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qq群聊成员能看到消息了吗(评论丨投诉“家委会提议买教辅”,解散提问题的群就完事?)

很多问题不在于群聊。解散群聊解决不了问题。

自从实行“双减”政策后,作业少了,培训班没完没了。孩子本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但有些家长却抱着“堤内亏堤外补”的心态,焦虑感只增不减。有的家委会甚至冲到了“鸡宝宝”的第一线。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称,甘肃武威凉州和平街小学6 (2)班老师让家属通知家长购买教材,还得去指定书店购买。一个学生花费100多元买书,家长不敢声张,要求严格师德。对此,当地区办事处回复称,经调查,购买教具的建议并非来自老师,而是来自家属。和平街小学与老师和指定书店无关,也不收取任何福利。

于是,家长交流群被解散,只保留了必要的家校联系群。有网友对此发出“神评论”:问题解决不了,就解散提问群。

说起指定书店买教辅的灰色利益链,几年前,很多家长都苦不堪言。有的老师推荐的辅导书太多,孩子根本看不下去,家长只能一本一本买回来“吃灰”。有的老师还推荐网上“买不到”的教辅书,家长只能去指定书店“挨宰”。这些“仅此一本,别无分店”的专属书籍往往价格不菲,质量一般。即使有隐性利益交融,父母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专门下发通知,严厉查处学校教师与出版发行部门的地下交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教辅。对涉案金额大、影响恶劣的案件要彻查严办,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2019年,山西灵石家长举报某书店涉嫌垄断教材市场,采用不正当手段拉拢部分中小学教师,引导学生购买教材。据当地警方称,书店经营者因涉嫌犯罪被拘留。

几轮清洗下来,卖的老师少了,家委会又出现了。在很多地方的政务留言板上,都有家长投诉家委会的留言,内容大多包括违规收班费、订阅教材、给老师买礼物等等。

说起一些家委会产生的“蛀虫”,不在少数。有家长为了学校安全被迫捐款空,也有家长联名写信排除“反鸡宝宝”...个别家委会“变味”的原因是成员心态异化,失去了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的初心。

其实家长交流群能不能建,教材要不要买,都可以深入讨论,但绝对不能搞简单粗暴的“一言堂”,更不能强迫少数服从多数。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长眼中有一千种对教育的理解。家委会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求意见的“最大公约数”,尊重每一位家长自主选择的权利。

此时正值寒假,笔者的父母之间互动很多。但家属们讨论的不是如何让“吉娃”更有效率,而是哪个博物馆的展览值得一去,哪个冰雪项目生动有趣,哪个纪录片能触摸历史,感知文化底蕴...在这次群聊中,作者完全没有教育焦虑,只有互帮互助的喜悦。

由表及里,很多问题其实不在群聊,解散群聊解决不了问题。开门建计生委,解除焦虑,找回教育的初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白晶晶

解散qq群

编辑王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