用。美团收到大量投诉。

    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对美团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经过反复讨论,美团确定,当B端客户和C端用户利益发生冲突时,C端用户第一,然后商家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王兴只能排第五。

    美团决定先给用户付费,把这50元一次性返还给每个购买了DQ优惠券的用户,然后再和商家协商。

    之后,美团马上宣布了一个新规定,就是平台会对团购后没有消费的用户进行全额退款。当时这一行动让美团账户减少了1000多万元,遭到同行嘲讽和商家投诉。

    但是美团坚持下来了,不久之后,这个规则被同行效仿,甚至成为了国内团购行业的普遍规则。美团“推倒重来”的动作并不“吃力不讨好”。在团购最火的2011年和2012年,美团连续获得第三方机构团购网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还有一点,想做好团购,注定无法像很多互联网公司那样轻而易举的做到。它本身是一个非常重的工业。2013年,随着团购行业冬天的到来,团购网站纷纷倒下,美团的优势显现出来。首先,美团在技术上的投入足够大,体系也足够成熟,因为王兴本人在同行购物战役中坚信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肌肉”上下功夫。当时有对手从美团挖人,只挖销售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美团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第二,现金流,互联网创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烧钱来延续生命。寒冬之际,王兴做了一个行动——晒账户余额和现金储备61922122美元,让上游商家清楚地看到,美团的运营状况非常健康,管理和运营效率高效。同时,王兴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时整个团购行业过于浮躁,没有做好服务的正确价值观。在很多同行甚至外人看来,这种做法略显幼稚,但却明显增强了合作伙伴对美团的信任。

    第三,美团和商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做团购项目的时候,大部分团购网站每天都会上架很多新的团购订单,但是美团一直坚持每天只上架一单,使得平台上的流量都流向了这一家商家。这种做法让商家对美团的好感度高于其他平台。

    2013年,美团实现营业额160亿元,实现全年盈利。

    随后,美团凭借全国市场的布局和移动端的布局,全力以赴,收购同行,深度O2O,进军外卖击败饿了么,收购拜单车共享涉足出行领域,上市成为国内又一家万亿市值的互联网公司。......

    笑到最后,王兴也从以“勇气”为创业优势,转变为以大格局、大视野深耕本地生活服务的旗帜人物。今天,自然关键因素是他在美团前期打下的技术和服务基础,以及他在困境中树立的正确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当然,这背后,并不是王兴改变了什么,而是王兴在不断创业的积累和沉淀中所发生的内在变化。

    正如他所说:“很多事情看似一夜成名,其实背后都是漫长的积累。好像我最喜欢的TED大会是几年前突然流行起来的,其实是1984年创办的。”

    字节跳动张一鸣:“谋事不求易成,具备强烈的成功动机和韧性才能成功。”

    相比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如马、马云、张朝阳、等人,他们都执掌公司十年以上。除了马云,其他几个还在掌管公司,但新兴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在最近十年已经开始逐渐淡化对公司的控制。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辞去公司CEO一职,开始潜心规划未来十年。



    张一鸣现在做的和王兴做的不一样,但是同样的,他们都经历过很多失败。在成立之前,张一鸣经历了四次创业失败。

    张一鸣,1983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张一鸣五次创业。

    第一次:2005年,开发企业协同办公系统。

    第二次:2006年进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做酷讯搜索的研发。2008年离职,加入微软。

    第三次:2008年9月,加入王兴的樊菲业务,担任技术合伙人,负责樊菲搜索、新闻分发、热词挖掘、反作弊等方向。

    第四次:饭否关闭后,2009年10月,张一鸣第一次正式自主创业,创立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

    以前的冒险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都以失败告终。有成功也有失败。当时九九方很成功,之所以退出九九方,是因为九九方进入商业化后,他觉得找一个有运营背景,对商业敏感的人,会比他更擅长做好九九方的商业运营,于是找了一个高级经理接手。

