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服装城地铁站叫什么(开通试运营!哈尔滨地铁2号线来了)

2021年9月19日11点58分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

投入客运试运营

这个国家高山地区

第一条过江地下交通大动脉

开始了!







作为国内首条线网智慧地铁,2号线一期的开通,标志着冰城地铁“十字”骨干网络格局初步形成,“智慧地铁”在为市民提供更便捷出行体验的同时,也在持续释放聚合效应。

哈尔滨服装城

“猛龙过江”创造了国内多项寒冷地铁施工记录



2018年12月25日,是镌刻在哈尔滨地铁建设史上的重要一天。在冰冻江面下27米深处(水压数百吨),由中国铁路局集团建设者操作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经过199天的开挖,成功抵达松花江南岸接收井,标志着首条隧道贯通松花江全线,同时创造了国内高寒地区地铁建设的最快速度。

隧道过江总长1906米,其中过江段长度1200米。建设者需要操作一台500吨的盾构机,在河底不稳定的地质中进行两次小半径“急转弯掘进”。

为应对松花江江底的复杂环境和水下隧道衬砌不可更换的使用条件,在严谨细致论证的基础上,采用了比陆地段隧道更强的隧道施工方案:管片壁厚由300mm加厚至350mm,并增加了含钢量和混凝土强度;区间内径由5400 mm增加到5500 mm,增加沉降余量;轨道结构的厚度从840毫米增加到890毫米。此外,还采取了无冲孔管片安装技术、安装排水泵房等加固措施,确保了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哈尔滨冬季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工程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无论对人员还是盾构机都是严峻的挑战。”据施工单位人员介绍,地铁2号线冬季施工时,盾构机在哈尔滨北站、哈尔滨站穿越多条高铁线路,沉降值仅为0.01 mm,远超国家验收标准;在极寒冻土天气,施工单位采取了各种保温措施和“减泥效应”施工方法,盾构机正常工作,经受住了极寒天气的极端考验。越江隧道双线贯通,开创了国内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严寒条件下冬季快速开挖河底的先河。

“智能地铁”将带你体验科技旅行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19座车站,构建了国内首个智慧地铁线网,重点打造“线网指挥中心”、“城轨云+大数据+基础平台”、“生产域、管理域、服务域”、“六大专业深度智能运维”四大方面。



车站TVM自动售票机增加了语音功能,市民购票更加方便;多媒体信息触摸平台可随时查询站内外周边信息;太赫兹安检仪实现了人包的快速安检;智能客服中心可以及时处理线上线下纸币和电子票务问题,并增加语音交互功能,更方便乘客操作。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提供“中、英、俄”三种语言,与乘客进行语音对话,随时回复乘客提出的问题;闸机有智能人脸识别系统,戴口罩就能刷脸,3秒就能通过一名乘客,大大减轻了客流压力,方便乘客快速出行。站台屏蔽门上的多媒体显示屏可提示乘客拥挤程度、乘客在哪个车门、列车到站时间、环境质量监测、紧急预警等功能,全面提升乘客出行品质。



地铁2号线一期全面实现智能运维管理和智能技术应用。标准化车辆段基于DCC综合显示平台,实现行车组织综合监控、360度车辆动态监控、电动客车在线检测、车辆段可视化接地。用变电站机器人代替原来的人工巡检,一次可检测120多项,并自动上报数据,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更加可靠安全。

“主题站”展现冰城地铁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的小巴黎”和“东方的莫斯科”。100多年前,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和大量外国移民的迁入,这座城市被赋予了独特的气质,塑造了不同于中国其他任何城市的欧洲文化特色。哈尔滨地铁2号线沿线有很多经典的欧式建筑。中央大街、哈尔滨火车站、省博物馆、工人文化宫、省政府等建筑群体充满浓郁的欧陆风情。为了呼应地面的美景空,2号线一期站在设计之初就将装修概念设计的主题定为“百年中华篇章——欧洲盛典”,在设计中更多运用了色彩融合和元素冲击,将时尚简洁的线条与地铁站内传统的欧洲符号完美结合。在地下打造不同风格的欧式空房间,带给乘客美好的乘车体验。



地铁2号线哈尔滨站墙上的艺术品“轮背”,是以中东铁路时期第一辆机车(205号)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毛泽东”号机车的设计元素创作而成。背板上的图像呈现了哈尔滨火车站四个站房改造项目的珍贵图片和文字资料。车辆上斑驳的痕迹,就像一部凝固的城市时间简史,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中央大街包含了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建筑流派,有71座欧式和仿欧式建筑。地下地铁中央大街站让乘客在站内体验中央大街的文化和历史。站内大量运用室外设计手法,使其室内化,将百年老街的韵味与地铁站融为一体。31块独立的电子屏幕,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在这条百年老街上讲述着风格各异的前世故事。



人民广场站艺术品《河畔影,幸福之声》在设计上交织了传统与现代的器乐,画面中矗立着地标建筑。纸上五线谱随声飘扬,融合了管乐器、弦乐器、键盘乐器、满族八角鼓等西方和民族乐器。人们在音乐中载歌载舞,享受着河边的清风美景,展示着哈尔滨音乐城的魅力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画卷。



地铁2号线的车站设计,意在让松花江两岸的乘客体验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将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城区与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条连接城市新旧文化情怀的时间空通道。地铁2号线的开通,将为大美哈尔滨增添许多美丽的新地标,大美哈尔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热点城市、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地铁赋能”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是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骨干,是连接江南老城区和江北哈尔滨新区最便捷高效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是哈尔滨市民最关心的民生工程。与1号线交叉,惠及哈尔滨市呼兰、松北、道里、南岗、香坊五个行政区300多万人口,为未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奠定基础,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

地铁1号线、3号线一期投入运营以来,地铁经济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红利。地铁站完美连接太平桥百盛、服装城、鸿博商业、邱琳商圈、学府凯德、哈西万达、西城红场、金爵万象、平房区红旗茂等,凸显了地铁商圈的立体效益。这条地下大动脉也为聚集了哈飞、东安、东北轻合金等近200家制造企业的哈南工业新城的城市布局和人才引进注入“强心剂”。地铁沿线,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经济带,为城市财富功能升级提供了快速载体。

全线十九座车站途经江北大学城、冰雪大世界、太阳岛公园、中央大街、哈尔滨火车站、省政府、东北农业大学等校园、景区、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地铁经济赋能,江南江北将产生“同城效应”,让快速发展的哈尔滨新区更具投资吸引力,也必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