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qq群后成员如何(“付费入群”停运,QQ群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如今,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拉群”无疑成为了多人交流最常见的操作。毕竟相对于一对一的沟通,群内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沟通也有效解决了多人信息传递的效率问题。。QQ群作为QQ中的多人聊天功能,不仅是广大发烧友的聚集地,也是用户处理工作生活中相关事务的好帮手。


随着QQ群大量丰富功能的陆续推出,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明星产品。尤其是在推出“付费入群”功能后,高价值的付费QQ群也显示出了它的魅力,成为众多志趣相投的粉丝的热门去处。而“付费入群”功能的出现,无疑让这类QQ群的价值更便于实现。但是随着运营策略的调整,这个功能终究没能站稳脚跟。



近日,腾讯宣布,2021年4月14日12: 00起,QQ实收功能停止服务。其中,2021年4月16日12: 00前,“付费入场& # 34;群主需要更改相关付费群的加群方式,尚未完成更改的QQ会自动将“付费入群& # 34;将模式更改为“需要发送验证消息& # 34;截至2021年4月16日12: 00,入群付费收入将按照原方式在N+1个工作日内自动结算给群主。所以在外界看来,QQ支付群功能的下线也正式宣告了QQ群已经实现或者已经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道路。

解散qq群


虽然初衷很好,但是付费入群渐渐走味


事实上,早在2016年,QQ就已经推出了在线付费入群功能,群主可以为成员设定一定的费用加入群,付费后无需群主或管理员批准即可加入群,所付费用将于次日转入群主的QQ钱包余额,QQ不参与分享。当时腾讯表示QQ上有很多高价值的群,希望通过引入这个功能来实现群的价值,鼓励群主更好的运营。



此前,腾讯也已经在QQ群系统中建立了信用之星保障体系,如有违法内容或行为将受到处罚。具有付费入群功能的QQ群,需要满足群等级不低于LV2,群信用星级不低于5星,群主QQ等级不低于LV12的要求。而且为了保护群成员的权益,官方还调整了付费入群的规则,入群五分钟内退群或者被踢,相关费用都会退还。



虽然腾讯的本意是试图用付费群来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交流场所,但是对于动辄上百人的QQ群来说,显然一个人的入群费会是一大笔钱,尤其是在政府不参与抽奖的情况下,吸引用户入群盈利的特性也让一些群主动出击。因此,从某些观点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法内容分享渠道出现在付费群体中,关停似乎成了必然的结果。


月活逐渐下降,QQ也在不断“瘦身”


但由于QQ和微信的用户往往有很高的重合度,后者在包括支付、本地生活服务等场景上的探索,也让微信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更好,这自然让QQ越来越弱,月活用户数一直在下降,而微信的用户数却在进一步扩大。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信和WeChat月活跃用户已达12.25亿,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而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为5.949亿,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3.6%。



作为两个核心功能非常相似的社交平台,在与微信的竞争中,用户数量逐年下降,QQ不得不开始改变。相对于更“纯粹”的微信,QQ相对繁琐的功能也让部分用户开始产生排斥心理,包括个性化标签、扩展信息、镇楼声音等功能的推出,也让QQ越来越贴近年轻用户。所以在很多功能变得不那么重要之后,高频的“瘦身”成为了QQ这几年的主旋律。



此前,伴随了几乎一代人的包括兴趣部落、QQ宠物等功能相继被关闭后,QQ也开始在个性化社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中,付费入群作为QQ群为群主提供的一种变现手段,在当时可以算是官方在社区方向上的一次探索,但失败之后,显然又逐渐回到了之前的方向。


如何摆脱工具属性,还是QQ群目前最大的问题

QQ付费入群功能推出的时候,也是知识付费氛围最浓的阶段。然而,依靠集团内的资源和相关人员带来的价值很难满足内容创作者的需求。毕竟与社区等其他形式不同,需要更加注重维护的QQ群显然更难运营,很难在活跃度、持续产出和内容质量之间保持平衡。



而在知识付费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各种竞品的出现也让QQ群的吸引力远不如从前。无论是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社区,还是微博这样相对更开放的平台,都在逐渐分流QQ群的用户。



当用户全方位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后,QQ群虽然依然肩负着交流的重任,但无论是兴趣付费还是知识付费,与QQ群的关系都不大。并且在腾讯旗下的微信越来越QQ化的情况下,微信群也以更大的用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QQ群的发展。



如今,社交赛道的各个平台无疑都有自己对流量增长放缓的担忧。此前,腾讯凭借游戏业务优势,为QQ和微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石。但进入用户存量阶段后,如何留住尽可能多的用户,对于QQ群来说,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考虑,它本身只能作为一个工具。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