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群公告大全(太暖心了!省立同德医院陈医生给病友建了个微信群,80多人在群里交流咨询!)

城市快车

2016-01-11 23:38

如果不是病人的需要,陈可能到现在都用不上微信。他说他是一个非常“出格”的人人,有点落伍了。

他真的是微信新手。昨天我让他发个手机截图。他说他不会截图,需要一个帮手。

陈,43岁,台州人,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从医20多年。现为同德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群公告大全

陈昨天休息了。见到他的时候,他穿着厚厚的灰色羽绒服,戴着一副雅致的眼镜。他很瘦,头发有点白。

我直奔主题,问他,微信用了多久了?他想了想说,不到九个月。2015年6月,陈开始使用微信,第一个好友叫咪咪”,是一名血小板患者,在此治疗多年,病情稳定。

陈说,他的微信圈里只有三种人:病人、医院同事、同学,没有其他朋友。

如果不是患者需要,陈也不会建微信群。他真的不行。后来他咨询了血液科的一个年轻护士,才学会建群。

陈口口声声说他“出去了& quot. "我呢,以前没用过微信。后来因为很多患者用微信,提出用微信联系更方便,发信息发图片也很方便,我就用了。"

2015年10月,陈创办微信群——“陈医生患者之家”。现在这个群已经成为他和病人,病人和病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渠道。

每个曾经看过他的病人都会送一张名片。以前名片上只有办公室电话和个人手机号码。从2015年12月开始,名片上印了微信号,他会拉一些病人进群。

小组的队伍一直在扩大,截至昨晚,“陈医生病人之家”共有83名成员,其中包括3名医生和护士,陈医生、郭医生和血液科护士长,80名病人、患者及其家属。

陈至的微信里有200多个联系人,其中170多个是患者。并不是所有加他微信的人都会被拉进群。“陈医生患者之家”更侧重于三类患者:距离较远的新患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心理和生理上更需要关注的患者。

自从有了微信群,陈更多的业余时间都被它占据了。

微信加好友前,他明确告诉患者,工作时间忙,不能及时回复。中午抽烟空,他会看上午群里的聊天内容,回复一些,晚上下班回家,再看一遍,回复一轮。“我会在当天解决病人的问题,空并发布一些健康信息。"

今晚7点,在群里看到患者“照常”在群里问:陈主任,你看到我发的地址了吗?

15分钟后,回复了陈,看到了。

“老规矩”说,有空的时候帮我发一下。谢谢你。

陈对说:好吧。



“老规矩”我是江西的患者。经过三年的治疗,我恢复得非常好。现在他在当地每周检测一次,把检测单拍下来,用微信发给我们。陈看后,在医院或药店填好,然后叫快递员来取,快递到江西。

与“老规矩”类似,许多患者都远在杭州、福建、江西、安徽、云南...医生和病人相隔千里。他们过去常常在电话里谈论他们的病情。有了微信,他们不仅可以像化验单一样拍照直接发过来,还可以为很多患者省下很多长途电话费。

微信群是陈主动给自己加的一份额外的工作,但是对于那些患者来说太方便了。

陈至的家住在第三座桥附近。开车去上班需要一个小时。他下班回家往往是晚上八九点,时不时还要上夜班。一周只有一天假,两天都休的机会很少。

陈至昨天告诉我,他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了,班主任曾经说过,你真的不够格当爸爸。陈说,他后来考虑过这件事。老师是对的。他通常留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但是,在很多患者眼里,医生往往被奉为神明。很多患者告诉医生如何不辜负这份信任,即使他们连家人都不愿意说。

今天我在“陈医生患者之家”微信群里,观察大家交流的内容,你们的检查结果怎么样,我有什么问题,我该怎么办?他买了一个保健品,拍了一张盒子的照片,问这个能不能吃...

“姜蒜可以多吃吗?"

“我可以去药店分发维生素C和E吃吗?"

有人在安慰陈。“陈主任,今天你值班。这很难。"

有病人互相安慰。

“琴姐,我刚才看见了,你没事吧?"

“我很好,你呢?"

今天下午,陈转发了一条消息“每一个热爱中医的人都应该收藏这个最佳榜单”。

清热解毒的佳品——金银花,去香祛湿的佳品——藿香,宁心安神的佳品——朱砂,清热生石膏,去火的佳品——黄连...

有个患者想普及一下苹果手机如何截图,发了个链接“苹果6如何截图”,“我是同时按住home键和电源键截图的,很实用。"

血液科护士长谢帖说还是不明白“home键是哪个键?"

病人耐心地回答:“家是电话上的按钮……”

今天在群里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有了这个微信群和以前没有有什么区别?



一位名叫阿玲的患者亲属说,“没有这个群体,患者都是孤军奋战。有了这个群,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找陈主任也很方便,他也会发一些我们可以学习的健康知识。大家好像都是一家人。"

我又问,你怎么看陈博士建这个群?

后来很多人开始喜欢,停不下来。



一位安徽患者家属说,丈夫肠道感染严重。第一次化疗后,他去了杭州。当他到达同德医院时,已经是晚上了。那天陈主任已经下班回家,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马上打车回医院。他直到处理完这件事才回去。

“没过多久,我老公又开始疼了,他马上又打电话了。因为医院暂时没有那个药,药店又要下班了。在去医院的路上,他开始给药店打电话,让他们把药送到医院,并联系了肿瘤医院的专家,以及同德医院其他科室的专家前来会诊...我丈夫终于度过了难关...

一位女患者说,有一天晚上化疗后感染性休克,需要赶紧转院到市二院。那天120救护车没了,她身边的人都怕感染。陈主任自己开车送她去的。

衢州一位淋巴瘤患者说,当晚10点多,她去了医院,她很害怕。陈医生继续观察她,然后她好转了...

在陈的苹果手机背面,有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猫。他说是一个老病人送的。去年老人去日本,听说这个小东西可以防辐射,就特意买了一个。回到杭州,他见到了陈医生,坚持要给他。

患者的女儿朱女士告诉我,父亲已经80多岁了,有很多问题。之前得过一次血液病,陈医生看好。后来精神出了点问题,是陈主任帮我照看的。今年1月初发现肛门旁有个肿块,但以前都是先找陈医生。

“当陈医生看到这不是他的血液病时,他陪我们去看了外科医生。主刀医生一看好像是肛肠科,陈医生就陪着我们去了肛肠科。他告诉肛肠科医生,我父亲是他的老病人。这次好像不是淋巴瘤。是肛门旁边的一个。让肛肠科医生仔细检查一下。原来是肛瘘,陈医生好负责。"

就是这位朱女士,前两天拨打了快报85100000的热线,我们才得知陈医生建立患者微信群的事情。

城市快报记者骆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