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志婷
江苏省就“白条赔偿”相关问题发布风险提示。
3月7日,江苏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防范以“借条赔付”为名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的风险提示》,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单方面宣称与部分电商平台的“先消费后赔付”性质的信用支付产品“合作”,主要从事协助资金紧张的用户进行赔付的“业务”,并称该“业务”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才能赚钱。这些不法分子迅速复制了这种诈骗模式,骗取投资者巨额资金,冲击正常金融秩序,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风险提示这类“业务”多为新型诈骗,场景生动,迷惑性强。主要是给投资者“画饼”,骗取公款。江苏省民间组织办公室特别提醒如下:
一、合理消费,根据自身需求和收入水平审慎使用各类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
第二,谨慎投资,对各类新投资的“机会”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不要轻易相信和投资。
第三,承担损失,切记投资有风险,参与非法集资产生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非法集资案件、诈骗案件难以挽回损失,破案后挽回损失率极低。
江苏省民政厅表示,再次提醒:拒绝高额利润的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如发现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或向当地办事处举报。
责任编辑:郑京新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