    因此成败其实并不是张一鸣持续创业的根本原因,而是一种成就感。他希望每一次创业的成就感都比上一次更大

    每一次不同的创业经历也让他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比如在酷讯搜索的时候,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天之内会有几十万人搜索同一个具体的东西;吃饭的时候,感受到了社交产品在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便利。

    2012年,张一鸣辞去了九九方CEO的职务,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创业。那年3月,他创立了字节跳动公司。同年5月推出《内涵段子》,反响不错,8月又推出《》。

    从创业时间来看,创立的时候,国内几大传统互联网巨头刚刚开始布局移动端。凭借AI技术,张一鸣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接受BAT投资,却在BAT的夹击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小巨人。

    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超级平台,拥有、吴空问答、视频、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多种产品。

    “数据+算法”不仅让为每一个用户定制精准的信息推送成为可能,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一举抢占了大量的互联网广告份额。

    等产品带给他的成就感,是他每天可以通过技术力量改变1000-2000万人的信息获取能力。随着产品被更多的人使用,使用频率更高,每次用的时间更长,他的成就感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对自己的产品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以Tik Tok为例。抖音是张一鸣制造的另一款神秘应用。其在海外的成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标杆,甚至超过了腾讯和阿里,因为只有张一鸣通过一个App实现了全球化的道路。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公司并没有尝试出海,但大部分都失败了,整体上并不成功。直到移动互联网兴起,微信、支付宝等部分产品已经走出国门,但整体贡献与回报不成正比,始终无法进入海外市场主流。

    然而,抖音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它在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下载量都名列前茅。很快就覆盖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数十种语言,全球累计下载量高达数十亿,迅速引起了脸书和YouTube的关注,并推出类似产品跟进。

    为了做到这一切,张一鸣花费了近10亿美元。起初,抖音每年被下载超过1000万次,主要是在东南亚。

    2014年4月,一款短视频社交App Musical.ly上线,风靡欧美青少年,最近两年注册用户超过8000万。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Tik Tok和Musical.ly这两个同类型的应用迟早要打起来的时候,张一鸣先动了手。

    2017年11月,张一鸣收购Musical.ly通过字节跳动公司近10亿美元;2018年8月,抖音蛇吞大象,合并Musical.ly,在美国和欧洲获得超过6000万的Musical.ly月活跃用户。接着,字节跳动大举投资,抖音进入了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十亿美元是非常昂贵的,但张一鸣得到了一艘好船。

    当然,后来抖音被美国贴上“网络威胁”的标签,到处被禁,这恰恰说明中国产品在海外越来越受用户欢迎。抖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抖音首先开始探索本土化运营,张一鸣想把抖音打造成全球框架下的“一个算法,两种表达”。

    当然,前方的路永远充满未知。即将卸任的CEO张一鸣会为字节跳动和这个超级平台上的产品设计一个怎样的未来?

    写在最后:

    看大男人的路,过自己的生活。

    创业真的很难,但还是要放纵自己。王兴说的“鸡汤”有道理:

    不祝你一切顺利,祝你乘风破浪!

    参考资料:

    《华为30岁,任华为创业之初的故事》搜狐

    励志故事网华为CEO任的创业故事

    任的创业经历搜狐

    历史再现!美国的技术封锁被稻盛和夫巧妙打破,任:我学会了“百度百家”

    稻盛和夫:当欧美国家不再向我们转让技术时,我选择这样做。

    京瓷百度百科

    稻盛和夫百度百科

    稻盛和夫小时候的故事,日本管理学四圣之一,百度百家

    张一鸣面临的挑战将成为所有企业的问题。

    《张一鸣自述:因为刺激而创业》蔡氏媒体

    Tik Tok创始人张一鸣的故事:创业,突破自我,走向成功。百度百家

    张一鸣的创业历程:前四次失败,第五次创业成功影响了6亿中国人。搜狐

    王兴的创业历程百度文库

    “美团创始人王兴讲述自己的创业史,九死一生重生”Phoenix.com。

    创业者能从王兴身上学到什么?第一文献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