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qq群失败是怎么回事(中国杀马特简史:网络第一家族“杀马特”现在去哪了?)




如果你记得杀了马特,你就老了。如果你杀了马特,你还年轻。


对于90后来说,那是一段难以忍受却又美好的时光。


这群“惊艳”我们的时代,“温柔”我们的时代的杀手从何而来,为何突然消失?





说到杀马特,你不得不说“杀马特教父”——罗福兴。




(图片来自网络)


“杀死马特”这个词来自罗福兴在2006年给自己起的网名。


那时候,他刚刚梳了一个夸张的发型。为了定义自己独特的品味,他在网上搜索“时髦”的英语,在浏览器里找到了“聪明”。


这个词发音是smart,为了更有气势,他干脆改成了kill smart。


影响了一代人的《杀马特》诞生了。




(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QQ刚刚兴起,很多年轻的工人在网上看到了罗福兴的长相。他们觉得很酷,开始纷纷模仿。


罗福兴还抓住机会,通过QQ空、百度贴吧,甚至漂流瓶,招募了几十名最早的参与者,成立了家族QQ群,还做起了贵族头衔。


很快,杀马特的概念迅速引爆了年轻农民工群体,发展出了残血、葬爱、中国潮流、杀马特四大家族。巅峰时期,每个家庭都有几十万粉丝。




(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人知道当时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杀马特”,但他们的数量足以与当时最好的魔兽和李相抗衡。


当时年轻人的潮流是剪“杀马特”发型,穿破洞裤,用火星语。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过于乖张的气质,容易给年轻人带来不好的发型,在当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决定了他们后来的命运。





曾经,说到“杀马特”,我们只是鄙视和不屑,但随着这些年来对这个群体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在他们华丽发色的掩盖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悲凉的背景。


在我们的意识里,“杀马特”大多是一群抽烟、打架、学习不好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们是一群在学校和社会上被忽视、被欺负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以创始人罗福兴为例。父母自小离异,随父亲生活,父亲却对他不理不睬。在学校里,他经常被班上的坏学生欺负,因为他很懦弱,不爱交际。他向老师抱怨,但老师不在乎他学习不好。抑郁和沮丧是他童年的背景。


辍学走向社会后,由于学历和技能有限,他和很多二代农民工一样,只能在工厂打工,但这只是换了个环境,依然没人管他们。而且由于他没有社会经验,必然会遭遇一波被偷、被骗、被抢、被孤立的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

解散qq群


一系列残酷的现实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诚实是会被欺负的。


他们渴望变得“强大”,在学校的经历告诉他们,在学校留长发、染发的人在同学眼里一般都是小混混,没人敢惹他们,所以整个浮夸、另类的风格很快就能让他们“脱胎换骨”,看起来像个“坏孩子”。


慢慢地,他们发现“杀马特”的造型不仅能保护他们不受欺负,还能随时随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虽然这些人的眼里可能充满了鄙视,但这一切都让他们对那些从小就没有存在感的人感到极大的满足。




(图片来自网络)


在网络上,因为相似的经历,这些人能够“抱团取暖”,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温暖。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不被欺负,被关心。


在我们看来,这些正常的生活只能靠他们乖张的发型,夸张的妆容,看似激烈的语言来实现,但这身打扮呢?他们仍然只是一群不被爱的胆小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愿望,也因为得不到主流的认可而受到打击和破坏。





在他们诞生之初,火冒三丈的杀马特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批评,但当街上的杀马特越来越多,掀起燎原之势后,他们成了所有“正常人”的眼中钉。


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以杀死马特为目的的集体扑杀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在贴吧和论坛上,针对他们的网络暴力层出不穷,各种辱骂不绝于耳。


一些不喜欢杀马特的网友甚至冒充杀马特进入家族的QQ群,在获得管理员身份后踢出大量杀马特成员,解散家族群。


现实中,杀马特也遇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很多装扮成杀马特的成员时不时被欺负被打,但每次被砸,社会上都是一片掌声。有那么一瞬间,杀马特就像过街老鼠,所有人都在喊。




(图片来自网络)


在杀马特集中的流水线工厂,很多工厂也明文规定杀马特要剪掉头发,否则将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在网络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没有话语权的杀马特只能不断屈服。他们退了团,剪了头发。就连创始人罗福兴也不得不辞去杀手马特的职位,去发廊当学徒。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曾经“叱咤风云”的杀马特少年,早已成为脱发大叔。他们大多已经离开关闭的工厂,回到家乡生活,要么在当地务农,要么打零工。


而且在那些还在不停杀马特的QQ群里,我们聊的话题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要么问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要么忙着找对象。


毕竟不落俗套的年轻人,抵挡不住岁月的打磨。经过短暂的不服从,他们必须服从生活,加入主流社会,以大家的方式谋生。




(图片来自网络)


回过头来看,杀马特其实是一个放大的群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获得关注,同时也揭开了背后群体共同困境的一角。可惜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这种特殊身份在他们身上塑造的奇观,而忽略了奇观背后的声音。


在杀马特流行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挑战大众的认知。


当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在剪掉了他们的长发之后,马特杀手和我们一样,都是一群为生活而努力的普通人。




(图片来自网络)


一部“杀马特”的死亡史,伴随着理解与宽容。


虽然曾经轰轰烈烈的杀马特已经成为我们记忆中遥远的往事和时代的眼泪,但我们终于可以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表达,每一代人的青春也必然是乖张的。杀马特虽然是时代大浪中的沙砾,舞台上的小丑,却是90后青年中的明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